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论道府 (第2/2页)
益拼杀流血。 利益之道,往往相通,宁舟来此是为一桩机缘,机缘往往需要争取,而争取从来就伴随着实力。 为了这个机缘准备,在路上时,他就暗中思谋以监兵台数十人,如何在瀚海站稳脚跟,甚至左右天下大势,直到搀和进了澹台灵府之事,了解了瀚海基本事务后,才决定先立足,再壮大,把凡间的形式方法,套用到瀚海来。 钱通连声称是,赞叹不已。 宁舟沉声道:“此事不可cao之过急,须得小心留意,万万不可让金雀台的人,混了进来,否则来日生出龃龉来,就不好分说了。” “还请道令放心。”钱通想了想,道:“将他们招抚之后,不知用什么名目才够妥当,不会被金雀台抓住把柄。” 宁舟意味深长道:“就另开一府,名为论道府,广邀天下同道,来此论道谈玄,不可主动寻衅挑事,破坏瀚海安宁,但如有人挑衅我等,也不可轻易放过。” “妙!”钱通连口称赞。 定下此事后,宁舟吩咐道童,将俞照请了进来。 俞照整理衣袍,咳嗽一声,跨入金阙,入了正宫当中,不敢直视宁舟,把头一低,“道令,这几日器部炼得几件法器,还请过目。” 把手一摇,现出几只宝光暗淡,形象各异的法器来。 宁舟大致瞧了一眼,这些法器粗陋不堪,连灵器也不是,上不了什么台面,不过这也就几日间仓促练就,能炼出来就不错,不能因此苛责俞照。 宁舟挥一挥袖,自有一股神风卷去,将法器收于掌中,宽慰一声:“俞部主辛苦了。” “不辛苦,为宗门效力,乃应为之事。”俞照见宁舟收下法器,微微松了一口气。 宁舟把俞照神色收在眼内,暗自一晒,他对付戚春霖,是因此人手下有几个灵台修为族人,却不为监兵台办事,而且此人野心勃勃,暗暗跟他较劲,很不安分,对他谋算不利,为稳妥计,才这般施为。
但俞照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动过心思,乃因俞照和所属族人都在器部,****炼器,他怎会如愚者所为,乱打一通? 俞照如此表现,也算是敲山震虎,有了成效,料定此人往后不会生什么歪心思。 宁舟屈指一弹,把法器还了回去,道:“正好你来了,今日有一事告知于你。” 俞照申请一凛,摆出一副肃然的样子,“还请道令示下。” “钱通,把我方才所说之事,与俞部主再讲一遍。” “是!”当钱通对着俞照开口的时候,好似做梦一样,他万万料想不到,有朝一日,他可以在世家大族子弟面前,可以昂着头说话,此中三昧,不曾经历过绝难明白。 俞照听完之后,大声赞叹,简直有些阿谀奉承之意了,说了一通好话,后见宁舟毫无欢喜之意,这才住了口。 宁舟只当未闻,“此事着你二人来办,务必要办的妥帖得当。” 二人恭声应是,随后施了个道揖,退出了玄霄金阙。 此二人一去,金阙中除了新来的道童,唯有宁舟师徒二人了。 时渊崎眼巴巴的望着宁舟,“师尊,不知何时,我方可修道啊!” “修道不益早,再过些年岁,等你十六年齿,为师在传你道功,嗯,这三年来,你就翻看典籍,增长见闻,知晓些修行之事即可。”宁舟笑道:“为师门下另有一徒儿,年资排行,你该称一声师姐。” 修士传承中,为有一门所出的众弟子,才会以入门先后定称谓。 像萧宗道与荣旗,就是一个师傅的弟子,所以排行在前者,当为师兄。 而宁舟与钱通、卫东城这些人,只是属一个门派的弟子,在师承上并无关系,才没有这些讲究,称一声师兄,示以敬意,双方有可道之处,说白了,就是客套礼仪罢了。 宁舟看着时渊崎,心里暗自寻思,“不知宗门中,是否有此子所习的功法。” 他并未像教素青渔一样,先让明悟清源气经经义再修炼,是因时渊崎此子迥异常人,寻常功法,完全不合适他修行。 至今时渊崎也只是以为自己生长怪异,根本不知道自己不是长得奇怪,而是本来就是如此。 时渊崎长这么大,也没被人察觉他特异之处,乃因瀚海人没什么见识,不了解什么是山外有山。再者是渊崎因为小角之故,自幼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受过很多白眼,因此常年以巾包头,不示于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