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渔火_谈笑风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谈笑风生 (第8/8页)

;可以处理许多突发事件,执行多项安全保卫工作;他精通暗杀术,专业得像一名武林中的高级杀手;而他更为擅长的是侦办涉及危害皇权的各类刑事案件,对于侦查和缉捕,十分精通。

    万历年时,他曾在辽东负责过军事情报搜集,因为工作完成得极其出色,遂为上级大加赏识并委以重用。天启年时已成为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的亲信,在魏忠贤集团扳倒东林党的政治事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之后他又执行了秘密监视大学士孙承宗的特殊任务,捏造了一些罪证,在迫使孙承宗倒台的行动中,为魏忠贤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这铁云飞早已是田尔耕手底下最杰出的密探和高级情报员之一。

    这一次,他被田尔耕授命,去执行一项缉捕任务。缉捕的对象是一名叫褚君宝的人。这个褚君宝是“梃击案”中重要的涉案人员,原是万历年时太子身边的侍卫,也曾做过禁军教头。后因蒙冤受到该案的牵连,经三司会审被判了死刑。但死刑并未得到立即执行,因某些原因而被延缓。直到天启年,案犯褚君宝不知如何竟从刑部的死囚大牢里逃脱,从此消失音讯。直到天启六年,才有了他的消息,传闻此人一直流亡在江湖,并为黑道帮会从事出境走私等活动,又与倭寇过从甚密。于是,田尔耕秘密派遣了十名锦衣卫,出京去捉拿褚君宝。

    行使刑事司法权,其实是锦衣卫的又一大职能。而实质上,锦衣卫的这一职能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上的授权,就和东厂一样。同属情报部门的厂卫特务机关,竟可以自主地、任意地、广泛地行使这种法外之权,肆意从事司法活动,随意干预普通百姓的一般社会生活,恰恰正是明朝所独有一种司法乱象。

    厂,曾包括东厂、西厂和内行厂,是由太监组成的特务机关,专管监察、缉捕那些触犯“谋反”、“大不敬”或“妖言”等严重危害皇权犯罪的嫌疑人。

    卫,即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为皇帝亲军“上十二卫”中的一卫,主要职责本是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和安全警卫等事宜,相当于皇家警卫团。但从太祖朱元璋开始,锦衣卫便被皇帝特殊授权,从而既拥有兵权,又拥有司法权,广泛地从事缉捕、刑狱等司法活动。其中所设的南北镇抚司中,北镇抚司专管诏狱。

    厂卫从事侦缉、监察和情报收集活动,一方面充当着国家军事情报部门并承担着国家安全顾问的职能,另一方面又是非法定的司法机关,其职责涉足司法活动各个环节,实际权力更远在三法司和其他中央机关之上。它们派出的密探“番子”、“缇骑”遍布天下、无孔不入,无论官民公私大小事务都在特务的监视范围之内。得到情报后,即可“片纸朝入”,直接送入宫中,而且有权突入执讯,任意缉捕、拷问,完全不受任何法律程序制约。天启年间,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专权,民间偶语稍有不敬魏忠贤的,立被知觉,辄遭擒僇,甚至剥皮、刲舌。

    厂卫直接参与司法审判。逢三司会审和锦衣卫北镇抚司考讯重要囚犯,厂卫都要派人监视,称为“听记”。厂卫还可随时到各官府衙门访缉、查讯,称为“坐记”。除此而外,明朝还形成了宦官审讯录囚制度。凡遇大审录囚,大理寺要张黄盖,设三尺高坛,太监居中而坐,三法司长官则只能侍其左右,其他官员则侧立一旁。整个审判活动完全受司礼太监cao纵。这种录囚制度,为明朝独有,称为“大审”,到宪宗成华年间成为了定例,每五年举行一次。另有“热审”制度,为每年暑天小满后十余日进行,亦是由太监来领导三法司审理囚犯。

    厂卫还自设特别法庭,任意刑讯问罪,假造证据、严刑逼供。而厂卫所使用的刑罚更多是法外之刑,且异常残忍。譬如凌迟、枭首、磔、戮尸、脑箍、烙铁、族诛、立枷、断脊、堕指、刺心等等。被审问者,五毒备具、呼詈声沸然、血rou溃烂,宛转求死不得。

    可见,锦衣卫不单从事着皇家警卫、国土安全和军事情报工作,更多情形下,实际是从事司法活动,执行缉捕、刑狱职能。

    但像铁云飞这样精锐、顶尖的大内高手,则很少会再被派去办理那些普通的刑事案件,除非是侦办像内阁官员、六部长官或统兵前线的高级将领的特别重大犯罪案件,否则,作为国家最高情报和安全机关的行政首脑田尔耕,他完全不必要派遣像铁云飞这样的顶级干探去执行这种一般缉捕任务。

    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此番由田尔耕派出去的这十名锦衣卫,竟都是和铁云飞相同等级的锦衣卫,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办案能手、是间谍精英、是情报专家,这十个人无一不是田尔耕最亲信的下属。

    他们当中的任意一名,都可以在执行外勤任务中独担大任,去独立负责那些最为艰巨和复杂的行动。而要这样十个最顶尖的锦衣卫来一起来执行一项任务,哪怕是极其艰难和重大的任务,也几乎从来没有过,即便是对付东林党或孙承宗,又或是在协助兵部处理广宁兵败即宁远军事防御计划时,也未尝启用过如此高级别的行动调遣。更何况,任务的对象仅仅是一名刑部逃犯。要抓捕一名逃犯,居然要动用十大锦衣卫,而且保密级别被定为最高,如此决策实在不可理解。行动中的这十个人也都是不明所以、一头雾水,他们不知道上级为何要如此兴师动众、大题小做。但行动的原因,从来不是该由他们这样的人去考虑的,他们只需要关注于如何尽善尽美尽快地完成任务,该如何顺利地将死囚褚君宝尽快抓捕归案。

    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任务,他们十个人几乎就给办砸了。这十名锦衣卫一向无往而不利,但没想到在这件看起来极其简单的行动任务中,居然会阴沟里翻船。十大高手,死掉七个,连同铁云飞在内的剩余三人则全都重伤,就这样他们才抓住了这个褚君宝。褚君宝是他们在江西九江附近抓住的,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在从江西往北京返回的一路上,这几人又迭遇险阻,竟总有不明身份的人前来劫夺这死囚,其中不乏黑道帮会里的人物。

    缉捕行动由最后的这三名锦衣卫来保证完成,除了铁云飞外,另外两个一个叫做贾长啸,另一个叫做房德坤。锦衣卫贾长啸是武林鹰爪门的弟子,而锦衣卫房德坤则师出蜀中唐门。他们三个押解着褚君宝向京师返还。一路上遇到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让人措手不及,好几次这三个人都险些丧命。这些突然冒出的刺客、劫匪或黑帮成员,无一例外都是冲着褚君宝来的,可这三个锦衣卫始终未能查清,他们这些人以褚君宝为行动目标,其究竟目的何在。难道褚君宝掌握着十分重要的事物或机密?

    看似如此简单的任务,竟比他们往日执行过的许多艰难、复杂的间谍工作都要困难。一时迷雾重重,尽是杀机。

    因一场激斗,铁云飞和那两个同伴被迫分头行动,后在一众神秘的蒙面刀客的阻截下,铁云飞仗着机智和神勇,终于甩开了这伙人。之后循着同伴留下的记号和线索,一路紧追了过去。此时,虽然无尽的深夜正吞噬着他,但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里,他实在无暇去考虑自身的一切,充斥在头脑中的只是重重疑窦和各种细枝末节所交织而成的线索。虽然一切还都没有答案,但他相信,答案离水落石出也已不远。而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赶快追上同伴,马上同他们会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