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六 玉镜之约 (第2/3页)
不好贸然进去,只得与周进一起守在帐外。 而此时,帐中炉火正旺。医士身着祁地的包领裘袍,频频拭汗——不知是吓出的冷汗,还是炭火实在太旺,生生逼出一身汗来。 暄席地坐着,一身单薄绢衣,火光忽明忽暗,面容更显阴郁。医士探视过后,伏身在地,惶惶述道:“公子。。。。。。啊不。。。。。。姑娘这月事,是因体内余毒未尽,更兼近日风寒酗酒,内里紊乱,竟由瘀滞转为崩漏——”眼见那世子面露不耐,不敢再往下说。 果然只见暄拧眉道:“寻常妇人们调理的方子,竟不会开么?” 医士只得硬着头皮回道:“如今身在军中,到何处去寻女子调经之药?好在姑娘年岁尚轻,微臣先备些止血养血的汤剂,待回到京中再好生将养,世子不必太过忧心。。。。。。”如是说着,见赵暄面色仍不见舒缓,越发没了底气,话音也渐渐低了下去。 这时暄眸光一闪,对医士淡淡说道:“大人的令尊,可是蓝定歧大人?” 那医士颇有眼色,当下叩首道:“正是微臣之父。” “蓝大人祖籍定洲?” “正是。”蓝思正一愣,不免有些忐忑。 暄接着道:“听闻令尊在太医院行走多年,医术精湛,尤善灸疗。” 蓝思正口中作谦道:“殿下谬赞,家父——” 暄不动声色将他打断,“近日东宫甄选医女,想必应是令尊主持。依我看,回京之后,也不妨举荐蓝大人同去。” 蓝思正见世子对自己既似要挟,又似点拨,心思转了几转,无奈参不透究竟是福是祸,口中唯有诺诺称“是”。 只听赵暄点头又道:“那便好。下去吧。” 蓝思正恭声道:“微臣即刻亲去料理,早些将公子的汤剂送来。”言语间特意加重了“公子”二字,见世子不再言语,才略略松了一口气,赶紧起身告退。 待医士出去,便听季长在帐门外低声通报。 方才眼见阿七血流不止,暄一时乱了心神,如今心内总算静了一静,索性闭口不应。信手取过搁在一旁的鹿皮口袋,捡出一柄折扇——展开看时,落款却是“子岸贤契雅正”,正是宰辅肖瓒手迹——不由得唇角一抽,挑眉暗道:这呆女,究竟私受了苏岑多少物件?他日得了闲暇,倒要仔细与她清上一清! 忽觉身后衾被轻轻一动,暄回身朝阿七面上扫了一眼,只见她面无血色,眉峰拧在一处,便伸手替她向两边抿开,刚一松手,双眉又颦在一起,于是再替她抿开——几次过后,眉上的乔饰被抿去了七七八八,终于听她恼道:“不许再碰!” 暄这才收手,捻了捻粘在指上的黛青粉屑,故作端详,“还是扮男人中看些——” 阿七喘了喘,低声道:“扶我起来——” 暄冷哼一声,“不必起了,一路躺回京中吧——如此倒好,也算安生一回。”边说着,起身放下床幔,径自出了营帐。 外头二人未料世子自己掀了毡帘出来,季长便回道:“隋将军请殿下过中帐一趟。” 暄不耐道:“东西送下了?为何还要我去?” 季长吞吞吐吐,“方才因见苏将军来了——” 暄面色一冷,“那便去吧。” 季长见世子衣装甚是散漫,却不好多言,只得低头跟上。 及至中帐,对隋苏二人闲闲一揖,也不相让,自己向座上坐了。隋远将旁人遣退,对世子道:“先时殿下在京中,可识得子岸?” 暄淡笑道:“苏兄之名,京中哪个不识。将军莫不是有要事相商?” 隋远正色对苏岑道:“将方才所说再与世子一述吧。” 苏岑便道:“世子命人送来的骨笛,末将曾略有耳闻,应是产自西炎。西炎人多用此笛驯马,然而却有一些烈马,听到骨笛尖锐之声,便会惊起伤人。是以西炎国主将此马送至沐阳,是否另有图谋——” “二十年前一场暴乱,西炎国势衰微,至今仍未回复元气,又何必自讨苦吃?此事与坦鞑牵连甚密——近来坦鞑私会南人,苏兄自陵溪一路北上,不曾听得些消息?”暄眼风扫过苏岑,“莫不是陵江春景怡人,一路上被分了心神?” 听出他言语间诘问之意,苏岑冷声回道:“末将愚钝,万不能及世子——蕴藉倜傥,收放自如。”正是讥讽对方蓄意遮掩锋芒,却因一念之差枉费了多年苦心。 隋远发觉这二人罅隙颇深,却不好说破,只清了清喉咙,出面打个圆场:“世子所言极是,子岸贤侄亦说得不无道理——这其中定有居心叵测之徒,妄图嫁祸潘氏;而坦鞑则欲借机一举除去冒鞊,坐享渔翁之利。” 暄终是收了心气,不再与苏岑针锋相对,“即便冒鞊无恙,若此番迎亲出了差池,未能安然迎回郡主,非但我等难逃圣上重责,必有人藉此挑起战端,局面更难收拾。” 与苏岑互递了一个眼色,隋远直言道:“世子言下所指。。。。。。可是任靖舟?” “现今看来,几年前征西一役,任靖舟在衍西党羽甚众,只苦于沐阳潘氏牵制。若当真是任靖舟所为,未免太过招人耳目;而除却任靖舟,倒另有旁人,此番陈大人南巡,应能探清底细。不过——”暄将话锋一转,“怕只怕,任虞二人皆是跳梁小丑,还有幕后之人,成心搅起一潭浑水,乱了这局。”暄絮絮说着,眉目平静,不见波澜。 这番话从一个看似不问世事的闲散宗室口中说出,不免叫人心生猜疑。 “幕后之人?”苏岑稍一迟疑,即刻便想到阿七,心头一紧,当下敛眉不语。 暄视若未见,接着道:“而今,一则我赵衍送上的儿马险些要了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