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八章 张稚叔绝境求援 (第1/2页)
曹cao亲至张汛家中,登堂拜见张母。 张汛身材高大威猛,与其弟张辽差相仿佛,但面貌朴拙木讷,沉默寡言,与张辽的英气勃勃形成强烈对比。 曹cao一入张家,就留神观察。他看到张氏族人对张汛都是发自内心的敬重,看到张汛面对上千铁骑眼神镇定,看到张汛举止有礼不卑不亢。 有威信,有胆色,知礼仪,果然是个英雄。曹cao立即出言招揽。 张汛辞谢道:“老母在,恐难为将军效力。” 曹cao赞道:“大哉孝也!”话锋轻转,“若令君南征北战,立功异域,远离家乡,自是难以尽孝。然我欲拜君为校尉,镇守雁门,守卫桑梓,忠孝可以两全,功业与家室可以兼顾,不亦可乎?” 张汛略有迟疑。 荀彧劝道:“朝廷衰微,民不聊生,此仁人志士报国安邦之时也。张君志趣非常,一身本领,岂可虚掷?曹公扫黄巾,击黑山,讨乱臣,雄起并州,志向高洁,图振汉室,君不从曹公,又欲投谁人?欲保家乡、护亲族,而自己却不愿出力,不亦难乎?” 张母亦对张汛道:“我虽老,体尚健,汝勿以我为挂牵。汝弟立功中原,汝亦当扬威北疆。向者无有英雄可投,今曹公有雄图远略,不投何待?” 张汛从胸中吐了一口气,向张母道:“阿母有命,不敢不从。” 向曹cao拜倒,道:“汛愿为曹公效命!” 曹cao忙将张汛搀起,哈哈大笑,十分欢喜。 曹cao驱赶走袁谭、高干、韩荀等,知道必惹得袁绍愤怒,却不担心他兴兵而来。 并州易守难攻,袁绍兵多则糜费,兵少则无用。刚得幽州,还在休养的袁绍,恐怕很难下定决心与曹cao撕破脸,进行全面战争。 然,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曹cao熟读,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他抓紧时间整编军队,修缮北方及东方要塞,使自己先处于敌人“不可攻”的位置。 入并州作战,曹cao善于识人、用人,自卒伍中也简拔出不少人才。 人才难得,其实伯乐更难寻。 草莽中多有英才,就看上位者能否发现,能否量才使用。 曹cao斩方悦,破上党,逼降上党太守伍安国,仍以伍安国为太守,但权力掌握在暂代郡丞的任峻手里。 取太原后,曹cao算是半独立于袁绍了,便果断表任任峻为上党太守,替代伍安国。 太原太守高肃虽然投降,但跟伍安国一样,都是逼不得已。曹cao奏免高肃,表任枣祗为太原太守。 雁门太守郭缊属于主动投降,尤其是其子郭淮立有大功,曹cao仍以郭缊为太守,以张汛为镇北校尉,以徐商为别部司马,领雁门郡兵。 以车胄为讨贼校尉,刘秉为忠义校尉,领太原郡兵。 以丁斐为讨逆校尉,吕建为平虏校尉,领上党郡兵。 曹cao以讨逆将军领兵两万,作为野战部队。麾下有夏侯惇、乐进、朱灵、高览、满宠五名中郎将,以及徐他、丁斐、傅龙、傅虎等十几名校尉。 还有于夫罗四千多骑兵,鲜卑骑兵一千多,乌丸骑兵一千多。 胡骑原有两三万人,大部分受不得曹cao严格的军令约束,还曾闹出一些矛盾。 扶罗韩、琐奴、难知机见于夫罗站在曹cao一方,曹cao步骑数量已不逊色于己方,曹cao又卑辞重礼,绵里藏针,犹豫一番,终究没有翻脸,在并州大掠一番,扬长而去,仍回雁门北部、代郡、上谷等地放牧。 送走扶罗韩等人后,曹cao和于夫罗率步骑两万五千经高都县之南的天井关,直下河内。 河内太守张杨自曹cao入并州后,一直密切关注。 曹cao攻晋阳,张杨认为若无期年之功,绝无可能攻破。 不料曹cao计取晋阳,闪击河内。 张杨派驻防守太行陉的士兵骤出不意,被曹军一冲即溃。 曹cao从容渡过沁水,进围沁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