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战火升级(下) (第2/2页)
赵恒道:“丞相说的在理,可是如果我们死战,那么韩将军那一万三千人怎么办?根据之前的回报,他们的干粮应该支撑不到大军赶到吧?” 李纲听到赵恒有松口的迹象,赶忙道:“皇上,目前除了凤羽山有韩将军的一万三千人外,威胜城中还有四万人,而从威胜到凤羽山并不远,只要有援军,威胜出兵三万在外围牵扯金军主力,韩将军里应外合是可以成功突破的。到时候援军赶到,金人是不敢贸然攻城的。” 赵恒犹豫了下道:“让朕考虑一下再给你答复吧。”李纲道:“皇上,发兵刻不容缓,战场之上晚一刻就有可能失去战机,此时我们前线的军队不多,金人会有轻敌的思想,这是难得的良机,还请皇上速度决断。” 赵恒心中虽然不愿,但是也知道今日必须下令,无奈的道:“好,既然如此,就依丞相之言,援军即刻出发前往威胜,让老种自己调派兵力去救援韩将军吧,不过救援太原也是刻不容缓,朕给他三个月的时间,如果不能援救太原,就不要怪朕换人了。” 李纲一听,内心一惊,不要说三个月,以目前的兵力,突破金人的封锁线都困难,更别提救援太原了,就算冲破封锁线,宋军势必腹背受敌,那可是十多万的金军,这不但不是救援,反倒是羊入虎口,送士兵给金军啊。 李纲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开口刚要劝,却听赵恒道:“今日就这样吧,退朝。”说完头也不回的回后宫去了。李纲看着赵恒离开的背影,心中也是一阵无奈。既然皇上已经下令,那就只能在自己的职责之内尽量调配人手和资源给种师道,希望能够成功吧。
李邦彦则是在一旁心中冷笑道:“这次是种师道,下一个就是你李纲,敢让我下不来台。”随后面无表情的和一众大臣走出了大殿。 随着命令的传达,京师中不断的有传令兵向着四方而动,南方的援军接到命令,改变道路,直奔威胜而去,而威胜城中的种师道也与次日接到消息,随即带着刘韐、姚平仲等将领,亲率三万大军赶往凤羽山。 因为赵构的误导,战事升级,宋金在凤羽山方向会有一场大规模的战事,不过这一切赵构都无法知晓,因为此时的赵构正带领着自己的斥候小队巡视在相州附近。 虽然相州已经被宋军占领,可是周围依然有着一小股一小股的金军散兵,或者是流匪。因为担心赵构的安危,赵构虽然不同意,但是每次赵构出城,张俊必会派五百人的小部队在赵构身后远远的跟着,赵构虽然不想,可是也知道如果自己不同意,张俊说什么都不会让自己出城。 这样一来,赵构来战场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说了两次后,也就任由后面的军队跟着了。在朝中为了这次刺杀和后续战事头疼的时候,赵构也没闲着。 种师道派给赵构的斥候小队是绝对的精锐,在斥候小队的协同之下,赵构几日以来也是消灭了几小股的金军散兵,解救了不少的百姓,虽然只是在一地,但是相州附近的百姓都知道有一位王爷带着宋军在相州附近清理金军,都期盼着赵构能够尽快清理一遍。 另外赵构治军甚严,虽然跟随自己的护卫和斥候小队没有什么兵痞存在,但是后面的五百人军队却是有欺压百姓的士兵,当赵构当着所有百姓和士兵的面斩了违反军纪的士兵后,赵构的贤名也是在相州一带传开,而跟随赵构的士兵也从开始的听令行事到现在的敬畏。 这一天,赵构像往常一样在相州附近带着斥候小队巡逻,远远的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看到村庄内着起了大火,而远远的都能听到呼救声和放肆的大笑声。赵构知道又有仗打了。 这时在前面探路的斥候回来禀报道:“王爷,前方村落出现数量在一百人左右的流匪,请王爷下令。”赵构道:“你速去后方通知王将军加速行军,随本王诛杀这些流匪。”“是。”斥候领命去后方找跟随赵构的五百人士兵队伍的将领王将军。 赵构静静的看着远处的火光,眼中闪烁着杀气还有恨意。如果说几日前的赵构还会有些不适应战场,那么如今见到了流匪及金军残暴的赵构,心中除了怒意就没有其他的情绪了,不过赵构或许想不到在这里会遇到那位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