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陈年旧事 (第2/2页)
,仿佛有人将他手脚拉扯住,甚是难以动弹,往顶上一看,勉强运出一道神光,朝上面拖去。 惊堂镇岳尺被拖了一把,微微一顿,不过片刻后,磅礴浑厚之力,轰然一落,就将此光砸碎,余势不歇的继续落下。 血衣道人唉叹一声,心知无有手段阻挡,自家怕是要被砸死了,但不到最后关头,他也不会认命,怒吼一声,企图再斗上一斗。 可惜宁舟神光法器均是比他高明,他如何抵挡得住,黑红二色将他烧的一颤,惊堂镇岳尺砰的落下,只见尘埃浮起,那道人被淹没其中,只听一声惨呼,随后便不见动静。 此人已死,余下一人也顾不得和魏博洋厮打,寻思脱身之策,但这里是一条洞窟,两头被堵,哪里逃得了,在宁舟和魏博洋夹击下,不过一合,就被灭杀当场。 敌人皆死,魏博洋终于把心放下,喘了口气,感激的看了眼宁舟,“宁师弟,我欠你一个人情,往后有何事情,尽管开口。” 宁舟微微一笑,“那师弟我以后可要叨扰了。” 魏博洋哈哈一笑,却是牵动伤势,连连咳嗽数声,从袖囊中掏出一枚丹药服下,运化片刻后,脸色稍微好转一些,沉声道:“此地不是久留之地,先回去吧。” 宁舟本意也是回去,因此也无拒绝,两人往无底洞外走去,半道上,宁舟问道:“我记得这一帮人,是有四人的,其余两人去了何处?” 魏博洋以为宁舟还要寻上一斗一斗,不由笑道:“师弟怕是寻不着他们了。”
宁舟哦了一声,静待下文。 魏博洋便把之前的事情,一一详说,半晌之后,宁舟若有所思,“所以,此间禁制,被宗门之人恢复了。” 魏博洋摇摇头,“我也不知,但料想是这样,不过此地生变,恐还有变数,因此,还是早早离去为好。” 若再有变化,他可不认为,自己会好运到再逃一命,此刻魏博洋也意识到,见好就收,无需执着一刻所求。 宁舟忽然想起一事来,“不知魏师兄,可曾遇见李还真此人?” 下来的时候,宁舟看到李还真和梁世新在一起的,可后来并无看见李还真,也不是是死是活。 倘若魏博洋知道李还真具体所在,他说不得也要冒险一会,亲自擒下李还真,问个清楚,到底为何如此针对自己。 “李还真?”魏博洋面有疑惑,思索半晌,道:“不知师弟说的,是否是琅宣阁副阁主李寿卿的侄儿,此人我不曾见过,但有所耳闻,听说他素来爱好结交内修世家,长袖善舞,交游广阔,师弟问起他来,莫非与他有旧怨不成?” 顿了顿,魏博洋忽觉话中不妥,又道:“我并非探寻师弟私事,若师弟不便讲来,也无妨碍。” 宁舟微微一笑,此事倒也没什么不可说的,当下便把事情道出,从三真观到与梁世新结怨讲述出来,最后道:“在三真观,彼此针对也就罢了,毕竟是争夺外物多寡,可事后我成为内门弟子,而后有成真传,此人还是找我寻隙,让我甚是不解。” 魏博洋听罢,心里感叹,他虽是魏氏世家子弟,但也是仗着祖辈余荫修行,无有在三真观呆过,并非真传弟子,因此,他对真传弟子素来钦佩。 而这位宁师弟,竟然孤零零一个人,无有奥援,硬生生从三真观杀出,披荆斩棘,将诸多困难一一扫除,位列真传,这份本事,不禁令他更为佩服。 至于李还真为何要对上宁舟,却非他能理解的,忽然之间,他脑中闪过一个人来,沉声道:“宁师弟,你是否有个叔父,名叫宁均毅?” 宁舟讶然,“师兄是如何得知的?” “看来果是如此了。”魏博洋道:“我方才突然想到,那李氏一族在以前,虽不比巨擘名门巨室一流,但也有几分了得,不过此氏族长,当年和宁师叔不睦,也就是你叔父,这在当时,也有不少人知晓,后来不知发生何事,这位族长身死道消,李氏一脉的人,指责是宁师叔所害,但这族长一去,他们声势大跌,无人为他们说话,此事便不了了之。” 听到这,宁舟目光微动,已经明白,李还真和李寿卿,之所以处心积虑对付他,乃是因为上一辈的恩怨的延续。 想通此节,宁舟心中杀机一闪,既然彼方欲对自己不利,那自己也无需留手,但凡有机会,必要扫除这根尖刺,免得如哏在喉,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刺自己一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