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司职议定 (第2/2页)
置可否道:“戚道令,钱通胜任与否,他日自见分晓,此议不可再言。” 宁舟改了称呼,俨然以分台领首自居,这话说来颇具几分威严,戚春霖暗骂一声,官大一级压死人。 戚春霖念头一转,“也罢,就让你得个好处,接下来的部主,我却是不能让你得逞。”念头一定,他问道:“既有丹功二部,不知余下诸部,宁都师可有设想?” 宁舟道:“出门在外,不比宗门,一切从简便可,除了丹功二部,我还立器斗二部,前者主掌修缮炼制法器,后者主掌兵戈杀伐,至于其他,往后再行定夺。” 刘同宇眼睛一亮,那器部类似于宗门的奇门阁,若是掌管此部,倒可方便收拿炼器宝料,不过他不通炼器,所以并不在意此位,倒是那斗部,他反而有几分心动。 宗门并没有专门设立杀伐司职,对外作战时,从来都是各家各府的出人,由修为高深的弟子主导。 而宁舟所立的斗部,很明显就是特为设立的一把刀。 刘同宇心中思量,此位倒是重器,若能统领此部,那好处可以预想的到。 刘同宇大声道:“刘某不才,不会炼丹,亦不通炼器,仅有一身斗法本事,愿领斗部之位,为宗门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宁舟道:“刘师兄的拳拳之心,可佩可敬,既然如此,那斗部便交予你了,可勿要令我失望才好。” 刘同宇重重点头,慨然道:“都师之言,敢不效力?” 宁舟欣然点首,似乎颇为满意。
三言两语决定了斗部归属,戚春霖虽也眼馋斗部,可他并无争夺之心。 很明显斗部是要杀伐的,而杀伐免不了受伤或者身死,戚春霖若拿下斗部位置,必然要找内修弟子填充其中,届时与外对战之时,死的是内修的人,而功劳却是宁舟的,这是他不愿看到的,所以没有出言。 如今三部都没拿到,最后一部戚春霖却要争一争了,不过他还没说话,宁舟就将好处推了过来,“这器部之主,戚道令可有所属人选?” 此言一出,满场诧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宁舟竟然将器部推给戚春霖。 一时间诸人纷纷思忖,宁舟此举到底何意? 卫东城若有所思看了宁舟一眼,没有说话。 其实宁舟哪有什么深意,这个分台能搭建起来,已经实属不易,若无刘同宇与戚春霖来投,这个分台只有他和钱通。 现今之事,宁舟不计较权柄归属,首要之事是把分台搭起来,可以进行运转。 他把权利分出去,那么得利者必然要出力。 譬如斗部之主,听着是不错,可是这个分台初立,只是个空架子,没有人无论什么主都不行。 而他把斗部之主给了刘同宇,那么刘同宇于公于私,必然要找人填充进来,这般一来,宁舟只花费一句话,便得到不少人手,以作驱策,实为惠而不费之事。 当然,这样做固然可以快速搭起分台,不过却有一个极大弊端,那便是人心不齐。 同样的,把器部之主给戚春霖。也是这个道理,不然宁舟去哪里找会炼器的人? 宁舟入门未久,根本不识得多少弟子,会炼器的更是少得可怜,若要他自己去寻,不知要花费多少工夫,不如推给戚春霖。 不管人心齐否,分台却不能耽误,因为宗门对于四方道,马上就要起争了,宁舟想的是,先把分台搭好,可以名正言顺的离开这个大漩涡,去往东宿州,自己开炉灶,谋取自己所需之物。 戚春霖也非只知蛮斗之辈,略一思量,已然明白宁舟的打算,他心中冷笑一声,当仁不让道:“我识得一人,名为俞照,此人颇通炼器之道。” 宁舟点首道:“如此,就有劳戚道令前去说项了。” “理会的。”戚春霖应了一声。 宁舟道:“七日后启程,诸位且先回府,好生准备吧!” 当下除卫东城之外,其他人纷纷离去。 宁舟目视卫东城,“卫师兄到我府上,不知有何要事。” 卫东城与其他人不同,来后只是打了个招呼,并无表明什么,宁舟一时也摸不准,此人为何而来。 卫东城道:“无要事,便不能来品茗了么?” 宁舟哈的一声轻笑,“不知卫师兄,欲品何茗呢?” “超越之茗。”卫东城目光灼灼的望着宁舟,眼中有一种强烈的斗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