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 夜静更深歌不成(1) (第2/3页)
给我记好!卞家存世数百年,卞家子孙,自古便是如此——” “便是如此为求显达,不惜手足相残么?”卞四再次打断他道,“我倒宁可不作这卞氏子孙——” 卞审怒道:“给我住口!” 峙立的兄弟两人,皆已变了脸色,冷目相向直如夙敌一般——“卞家世世显贵,长盛不衰,正由此而来!”卞审一字一句,接着道,“当日前朝国灭,卞家未败;有朝一日哪怕他高延赵家也败了,卞家依旧不会!” 恰在这时,门扇轻轻一动。将眼狠狠扫过,卞审厉声道:“是谁!”无人应声,却听当啷啷一串脆响,倒似有人打翻了茶盘。 卞审这才松开卞四,冷然道:“为兄话已至此,往后,你好自为之吧!”说着便拂袖而去。 门外果有一名女子,正慌慌张张敛着摔在地下的碎瓷渣儿,见卞审出来房门,赶忙站起,矮了矮膝向他行礼,哪成想对方连正眼也不看她,大步而去。 这当口覃笙也顾不得旁的,赶忙进屋去瞧卞四。却见卞四静静撑扶在案头,神色木然,仿佛失了魂魄一般。 覃笙先就慌了,上前将他轻推了推,怯怯唤他:“。。。。。。允郎,允郎?” 对方全然不应。覃笙立时淌下泪来,挽着他一臂,泣道:“这是怎么了,快别这样,你这样,叫笙儿怎么办,叫笙儿怎么办。。。。。。” 曾被自己捧在手中,颦一颦眉都令自己于心不忍的女子,此刻却任由她六神无主,柔肠寸断——喘息渐渐短促,心悸之感愈来愈重,气力尽失,终于连站立也不能,幸而被身旁的人搀住,才不致跌倒。 靠在她单薄的肩上,听她边哭边迭声叫着外头的人:“栓儿!练秋!” “别叫他们,”卞四已是气若游丝,手摁在心口处,“我说了,谁也不许进来——” 覃笙只好自己扶着他坐下——只顾着使力,一时倒忘了哭——又解下他腰间盛了龙脑香的荷包,贴近去让他嗅了嗅。 卞四稍稍醒缓过来,眸光仍是散的。 覃笙执起他的手,轻轻靠向他膝头,脸颊枕上他掌心,“允郎,从今往后,你一定要好好儿的,再不能有半点闪失。。。。。。咱们的孩儿,才好有个依靠。。。。。。” 被轻压着的两手微微一颤,覃笙抬起头,三分羞赧七分娇嗔,望着他道,“是在你去定洲之前。。。。。。回京后你对我总不理不睬的,我便也一直没能跟你说。。。。。。” “笙儿。。。。。。”卞四终于将目光落在她面上,却无半点欣喜之色,喉中一哽,低低道,“我。。。。。。是我连累你。。。。。。” 覃笙听闻,险些又要落泪,心痛的无以复加,却强撑笑颜,轻道:“允郎,还记得你从孙又京手中将我救下那晚么?为了能压住谭家园的李玉娇,万花班特为排了出新戏,那日正是头一场,被孙又京包了场子。他叫我唱,我偏不唱,他竟要连人也抢了去——可巧你就来了。你可知么,你就那么清清朗朗的独自站在场子正中,当了恁多的粗鲁兵丁,瞧着却还那么漫不经心似的——我只望了你一眼,心里头就乱了。” 卞四又似在听,又不似在听。 “这一世,笙儿也不会忘了那回的情形。”覃笙唇角含笑,一面回想,一面又接着道,“你一身靛蓝衫子,白玉素冠,对了,腰间单系了枚鱼形羊脂佩——过后我还曾向你讨,你却都不肯给——师姐们劝我说,如你这般的世家子,必是薄情寡性,当不得真,故而那时你问我是否愿跟你,从此后只唱戏与你一人听,我口上并没答应。许或在你眼中,我不过是个虚浮戏子,一味贪慕荣华,便总拿金银珠玉讨我欢心;到了如今,我才要你知道,生死贵贱有何惧?笙儿就只跟着你,只唱与你一人听。” 卞四垂目望着她,心中一阵紧似一阵的恍惚——眼前这女子,与深藏心底的另一个女子,身影渐渐合叠在一处,令他几乎无法辨出究竟谁是谁——口中说出的话,也如呓语一般,不知是对谁而说,“那只白玉鲽佩,我确曾想着,今生无论如何也定要将它亲手交给你,可我还是丢了它,丢在了陵溪,再也寻不回来了。。。。。。” 见他似乎面露歉然之色,覃笙忙宽慰他道:“丢便丢了,之前恼你,都是装出来唬你的,我心里并不看重它。” 似乎直到此刻,卞四才终于辨清了这副形容——怪他眼拙,她二人怎会相像呢?王女淑婉端肃,眼眸中怎会流露出她这份灵动与性情? 早已是满腔悲苦,诉无可诉,眼下偏又添了这儿女闺情——卞四更觉这一颗心冷似灰,痛如绞! 可他只是黯然一笑,对覃笙道:“今世终究是我卞四负了你,待到来世再还你,叫你负我,可好么?” 覃笙只当自己听不懂他这话,实则确也正是如此,柔声劝他道:“那出戏,你还不曾听我唱过呢——今日天儿好,风也和暖,咱们不如就往后苑亭子里去吧?” 万花班名动江北,先前这小青衣虽只不过小荷初露,在京中却已是无人不识——几个当值的小厮丫鬟早悄悄的围拢了来,又揣着几分疑惑,往日连个“唱”字都不许提的,今儿却是怎么了?大伙儿又想听戏,又不敢近前,便都猫在周遭山石后头。 这厢覃笙立在亭中,将丝帕向袖间一塞,回头笑向卞四道,“听我教你罢——”说着便将身形微微一亮,举手投足间,那精气神韵,竟俨然是个生角。 猫着的一众人正个个伸长了脖颈瞧着,此时俱是愣了愣,过后才恍然了悟——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