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十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上 (第1/2页)
“殿下,郎帅和她的亲眷都已经被成功救回,她们的伤势都比较重,然性命无碍,臣已经命军医在为她们治伤。”刘思骥奉楚梦涵旨意将郎志满门抄斩,宁婉令密谍司暗卫五十余人潜入奉城劫法场,成功营救了郎志全家,并将她们都带回了唐营。 相比之下,此时此刻,宁婉更担忧楚玉晶的安危。她盯着沈傲卿问道:“俊廷,玉晶呢?有没有他的消息?” “殿下……”沈傲卿略略迟疑片刻,“臣说了您可千万别着急。密谍司暗卫执行任务的时候,没有发现楚公子。后来她们潜入将军府,捉了刘思骥的一个亲信审问,才知道刘思骥已经提前一天秘密将楚公子押送去了锦阳。” “什么!决不能叫玉晶再次落入楚梦涵和楚嫣然之手!”宁婉紧紧蹙着眉,“俊廷,派人追!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玉晶救回来!拜托你了!”她说完重重地拍了拍沈傲卿的肩膀,然后大步出了中军帐前往郎志所在的帐篷。 军医正在小心翼翼地替郎志上药包扎。刘思骥心肠歹毒,为了屈打成招,对郎志及其家人施以酷刑,不仅郎志,很多人的手脚都被打断了。郎志周身血迹斑斑,也就是仗着一副常年作战的好身板这才强撑着一口气。 宁婉进帐的时候,众人都跪倒行礼。郎志躺在榻上,一瞬间将眼睛闭了起来。 宁婉命军医继续为郎志治疗,直到治疗完毕这才挥手驱退众人,径自坐在郎志身边微微一笑,“本宫来探望郎帅,顺便再告诉你一声,这里是唐营,你和你的家人都已经安全了,你暂且安心在此静养吧,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本宫说。”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如果可以的话,我只求速死。至于我的夫君子女,想必以皇太女您的身份地位,还不会刻意和他们为难的。” “本宫不想你死,如果本宫想要你的命,就不会派人去劫法场了。” “这点我实在有些想不通,我落到满门抄斩也是拜皇太女所赐。为什么不叫刘思骥那狗贼一刀杀了我反而干净……”郎志睁开眼看向宁婉。 宁婉含笑,“郎帅真的不明白吗?” 两人对视,宁婉的眸子里没有丝毫怯懦和掩饰,郎志沉默半晌,无奈的吁了口气,“皇太女您还真是一个贪心的人!如今我一手一足已废,又乃阶下之囚,有何德何能为您效力?况且我始终记得我是个楚国人,我是不可能为唐国卖命的……” “呵呵,郎帅此言差矣。何为唐人?何为楚人?郎帅你也该是个通晓古今胸怀天下的大女子,怎么竟然会有这般狭隘的想法呢?”宁婉嗤笑一声,“早在四百年前,先秦盘踞中原,占据四海,天下百姓均为一家,哪里有什么唐楚之分,燕汉之别?若不是秦禧宗昏庸无道,各方势力割据,也不会出现诸侯争霸八国分裂的局面。所以说,不仅你同本宫原属一脉,天下所有的百姓都是一个祖先,何必分什么唐楚燕汉呢?” “就算皇太女说得有道理,可我郎志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要我临阵投敌是万万不能的!我郎家世代忠于楚国,如果我叛国投敌,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列祖列宗?” “哼!楚梦涵昏庸残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她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到了现在还愿意为她卖命?不错,是本宫用离间计害你满门抄斩,但如果楚梦涵是个明主,本宫的计策根本无法撼动你半分!如今楚国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不用本宫多说郎帅也心知肚明。那些门阀和jianian佞垄断朝纲,时时刻刻都在排挤忠义之士,受苦受难的只有老百姓。圣人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既然楚梦涵不能叫楚国百姓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为什么不能推翻她而取而代之呢?郎帅,是一个人的名声重要还是全天下百姓的福祉重要?为一个残暴不仁的皇帝效忠那是愚昧,事已至此,你就算不为自己和家人着想,也该为二十万野虎军的将士着想,该为楚国的百姓着想啊!” 宁婉说完这话,郎志许久都没有作声。宁婉起身踱了两步,“你也说刘思骥是一个阴险卑鄙的小人,你猜她现在正在干什么?会不会已经把野虎军中和你有瓜葛的将士们都推上了断头台?你忍心看着追随你那么多年的将士为了你冤屈而死吗?郎帅,本宫知道野虎军是你一生的心血,本宫答应你,野虎军投诚之后依旧归你统帅。这场战争令我们双方都已经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本宫不想再看到流血,而现在能掌握野虎军命运的那个人就是你!” “我凭什么相信皇太女殿下所说的话是真的?” “真与假,只有你自己才能判断,本宫只求做到无愧于心。” “楚梦涵昏聩不仁,但皇太女殿下就敢保证自己将来一定是个明君吗?” “呵呵,郎帅这话问得好!”宁婉面向郎志坦诚一笑,伸出手掌,“本宫愿与郎帅击掌为盟,如果本宫继位之后,有朝一日像楚梦涵一样昏聩无道而不能令天下百姓衣食富足的话,郎帅可以随时率领二十万野虎军来征讨本宫,甚至自立为王,本宫决不会因此加罪于你们!” “殿下,口说无凭……” “本宫可以立字为据!”…… 太和二年二月二十四,唐军攻打奉城。野虎军阵前倒戈相向,奉城将士与百姓纷纷投降。刘思骥带领亲随打算趁乱逃跑,却被野虎军捉住献与宁婉。 二月二十五,jianian佞刘思骥被斩首,奉城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宁婉信守承诺,将野虎军的军权交还给郎志,郎志率领众将对宁婉行了君臣大礼,从此唐营如虎添翼,野虎军并入唐军麾下。 由于郎志的投诚,楚国最强悍的兵马全部丧失。宁婉一路势如破竹,除了受到零星抵抗之外,所到之处几乎都是开城投降。 在军报节节胜利的同时,宁婉心中一直记挂着楚玉晶的下落。这天,密谍司暗卫带回了一根断为两截的玉簪,玉簪上沾染着血迹,宁婉将玉簪捧在掌心里,她认得,这是楚玉晶临行时所佩戴的随身之物。 密谍司暗卫禀奏道:“殿下,属下们得到消息赶到的时候,囚车已经被劈开了并且空无一人,四周没有发现楚公子的踪影。负责押送的楚兵都被杀了,这支玉簪是在囚车附近发现的,想必是楚公子遗失的。” “这么说,是有人抢先我们一步救了楚公子,会是谁呢?”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