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学有所成下山去 昔日英杰陷迷局(3)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你不关心蝴蝶夫人之事?”姜离好像把问题扯偏了。 “嗯。你的意思是蝴蝶夫人欺世盗名,外清内浊。我们可以揭穿此事,打击陈汤,先让他们夫妻不合,自乱阵脚。纵然他早知道,不在乎,也可让因蝴蝶夫人而参与祭酒节的客人倒戈。就此打垮陈汤和在水一方。“ “只是,你有证据吗?这可能是我姜离为了打压对手编织的谣言,诽谤人家。谁相信呢?” “我既然敢说,自然人证物证确凿。蝴蝶夫人与那几位王孙的往来书信,我有,当中不乏露骨污秽之词,你若不介意我可以给你瞅瞅。她与当中一位有染的王孙还有过孩子,那孩子生出来了,我知道下落。那位被他们收买的名家,我也知他的住处,而且我有他把柄,他会帮我们。” 这下姜离真的震惊了,这可真是打蛇打七寸,再无活路了,这个人的心机太狠了。他突然想到,他是要入驻汤阴县做生意? “你,是打算在汤阴作何生意?“ “客栈。怎么。“ “噢。那我放心了。“ 黄裳瞧着他如释重负的样子,大抵猜到他所虑,自嘲笑了笑,道,“放心,我们是互利关系,并无竞争。“ 接着道,“若我们将这些抖落出来,蝴蝶夫人必然臭名昭著,原先追逐的那些人,发觉受骗被耍,自然愤慨不已,非但就此唾弃蝴蝶夫人,最重要是陈汤和在水一方的招牌也会被迁怒,遭人抵制。在水一方未必就此倒闭,但必定一蹶不振。陈汤知道还好,若他也原本蒙在鼓里,那,恐怕就要一病不起,甚而一命呜呼了。毕竟,面上挂不住。” 黄裳说到这里便一直留意观察姜离的细微变化,再不推进,想看看姜离作何抉择。 这样一个绝佳的搬倒陈汤的机会,多少年的夙愿,姜离却突然犹豫了。 黄裳见他久默不语,才道,“但若我们这样做,蝴蝶夫人的一生恐怕就此毁灭。就蝴蝶夫人一家人的特质,原本真正的名流根本瞧不上眼,普通人家又装不下,她也瞧不上人家。盘丝无树可缠,便也将命不久矣。“ 姜离皱了皱眉头,用手捏了捏鼻子,不置可否,半晌道,“虽然我一直觉得她们很虚假做作,唯利是图,但,也罪不至死。俗人趋利,世人为名,女子依附,无可厚非,何必诛心。“ 黄裳笑了,姜离这样说让他很欣慰,而且他看得出,他并未受自己影响,而是出自本心的善意流露。 “没错。我们要打败在水一方,有无数种方法,何必拿妇孺开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蝴蝶夫人不过是个依附,真正的对手是陈汤。“ “那你有办法?“姜离此时早已从凳上起来坐到了地上,与黄裳看来就是隔着牢门促膝畅谈了。 “一人之力对抗费劲,就借用他力,借力打力。”黄裳这下已经变试探为真正相助了。 “与上下游的商家联手,这些我也有想过,甚至联合客户本身。” “还不够。” “还不够?” “也与陈汤联手。” 姜离觉得自己没听错吧,是,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事情,他们这些年也干过,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嘛,但这次他可是指明要干掉自己的,还怎么合作?用蝴蝶夫人之事要挟? “不用。”黄裳一直看他神色就能猜得他心中所想,“他们祭酒节,是不是还是要酒来唱大戏?” “你什么意思?”姜离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通。“将酒买断,然后跟陈汤谈条件?可,他们已经达成合作了。我估计很难介入。” “不必这么麻烦。因势利导即可。”“最近县里是否有泻病盛行?” “嗯。的确有此事。”“你想拿此事做文章?” “对。泻病可大可小,但源头未清,随便丢个源头,谁能分辨真假?” “再造一番声势,说近来气候不宜饮酒,轻者腹泻不止,重者丧命。只要足够逼真,以那些人的心智,宁可信其有的,一定被蒙骗。”姜离摸了摸鼻子,“这样,是不是有点下三滥。”心说,你这个虽然奏效倒是更麻烦呢。 黄裳也觉得,但却觉无可无不可,“只要你事后将那些滞堆的酒再以正常价格买来。万一有客人受损,你私底下生意之道补偿。就没人受损失了。过了这段日子,一切又将恢复平静,生意照常。”“陈汤无酒可祭,祭酒节变成了空有其形,自然尴尬。” “你这个时候就出场,帮他化解这个尴尬,当然此时你尚没有也不能买酒,你只需要告诉陈汤,只要他与你联手举办祭酒节,便告诉他化解之法。” “他必定还会异想天开说什么将祭酒节变作豆浆节,拿蝴蝶夫人出来做救命稻草。” “你不用介意,他不过意气所言,你告诉他,你有办法保住他的名声和这次的谋划。” “条件是,他必须将手中达成合作的酒家名录全部交给你。以后要买酒,就得从你手中过。” “如果他答应,自然好说,扼制咽喉,目的已成。若不应,你就告辞,将此事继续闹大,直到客人退票,在水一方招架不住。在此之前,你还要跟钱庄谋划好,让钱庄不能短期内返钱给陈汤。陈汤大事难成,信义再失,腹背受敌,撑不了多久。” “万一有难以预料的变数,你最后再用蝴蝶夫人这颗棋。“ 姜离告别黄裳,便依着黄裳的计策走了一遭,还好,并没有二人料及的那么坏,直到陈汤一筹莫展之际,他便接受了姜离的建议,但言明,只给姜离一年的特权。姜离心软,答应了。 至于姜离献给陈汤的计策,其实很简单,就是从根源切断危机,找一个儒家的高人说今年的祭酒节不宜有酒,再找一个道家的高人说祭酒节应该以什么为主品为好。最后再让阴阳家出场,说县中灾病横行,乃是阴阳失调,源于在水一方与清风斋不调所致,清风斋以茶饮为主,在水一方却主打酒品。一阴一阳,阳盛阴亏,自然失道。失道而灾祸起,于是需要平道,这个时候,众人蜂拥而至清风斋,因为清风斋颇风雅清高,有些平时不太来的贩夫走卒都凑过来买清风斋整年的票单,俨然清风斋成了先前病患的解药一般。 如此,陈汤算是免受攻击漩涡,但风头和实惠都被清风斋抢了个实打实。在水一方却元气大伤。 姜离办完这些事,再次来到监牢探访黄裳,此时他已被问审了好几遍,人也终于显出一点点憔悴。虽然从上到下都没有定论是黄裳杀人,但苦于没有其他线索端倪,而黄裳又表示先关着自己吧,便一直坐牢到今日。 “还没有眉目?“姜离也是后来才知道他们找自己,原来是怀疑他杀害了弱风,暗怪自己当时竟没留意弱水是带着孝的,其实是有的,只是碍于往日嫌隙,懒得观察过问。没想到竟然就是弱风。 他那几日终日窝在客栈苦想,一夜之间的事情,又是不关心的弱风一家,估计伙计们知晓了,也知道两家淡漠,没跟自己说了。 “没有。“姜离尚未离开监狱,黄裳就知道,他不是他们所找的人。这个姜离聪明不差自己多少,待伤害过自己的人却更宽厚,绝不是能怀恨多年,淤积而杀人的心性。 只是,到底是谁呢? 弱风,弱风,仁义大善的弱风。是谁,忍心杀你?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 一个人最大的长处是否也是最大的致命之处呢? 黄裳心中划过一丝未及捕捉的灵感,顿时有了点方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