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全面勘察 (第1/2页)
1896年正月十九日跨时代战列舰祖龙大帝号正式编入大明北方舰队服役且成为旗舰。作为帝国设计建造最成功的一艘军舰,不少造船厂以祖龙大帝号为蓝本开工建造仿版的祖龙大帝号。而南京重工也应兵部要求再建造3艘祖龙大帝号。祖龙大帝号编入北方舰队后单枪匹马前往渤海某地的海岛上进行打击海盗行动。这些海盗已经加入民主共和国成为民主共和国海军,作战舰艇都是木制军舰,只有一艘是日本购买的钢铁渔船。祖龙大帝号在离海岛1.3公里的海面上停泊利用主炮对准岛内,开了三炮。岛上的海盗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基本上死伤大半。 兵部名下的新机构空军作战指挥部正式建立 兵部名下拥有多个军事部门,帝国陆军督战院,帝国海军督战院,空军作战指挥部。帝国远征军战斗部。下辖部门由侍郎担任。 帝国的第一支空军部队在北京成立。这支空军由军方自己训练,作战飞机大部分是一代直升机,小部分是南京重工改良的二代直升机。欧洲列强都在争分夺秒的建设自己的空军,各大工业制造商都投入到了直升机的建造之中,但南京重工在生产直升机的同时还打算制造非直升形式的飞机。 南京重工的二代直升机采用三旋翼形式,机身两侧有圆形的机翼,这个机翼是直升机旋翼的外壳。两侧的旋翼只是辅助,中间的旋翼才是升空的主动力。 兵部找人加紧赶制空军军旗。空军军旗为红色中央是一只三足鸟,红色是国色。三足鸟代表太阳,大明帝国的太阳。明帝国飞机上都会印有三足鸟,空军军旗在赶制的同时 铁达尼克号改军舰后下水,不久就驶往红海交付皇权体系之一的奥斯曼。这艘军舰下水后不久,天津银翼船舶重工,旗下天津船舶设计制作局附近的海面上一艘类似祖龙大帝号的军舰在进行测试性航行,桅杆上挂着天津银翼船舶重工的双翼旗帜,表明了这艘军舰所属,她与祖龙大帝号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较为简洁的箱型舰桥(典型的英国舰桥),而不是祖龙大帝号那样高大的塔式舰桥。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天津银翼的战舰尾部是近似圆弧形,有种被截了断的感觉。天津银翼把南京重工祖龙大帝号的舰桥称为违章建筑。 实际上高大上的设计是南京重工由来已久的。并非是从祖龙大帝号开始,从最初的龙船就开始了,铁甲版龙船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最新一艘龙船,底仓到上层甲板高度就有46米,上层甲板最前面的三层大殿高度达到52米,全高达到了116米,给人一种气势逼人,霸气十足的感觉。当然完全不用担心太高而不稳,龙船本身就是类似沙船的平底船,船首的翘起是破浪的。至于祖龙大帝号的塔式高度也达到66.6米,平稳性不如龙船,但塔式舰桥是有顺序的叠加,不会有又太大的影响,加上船底的配重,稳定性还是很可观的。原版塔式舰桥比较好,不过小船厂造的翻版祖龙大帝号可能就真的违章了因为完全翻版是非法的,所以只能把舰桥改变一下。(可参考日本长门,扶桑这两艘战舰的违章塔式舰桥) 明帝国国内造船理念分为多种: 南京重工军舰最大的特点就是装备到处乱装,感觉非常凌乱,不那么整洁,只要还有多余的有空间就把武器压上去,能装大口径就装上大口径。祖龙大帝号就是例子,火炮布局堪称一个字乱。不过这样的设计给人有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更给人一种大国威严。南京重工的理念不管好不好看只要战斗力强就可以了。 天津银翼重工的军舰最大的特点,就是外观整洁,只要火炮布局影响美观就改,所以天津银翼的军舰通常主要前后主炮,副炮也分部很少,所以天津银翼的军舰战斗力一般不强。 北方机械船政最大的特点是口径一般不是很大,火炮密密麻麻的分部很多,但给人一种整洁,不像南京重工那么凌乱。但在细节上北方机械船政做的并不好,部分电线裸露显得极其不协调。 温州狄龙重工最大的特点布局也属于凌乱但有规律可循,火炮大体上多是大口径的。火炮布局,为前后大口径火炮,前后两侧各有一门与火炮,上层甲板上规律的分部小口径火炮。舰桥采用了原创设计,指挥楼式舰桥,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类似永定门城楼的,另一种是类似日本天守阁,最后一种是移植午门。用的最多的是天守阁。天守阁舰桥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塔式舰桥,只是占地更大了而已。 大部分小船厂都采用南京重工和狄龙重工的理念,因为没有什么比体现出大国胸怀更有气势的,虽然很乱但能体现出一个大国胸怀,,但实际上小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