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要归林居 (第1/2页)
贺老太君一怔,看向坐在不远处微微垂着头的大郎媳妇。 每日都见,为何她觉得这个大郎媳妇突然变了许多? 贺老太君哪里听不出来她的话外之音,邹氏无非是怕她不疼爱两个小的罢了,想让两个小的多在她面前刷刷存在感。 可惜自己的好心她一点没体会出来,心里倒尽是这些争宠的心思。 贺老太君一早的好心情顷刻间都没了。 “随你吧,只是叫下人们注意孩子们的身子,天气冷了,多加些衣裳,出门也多备上个手炉。” “孙媳晓得。” 贺老太君端起茶盏饮了一口,道:“明日是你母亲生辰,安排的如何了。” “祖母放心,孙媳已经命人将一应都准备妥当了,定是不会出差错的。” “老身年纪大了,你母亲身子一直不好,这么多年可都辛苦你啦!” 邹氏被贺老太君这一句话赞的险些哭出声来,可不是吗,若大一个靖安伯府都是她在撑着,又何尝容易,每日起早贪黑的,一大清早就要听前后院的管事娘子们汇报事情,安排人员,照应府上的人情往来。 可以说,偌大一个靖安伯府若是没了她恐怕都不转了。 邹氏自觉地委屈,这一回想就更是自怨自艾上了。 眼泪不受控制地就滚落了眼眶,“只要祖母能知晓孙媳的苦处,这点累对于孙媳来说也不算什么。” “好了,莫哭了,小心哭坏了眼睛,若是有什么难处就与祖母直说。” 邹氏一噎,她抬起泪眼朦胧的眸子看向上首坐着的贺老太君,“祖母,您既然这么问起了,孙媳实在也是不想瞒着,孙媳确实有件事情要与祖母商量。” 贺老太君一怔,没想到她随便一说邹氏还真有事情要讲。 “什么事,直说罢,在我这里有什么好隐瞒的。” 邹氏顿了顿,好似才鼓起勇气道:“祖母,母亲的药钱,府上公中的收入恐怕是供不起了……” 靖安伯夫人一月吃药的银子就要千两,而靖安伯府公中产业入账也不过千把两千的银子,加上邹氏并不擅经营,外头的铺子庄子里管事掌柜中饱私囊,这靖安伯府的家是越来越难当。 以前靖安伯夫人的药钱都是自己出的,上上个月才移到公账中出银子,这还没三个月,公中的收入就已经扛不住了。 贺老太君没想到公中的银子这么不经花,她眉头微微蹙起,刚要说话,外头就有小丫鬟通报说是三奶奶到了。 贺老太君被打了差,不但没生气脸上反而还乐呵呵的,“快叫三郎媳妇进来,外头冷。” 暖阁的厚毡帘被丫鬟从外面掀开,楚琏微微低身进了屋里。 因为楚琏的封号是承平帝亲赐的,算是半个皇家人,所以宫中织造局在给贵人宗室们添置冬衣的时候也派宫人给楚琏送了两套过来。 一套湘妃色的宫装,一套竹青色五福襕裙,十二妆花缎的工艺,繁复美丽,不愧是出自内造局。 今日楚琏身上的就是那套竹青色的襕裙。 她一双纤细的小手插在一个雪白兔毛袖筒中,头上只簪了一支白玉钗子,一头乌黑秀发半垂在背后,擦过领子边儿上毛茸茸的白色兔毛边儿,这身打扮是又乖巧又可爱,如果不是梳的是妇人发髻,一眼瞧了还以为是哪家刚刚长成的闺秀呢! “孙媳给祖母请安来了。”楚琏刚一进门就欢快道。 贺老太君一见她白瓷般嫩滑的带笑小脸就高兴,“大冷天的,一大早跑什么,来,到祖母身边来坐。” 楚琏又给邹氏行了一礼,这才坐到了贺老太君身边。 贺老太君吩咐身边的刘嬷嬷给楚琏冲一杯温热的蜜水来,她知道这小孙媳的习惯,不喝时人喜欢的煎茶。 邹氏在旁边冷眼瞧着贺老太君无意识对楚琏的关怀,拢在袖筒里手紧紧攥了起来。 等楚琏捧着温热的蜜水,邹氏这才勉强压下嫉妒道:“祖母,方才孙媳与您说的那事……” 被邹氏拉回深思,贺老太君神色也严峻起来,“这件事是我没考虑周到,可是我记得以前公中的那些铺子光是进账可是每月都有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银子,支付靖安伯夫人的药费再加上府上一月的开销那是绰绰有余了。 邹氏张了张嘴,仍是硬着头皮道:“祖母,那是五年前了,如今怎的能与以前比。” 邹氏突然瞥了一眼楚琏的方向,见她这个弟媳正垂着脸小口喝着蜜水,她心里就忍不住一阵不悦,“儿媳手中的铺子可没有一家都能与三弟妹手中的归林居相比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