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朝堂风波(上) (第2/2页)
韩世忠小声开口道:“丞相,你的消息我已收到,但是以圣上的脾气,多半不会改变主意,搞不好就是夺了三城的军权罢了。” 李纲成竹在胸的道:“如果只是军队不肯撤离,确实不容易成功,但是现在是百姓阻拦军队撤离,这样的话军队不撤离就占住了理,总不能不顾百姓死活,杀出一条道来吧?现在皇上刚刚即位,不易造成过多杀戮,尤其是民心,现在的皇上对民心还是很看重的,毕竟上面还有一位,如果皇上不得民心,上面那位就有了坐回皇位的借口。” 李纲再次压低声音继续道:“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为了不让太上皇坐回皇位,必然极重视民心,因此民心所向就是我等要进言的事情。”两人了然的点了点头。 小半个时辰后,随着宣召太监的传旨,早就准备好的众大臣徐徐走入皇宫,其中李邦彦、李锐、郑望之走在一起,李锐小声嘀咕道:“今日怎么右眼皮老跳,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啊?” 郑望之小声啐了一口道:“胡说什么,如今我等有皇上庇佑,有何倒霉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务要多言。” 李邦彦则是摇了摇头制止两人道:“今天会有事情发生,刚才你们来的晚没有看到,我可是看到李纲和宗泽、韩世忠这些武将在一起商讨什么事情,八成就是朝廷割让三镇的事情,今日朝会李纲必然会就割让三镇的情况请求皇上改变主意。不过就是不知道他们是准备用什么方法了,今日无论他们用何种方法,我们只要尽力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决定权在皇上那里,最后的结果是好是坏我们接受就是,只要皇上是被迫改变主意,将来我等定有官复原职的一天。”其余两人默默的点了点头也不多说话。
待众臣见过钦宗起身后,钦宗的贴身太监例行问道:“众臣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话音刚落,便见一人出列道:“臣有事启奏。”正是当朝丞相李纲。 钦宗面无表情的淡淡吐出一字道:“说!” 李纲道:“启禀皇上,昨日有太原紧急军情传来,本来接到圣旨准备撤出太原的守军,在离开军营前遭到大批百姓围堵,无法按时出城,派信使询问应该如何处理,如果强行破开百姓必出人命,到时太原局势会一发而不可收拾。还请皇上早下决断。” 钦宗面无表情好像是在思考,心中早已怒气勃发,心道:“你们当朕是白痴,那么好糊弄吗?还用百姓压朕。”给李邦彦递了一个眼神,李邦彦会意的出列道:“李大人,下官有个问题想请教大人,不知道可否?” 李纲冷冷的看着李邦彦道:“李大人有何问题?” 李邦彦恭敬的道:“据下官所知,因为金人南下,太原曾一度增兵到五万人,不知现在这五万人还剩下多少?” 李纲眼中略带不屑的道:“难道李大人不看军报吗?五万太原守军在金人数月围攻下只剩下不到三万人。” 李邦彦反问李纲道:“那么既然是还有三万大军,为何却不能从数千百姓中脱困而出呢?百姓手无寸铁,吓唬吓唬他们就可以脱困了,还是说张琪压根就不想撤军呢?或者是受了某些人的授意才不撤军的呢?” 听到这里的李纲哪还不知道这是钦宗推出来顶事的,怒声道:“李大人这话有点过了,用武器吓唬百姓?如果哪个士兵不知轻重真的造成人员伤亡,这个责任是你李大人承担还是要让皇上承受这千古骂名?百姓动乱,到时候太原无人防守,那些军械器材金人可以毫不费力的全部收为己用,这样一来倒是成全了金人,看来你李大人倒是很为金人着想嘛。” 李邦彦也不慌乱,对钦宗拱手一礼缓缓的道:“臣是什么样的人皇上您最清楚,那些私底下搞小动作的人皇上也很清楚,这件事还是请皇上定夺,还臣一个清白。” 钦宗缓缓的吸了口气,把胸中怒气缓缓吐出,刚要开口说话,便听到由远及近的传来“报——”的声音,很快便有一名身穿盔甲的士兵闯入殿中,气喘吁吁的跪地大声道:“急报,有数千百姓围住了驻河间的军队大营,大营主将钱森将军请皇上圣断。” 钦宗还没有缓过劲来,外面再次传来“报——”的声音,又是一名士兵冲入殿中,同样气喘吁吁的大声道:“急报,有数千百姓围住了驻中山的军队大营,大营主将唐浩将军请皇上圣断。”接二连三的急报使得天平渐渐向李纲一方倒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