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人家事_第八十八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 (第2/2页)



    舒大堆摇头说:我看难呀,中国人讲究论资排辈,他们也大不了咱们几岁,手中也有一张正式的文凭,要从他们手里夺食,岂能那么容易。我现在开始理解众森的做法了,弃一药选择仙源制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条路是对的。

    秦从林打断道:你就别提众森了,他现在后悔着呢。他们是厂里的第一批大学生,按理应该很容易受到重用,很容易出头。但是众森这半年工作的经历,以我的分析来看,这家单位其实并没有想好怎样来使用这些大学生,一开始只是把他们当花瓶一样供着,让他上电视,让他出席会议,让他筹建化验室,让他参加各种学习。

    舒大堆持不同意见,争辩道:你这种观点听上去挺新颖的,可不管怎样,众森在那里活的就是比我们光鲜亮丽,至少不用像我们这样,还在下基层锻炼着呢,什么时候上来遥遥无期。

    秦从林清楚舒大堤其实并不了解大哥在单位的真实处境,继续往下说道:众森表面上风风光光,可是你不清楚这里面其实蕴藏着很大的危机。他们的厂长要退休了,多少人为这个炙手可热的位子争得头破血流。不久前,空降了一名副书记,副书记一来就提拔众森当团支部书记。

    舒大堆叫起来:好哇众森,提拔了,也不告诉老同学,不够意思。

    秦从林解释道:这不一定是好事呀,副书记如果能接上班,当上厂长,才是好事情。可是众森的意思,副书记接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舒大堆反应很快,问道:这么说,众森跟错人了?

    秦从林摇头说:不是众森跟错人,众森只是一枚小棋子,受人摆布,身不由己。

    舒大堆担心起来:众森这么实诚的人,这下要麻烦了。

    秦从林点头附和道:是呀,这么复杂的局面,众森可能化解不了。要是换成你,也许是个机会,你比较擅长搞关系,左右逢源,容易找到突破口。

    舒大堆忍不住骂道:去你的,我是那种溜须拍马四处献媚的人吗?

    秦从林哈哈大笑起来,心里淤积的阴霾一下驱散了不少,抓起酒瓶又猛灌几口,摸了摸嘴角的泡沫说道:好了,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了,说点开心的。

    舒大堆也喝了一口酒,放下酒瓶,对秦从林竖起大拇指夸道:我说了吧,你是一个乐观的人,很容易把烦恼和忧愁扫到一边去,这是你很大的优点,也是我喜欢跟你在一起玩的原因。

    秦从林笑道:你别这样夸我,我要飘飘欲仙的。

    舒大堆接上刚才的话题说道:那你想说点啥呢?

    秦从林思考了片刻说:这次回滨海,来不及事先买好车票,我几乎是站着回来的,车厢里挤满了大包小包的民工,把我累的够呛。

    舒大堆没听明白,问道:这哪里开心了?

    秦从林接着往下说道:你有没有感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民工南下,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南边确实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用工市场,那些从农村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才有机会扔下手里的锄头,涌向南边涌向沿海城市。

    舒大堆还是不甚理解,继续问道:这些民工潮跟咱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用不着跟他们抢食抢地盘吧?

    秦从林有些憧憬地说道:那是自然,我只是想,从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里是不是折射出一条明确的信息,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咱们的国家又要迎来新的一波更大更迅猛的发展变化。所以,尽管刚才我们在分配和工作的事情上,有这样那样的抱怨,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是我们的希望也许更大、机会也许更多,我们可能面临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未必是你刚才说的生不逢时吧。

    舒大堆一拍大腿,高声说道:说得好,为你这句话,为你说的这么美好的前景,咱哥俩干一个。

    两只酒瓶当的一声,碰在一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