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迷失者_第一百三十八章 炮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炮弹! (第1/2页)

    当天晚上,一群人不顾一天的疲劳再次聚集到会议,这次问题十分严重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生产,所以各个技术口上能来的人基本全来了。

    总负责的马千瞩心情很不好,长期熬夜和吸烟已经让他脸色焦黄头发杂乱,眼里布满了红红的血丝,只见他用力的吸着一根土烟,二眼盯着用投影仪打在墙上的照片。

    目前的问题还远不止挂铅这一个,掉膛线、包裹炮弹的铅带在出炮口后出现掉落飞溅,这个问题在分严重,在船上的时候可能会损伤船身甚至人员。

    尘子羽在下面不断将图片用投影仪打在墙上让大家看,所有人一时议论纷纷有的想着解决办法,有的努力回忆过去曾经看到的一点相关知识。

    很快林深河就分析出问题的的关键,炮弹包的铅制弹带出了问题!

    林深河指着图片分析道:“铅制弹带是加热融化后热镀上去的,附着力很不好,加上是前装线膛炮膛压高,炮弹上的铅咬膛线的时候由于铅太软部分铅被膛线“刮”了下来留在膛线里,我们那些移民炮手以前都是用滑膛炮的,发射清膛cao作流程也是按滑膛炮的方式进行,包括我们也没想到这个问题,膛线上的铅积累下来影响到接下来的发射,加上发射药燃烧太快,瞬间膛压太高,有些铅带在没出膛就被刮掉了,以至于出现铁制炮弹直接接触膛线,由于铁比较硬直接接触造成掉膛线。”

    “那怎么办?要不我们比铅硬点的东西做弹带?”有人听的有点道理,在下面建议道。

    “用什么那?难道用铜?我记得我们那会很多炮弹都是铜制弹带。”

    “我们的铜储量太少了,用在这种消耗品上太不现实。而且现有的铜我另有他用!”马千瞩否决了这个建议。

    “要不我们用铅锡合金吧。”从在后面一直不怎么出声的化工负责人方文瑜少有的开口说道。

    “锡?我记得铅和锡都不硬,这二个东西合一起怎么可能会硬?”笨小孩最后一直在恶补数理化,听到这难得提了个靠谱的问题。

    “铅的原子比较大,锡原子较小,二种东西合在一起较小的锡原子可以进入在较大的铅原子之间从而加强硬度,相同的道理纯铝很软可是加入铜等东西后就可以做航空铝材,贫铀也很软,但加了钨和铁后就可以打穿坦克装甲。”方文瑜少有的耐心解释起来。

    “不错,我以前也听过铅加入一些锡可以大幅度提高硬度,以前很多步枪铅弹就这样做的。”尘子羽也很同意这个办法。

    “我看这个办法可以考虑,刘佶你回去再按老方的办法试试改进一下弹带。还有解席、北纬你们负责对那些移民炮手强调下,让他们发射后清膛多注意这个问题。”马千瞩一看这个事有了眉目心情好了不少,马上安排下去。

    “老马,这事没那么简单,我看我们也做的改进还不少。”林深河制止了马千瞩拿着尘子羽做的射击记录想了想说道:

    “我认为我们要做的改进不止这几项,首先我认为要对火炮进行大改,膛线减少并加宽膛线的宽度,我们目前用的是18根膛线,我感觉减到6-8根左右可以了”

    “可差少膛线就意味着要加深膛线深度,我当初也是考虑到我们生铁炮管不成熟,用多膛线浅膛线深来弥补这个问题。”南宫无敌是负责膛线加工的,这个问题他也考虑过。

    “不错,膛线的数量越多可以更好的咬住炮弹赋予更好的弹道性能,此外相对膛线深度就越浅弹头的变形量就越小,理论上更利于保证精度,这也是我一开始没有反对的原因。但通过这几天的试射我感觉我们对这批铸造出的火炮金属情能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在热处事上搞的还可以,炮身在这几天的高强度试射中没有出现问题,所以我认为我们可以试试。而且膛线数量能减少成本,如果可行对今后正式生产也是个很不错的尝试。”

    “这样啊,那我可以试试。”

    “还有,膛线改动不止这一条,对膛线形状也要改动,原先膛线是拉削出来的线边角近90度,目前看来这个角度不是很合适,我建议将角度定在65度左右比较合适这样不容易挂铅。还有膛线的缠距也要调整,我们现在的炮长1.8米,其中导向部长度也就是炮管中有膛线的长为1500MM,而目前定的导程为630MM,这个导程可以让炮弹在炮膛里转上两圈半,虽然保证了精度但根据实际情况这个导程有点短,我觉得可以将导程拉到750MM左右以减轻膛压提高炮口初速。”林深河一边说一边在图上划着示意图并向一些人解释一些专业上的问题。

    “这样一来我这一些东西可能要全部重做,工程量不小呀,还有膛线拉削很难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