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炸药1 (第2/2页)
了情况,让刘佶重新烧了一批。 按方文瑜的意思,这木炭不能乱烧首先在选料上就要注意,最好用清明前后的柳条最好,听到这里刘佶气的差点一窜八丈高,这破地方上那找柳树!还清明!!你老人家上坟呀!!马千瞩一把将刘佶给按了下去让他听方文瑜接着说。 方文瑜收起手中的烟灰缸接着说道: “当然我也知道这里没那玩意,所以用杉木和茄杆也可以,当然效果差点。这二种木头你总有吧!” “杉木有点,这个没问题。还有什么要求你说吧!”刘佶气鼓鼓的翻着手上的笔记本,看着木材储量和品种回道。 “木材有了以后不能直接烧,你要先自然封干,然后在选料上也很有讲究!” “老方,你又要怎么样!砍成一块块的直接丢窖炉不就得了!反正最后都要打成粉!” “你个250懂个屁!记住,要用树枝而且一要去皮二要去节记下了没有。” “什么!!!你老方是不是看我这太空了!!那有时间和人力给你干这事!” “你个笨蛋!去皮而可以减少做出来的火药发烟,去节可以减少树脂,从而提高了燃烧速度和燃烧时的各向均匀性,增强了瞬时迸发力,说多了你个白痴也不懂,快记下到时候照着做就行了!” “真的假的!” “要你管!”方文瑜气的拍着桌子吼道! 刘佶发脾气归发脾气,但会后还是照着方文瑜的要求组织人员进行安排,方文瑜对木炭粉的要求经较高,而且各种古怪的要求让刘佶很是头痛,回到厂里叫过一个东北移民中负责烧炭的老匠户讨论方案,结果其中那老头一听小心的问了一句: “刘老爷,您这次叫烧的炭要求不底呀,我寻思着这别是做火药的吧?”
“你怎么知道!”刘佶听了心中一惊,文德嗣出于安全考虑对他们缺火药的事一直比较保密,除了穿越众自己和沃夫冈他们几个高级军官,其它这个时空的人一律不得泄露,但今天这个老头只从对木炭的要求上就猜出他们的目的,这不得不让刘佶心里一惊,一瞬间刘佶甚至起了杀心! “回老爷话,小的当年在海州卫就是专事火药器械的匠户,天启元年(1621年)那会鞑子占了海州,我等军户不及逃亡全给鞑子抓了去做奴隶,这一做就将近20年,要不是小的我有门烧窖手艺怕是早就死了,可是去年冬天,突然被抓到梁房口做苦力,幸得大人怜悯从死人堆里将小的捞了回来。因我家世代从事火器,所以我一听你说的要求我就猜到了。” “是嘛,那你看看这东西应该怎么做呀?”刘佶眉头一皱,没想到手下还有这么个专业人才,正好让他去干好的话他他调到老方那去,老方那管的严保密应该没问题! “回老爷话,这烧火炭的窖不比其它木窖,需专门建造,烧制时除了对木料有要求外还要保证木窖密封性以及火头的控制,烧出的炭要保证每批前后一至,燃烧均衡。” “行了,这东西就交给你负责了,建窖的事你具体负责要什么东西和我说。还有,一会你跟我走一趟。” “是,老爷。” 会后刘佶马上将这个情况上报执委会,执委会对这个情况很重视马上指示民政部的任学智和内保处的无间对此人进行政审,还好当年无间对所有人都建立了相关档案和日常记录,马上调出此人档案。 “刘家根,男,48岁,原海州卫匠户,1621年海州卫被鞑子攻占被抓为奴隶,具其自述他一开始没敢说他会做火药只是说自己会烧窖炼酒所以一直在海州城给人做酒,后因鞑子粮食紧缺他的酒坊停了后被抓去做苦力。1638年头,被解席解救于梁房口,具解席事后回忆是在死人堆里发现的,来望乡城后。。。。。。。”无间看着档案向在座的一些执委会负责人汇报着。 听完这些汇报后,烟总冲着任学智问道: “老任,刚才叫你和这人接触一下,你看怎么样?” “我刚才找个机会和那人聊了会,感觉可以,不过他既然已经猜出了我们现在的工作那就不能再让他在砖瓦厂干了,那里人多嘴杂不好保密。还好刘佶反应的快及时进行了隔离,我看不如这样,找个安全的地方专门让他带人烧火炭,顺便让他给老方打下手。对了,无间还有刘佶你们一会给那人洗洗脑子,让他注意保密干好自己的事别多说多问!” “行,没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