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 斩龙台(4) (第2/5页)
。。。。。。陵江籍水本是同源,后籍水几番决口改道,曾一度与陵江并作一脉;自前朝景安末年而始,复又分作南北两支,经埈川,各自蜿蜒东去。陵江之上第一城,便是北距定洲二百余里的畅郡。 畅郡此地,盛产酥梨。冬日街头巷尾,多有货郎叫卖糖渍梨脯。车马将将入城,阿七人歪在车里,心早被那卖梨脯的勾了去——两手扒拉着布帘瞅了许久,终是按捺不住,叫雷英差人去买。 此时方知自己到了定南畅郡,正是先前苏岑所说,与成沛之妻会合之地。 畅郡四方官道,北临衍西重镇,沿江而下,水路西去不日可抵川东,而东南则是陵南诸州,可谓大道通衢之地。畅郡城下五里长堤,架桥曰“泓桥”,设驿亭,植柳万株——若非战时,平日里亭中桥上,接踵摩肩皆是送迎之人,更有不少文人、显贵与富绅——时日久了,两岸百姓也算见多识广,倒不再留心。 而今日,却另是一番情景。天还未大亮,早起向河边打水的人家便瞧见河畔来了不少官家与兵丁,堤上垂柳间又扯起天青布幔——不免纷纷打听,莫不是定洲来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人老爷? 谁知没过多久,将布置好的帘幔又被匆匆撤下。众人远远瞧着更是摸不着头脑。此时便有畅郡府的衙役上前来,陆续驱散两岸围观的路人。 越是如此,越发叫人好奇,渐渐的河畔聚拢来的百姓反倒更多,把候在驿站前厅的畅郡知县昆同敬急得热锅蚂蚁般坐立难安。 师爷便在旁好言相劝:“大人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二位侯爷最是体恤下情,万事还只等他二位来了再做定夺!” 只见那知县将脚一跺:“糊涂!侯爷来了,便管用么!今日的事,听这个的不是,听那个的也不是,反过来不是,正过来还不是!但凡错个一点半点,便要乌纱不保。。。。。。”一面说着更耷拉下脸来,“还妄谈什么乌纱?那些武人最是骄蛮无理,如今定北大营闹得这样凶,只怕一句话不顺耳,连老爷我这脑袋。。。。。。唉!” 师爷也苦了脸:“既这么着,老爷倒不如早听了在下的话,向侯爷称病告假。。。。。。” “唉!”知县哀叹一声,“现如今说什么也晚了——”一面又哆嗦着手拭了把额上的冷汗,“对对!叫他们都有点眼力见,过会子来了人,都离老爷我近些,真有那红了眼拔刀的,好歹也替我顶上一顶!” 师爷应着下去吩咐。一出驿馆便见着一名差人急急的跑了来,上气不接下气道:“师爷!回师爷,来了来了!” 惊得师爷抖了一抖,“说清楚,究竟哪个来了?成府、靖远侯府还是京城的王爷?” “是,是五千营的来了!城墙上老远瞧见他们的成字旗——成大将军去了这么久,现今还没换呢!望风的哪里还敢等,赶不迭的叫小的报信来了!” 师爷白了脸,口中念叨着“这可如何是好!”转身急步回了前厅。 。。。。。。迎着两千余戎装兵甲,满眼的刀枪剑戟,昆知县反倒镇定下来,虽惨白着一张脸,却也不复方才那般手足无措。 “昆大人——”马背上一名戎装男子居高临下,睨着昆同敬冷声道,“年余未见,可还识得本将啊?”来人却是五千营副将文铄。 “文将军哪里话?”昆知县在底下恭恭敬敬答道,“下官岂能不识得将军——” 话音未落,只觉面门一道寒光闪过,“叮——”的一声脆响,便见那文铄手中一柄偃月长刀已斜斜劈入马蹄下的青石砖面,又听他厉声斥道:“既是识得,为何不照本将的吩咐做!” 官袍下小腿一阵抽筋,若不是师爷从旁扶着,险些便要栽倒在马跟前——昆知县好容易定了定心神,“恭迎皇使,沿堤不设围幛,以示天恩——下官乃是奉命行事!” “奉命?”手中马鞭指向知县,文铄蛮声道,“说来听听,奉谁的命!” 事到临头,昆同敬也只得将心一横——张口正欲答时,却听身后有人哈哈笑道:“原是我司徒域的吩咐,不知到了文将军这里,还过不过得去哇?”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八名满头大汗的轿夫正咬紧牙关,小心翼翼放下一台绿呢敞轿,旁边四名侍从立马围上前去,自轿中搀起一副肥壮身躯——正是那靖远侯司徒域。 司徒域好似不曾瞧见面前如刀般的两道目光,只管将帕子擦着颈上浮汗,口中笑骂道:“好你们这些猴儿,叫你们换个宽敞些的扶椅,怎的就是不换?” 便有个家丁打扮的躬着身陪笑道:“侯爷,早起可不就是按着您的吩咐换过了嘛?再要宽些的,还真不好找呢!” 靖远侯既已站在了地下,昆知县赶忙率众上前参拜。那文铄却不慌不忙只在马背上拱了拱手道:“原来是靖远侯爷!”身后一众军士自是无一人下马。 文铄道:“在下奉范总镇之令,来此恭送成夫人起行,总镇特为交代,沿途需避道围障,岂知他昆同敬小小一个畅郡县令,竟敢阳奉阴违——” “文将军,”只见司徒域气定神闲的笑着将他打断,“如此说来,今日老夫这面子,竟是无人肯卖了?罢了罢了,此处静水照柳,泓桥长亭,风光尚可——老夫且歇歇脚润润喉,静下心来等王爷一等吧!” 对面文铄沉下脸来。 昆知县与师爷悄然递了个眼色,二人皆是有些不解——定北兵乱,先是由五千营而始,其后定北各部八万余驻军,军心大躁,各拥其主,乱势无人能控,饶是靖远侯司徒域、总兵范裕和坐镇定洲多年,亦已是无能为力,前些时日还有乱军为泄私忿,纵火烧了定洲城北的邬氏旧宅,而邬氏恰是范裕和的妻家——定洲城内人心惶惶,莫说平头小民,世家望族更是各个自危,既盼着京中来使,却又深知眼下这阵势,若非大动干戈,安抚亦是无用。 更何况,定洲业已知悉,这安抚使一职,竟是被那难堪重任的宸王爷领了去——那宸王数月前还曾落入埈川寇匪之手,为救他脱险,致使成沛殒命,由此才引发这场祸乱,五千营诸将士尚因成沛之死对宸王怀恨在心,更有别有用心者,道那成将军实为宸王有意加害——朝廷却偏偏派了宸王来此,岂不是火上浇油,乱上添乱? 一骑飞奔而来,众人纷纷避让,却是文铄手下。来人凑向主将,附耳轻言几句,便见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