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九章 苏方的抉择1 (第1/2页)
明山东登州府1639年夏初 在城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巷中有一座砖石所建的四合院民房,在这个院子的后面就是这间房子主人的书房,此刻山东已经入炎热的夏季炙热的太阳灼烧着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城里没有一丝风吹过僻静的小院也显的闷热无比,但书房的主人依然门窗紧闭不让一丝微风窥探房间内的动静。 书房里陈设相当简练,一副桌案、一面屏风、几个椅几、一面什物架、几个箱子当然少不了数排放满书籍的书架。此刻有一人在端坐在桌前,此人一身儒生打扮看上去年约30多岁身材消瘦面色冷峻,身着一件青色布绢宽边直裰交领袍服腰系一条浅色丝绦,头发梳理的一丝不乱整齐的盘在头顶上,上戴一顶儒巾帽在这么炎热的时候他依然穿的端端正正一丝不苟,此刻他正仔细的看着手中的一叠信件,虽然面无表情但他嘴唇紧闭,几缕垂于胸前髯须伴着时不时用他那修长的指甲划过信件中一些重点词句引起的颤动却显示出他心中的波动。 终于,那人看完了这封轻轻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信折好放在桌上。 “你看完了?”此刻房间里另一人边啃着手中半片西瓜边囫囵的问道。 与这位穿着整齐儒生打扮的人不同,眼前这位啃着西瓜的家伙则穿的随意的多了,只见他身材高大脸上留着浓黑的胡须,五官轮廓分明目光深邃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乱乱盘在头上胡乱用一条裹巾包着,身上穿着件土布制成的窄袖衫,脚上随意蹬着双粗布厚底鞋,也许是长期打斗使他的肌rou如同冻rou般粗壮,他脖子几乎和他的方脸一般粗,宽宽的肩膀撑开有些不太合身的衣服显出被太阳照射出的古铜色肌肤,整个人一身灰蒙蒙粘满尘土似刚出远门,特别是腿上的泥土使的他那二条长满腿毛的大腿象刚从地里挖出的来的山药一般。 “看完了。”儒生打扮的人淡淡的回道。 “怎么样?” “恭喜你的字脱离了鸡爬离狗爬又近了一步。” “行行行,你就别老拿我那字开涮。”那位穿着一身短打的人将手中的瓜皮一丢抓过衣角擦下嘴拿把椅子一屁股坐下说道。 那位儒生打扮的人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坐在那里用手指敲打着桌上的信件思考了一会后才慢慢说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呀。” “你的意思老文他们这样搞是不是动静太大了?” “不!恰恰相反,老文他恰恰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所以他要抓住这次短暂的机遇进行调整!” “调整什么!?” “经历了这几年的磨难我相信老文他们几个人已经明白了很多,之前望乡城的一些人总抱有一种很飘渺的想法,以为集中军事力量依托虫洞的优势通过几场大的战斗甚至战略上的决战来解决中洲所面临的困境,简单来说就是以军事上的力量去对付荷兰人甚至对巴达维亚形成压迫之势并一力取之,从而取得对爪哇海甚至整个东南亚的控制打通北上生命线。” “这有什么问题?就那些洋鬼子的那几条破帆船,只要许宁那头想想办法多搞点油把那些现代货轮动起来荡平那些杂碎还不是分分秒秒的事,怕个吊呀!!” “然后那。” “然后?然后当然控制商路坐地起价赚他娘的,接着挥师北上只要我们那个现代货轮能用从那到这最多二周就可以,只要得到望乡城的补充我们就有办法在山东站稳脚跟同时控制住沿海海权及商路,有了这些我们再发展军队到时候收拾北面那些鞑子不易如反掌,这样一来还用的着你费那老鼻子劲去考什么举人功名。” “说完了?” “当然粗糙了点但大体构想就这样,怎么样我这个设想不错吧。” “哎。。。。。”儒生打扮的人痛苦的揉了下脑袋接着说道:“当年解席都给我留的什么人呀。” “怎么有问题吗?” “我说**大爷。。。。。。” “慢!请叫我艾未南,苏方,我跟你说多少回了别老我叫**男了!” “行行行,艾未南艾大爷,你知道整个爪哇海有多大吗?你知道从望乡城到爪哇海最近的地方有多远吗?你知道整个欧洲人在爪哇海及整个东南亚有多少个商馆吗?你知道这些商馆和当地人之间每年的商业交易量有多大吗?你知道这商业交易涉及多少当地豪强的切身利益吗?你知道你这样搞会砸多少人的饭碗?断人财路杀人父母,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仇家还不够多?” “我们可以弥补那帮洋鬼子的商业地位!” “你每年能收多少东西?你收了东西怎么套现?当地有这么大的消费量吗?你怎么把东西运到欧洲、运到美洲、运到中亚,运到那些能赚取更大商业利益的地方?你不会只想着在东亚这块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