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劫_第六十四章败敌(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败敌(上) (第1/2页)

    唐瑶这次带兵来攻玉门、阳关两个关隘是有备而来,李歆、宋繇两人在这里安排好了内应,原在两个关隘掌兵的李、张两家族的人大部分已经被夏侯元明清理掉,而那些不在军中隐藏在民间的一部分人却躲过了夏侯元明的清洗。

    这些人是原李家的私兵,共有二百多人,他们对李家忠心耿耿,在将这里兵变被李昊收复的事情悄悄告诉了李歆,李歆就和宋繇两人一商议,觉得让他们先暂时隐藏在玉门关,以备日后所需。

    李歆在投靠北凉后并没有将这里有内应的消息告诉沮渠蒙逊,他想在以后进攻玉门关时,借助这些人来个里应外合,轻易拿下玉门关。

    别看沮渠蒙逊对李歆投靠他表现的很热情,可他的那些手下梁中庸及族中的弟兄晚辈却对李歆、宋繇等人有些瞧不起,他们匈奴人原本就瞧不起汉人,加上李歆又是兵败投靠了他们,他们对李歆等人就更加鄙视了。

    李歆、宋繇等人当然也看出了沮渠蒙逊的那些手下看他们的异样眼光,在北凉稳住脚后,李歆、宋繇和唐瑶等人一番商议,觉得他们该急需用一些成绩来加重在沮渠蒙逊眼中的份量,毕竟他们目前的处境已经不同以往,原来他们是西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人物,那时沮渠蒙逊对他们有所求,但现在就他们几个加上跟随他们不到五千的李家之兵,如果长此以往,难免会被沮渠蒙逊有些看轻。

    李歆、宋繇和唐瑶三人商议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策略,就是根据沮渠蒙逊图谋西凉的野心向他进言,说要趁西凉李昊刚掌权不久,难免政权不稳之际,迅速派兵攻打西凉,到时为北凉开疆扩土立下汗马功勋。

    沮渠蒙逊听了李歆的建议果然大表赞同,又细心听了李歆的行动计划后,觉得此计可行,于是就下了攻打西凉的任务。

    不止是李歆,连沮渠蒙逊等北凉君臣这时都因为晋昌郡的事情,对李昊有些看不起,李歆逃到晋昌后连带整个晋昌郡一起卖给了北凉,李昊竟然对此没有丝毫反应,晋昌郡对于西凉来说可是块大肥rou,李昊竟然眼睁睁的看着李歆将晋昌送给了北凉。

    当然这是李昊当时兵力收缩集中的权宜之计,并不是怕了他们,而李歆和沮渠蒙逊等人却以为李昊实力不足,刚拿下西凉后再也没有余力收复晋昌,在李歆他们眼中,李昊手下可用之兵加上酒泉郡的也就最多三万多人,李昊毕竟年轻,他可不敢随便将酒泉的兵往敦煌一带调太多的,北凉可是一直监视着酒泉的一举一动呢。

    原本沮渠蒙逊就是个小心谨慎且多疑的人物,对于比自己强大的势力他是万万不敢得罪的,而对于刚取代李暠掌握西凉的李昊他本来还怀疑是不是李昊手中还掌握着一股势力,但经过李歆和宋繇等人的分析后,觉得自己有点大惊小怪了。

    沮渠蒙逊对待比自己势力小的西凉,他可是不容西凉发展起来的,在李歆巧嘴滑舌的对今后北凉的势力版图一番夸大下,沮渠蒙逊难免有些飘飘然。

    大喜之下的沮渠蒙逊很痛快的同意了李歆再回晋昌郡召集李家原来驻守的人马的建议,这就是李歆和宋繇等人商量出的计策,利用攻打西凉的名义他们再回晋昌顺便掌握晋昌原有李家的兵马,再利用安排在玉门的卧底,里应外合拿下玉门,他们取得了胜利不说还有了兵权,以后在沮渠蒙逊的手下也就有了份量,话语权自然也就大了。

    李歆这一给沮渠蒙逊提建议不要紧,让旁边听着的梁中庸及沮渠安周等人心中也有些蠢蠢欲动,他们听出了李歆的意思,怎能不会分一杯羹,于是也向沮渠蒙逊请命,他们也要去。

    沮渠蒙逊可不是傻子,他怎会不知李歆、宋繇等人的心思,正好自己的手下也要请命和他们共同去攻打,他也就答应下来。一是派沮渠安周带领本族人马监视李歆,二是也要让自己的族兵分一点功劳,于是他就又将阳关这个关隘加了进来。

    李歆在阳关已经没有卧底,他就暗地里和宋繇、唐瑶等人商议,将阳关给沮渠安周攻打,他们去攻打玉门。在未出晋昌城准备发兵的前夕,唐瑶就以主将的身份命令沮渠安周,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沮渠安周带队攻打阳关,另一路唐瑶自己带兵攻打玉门。

    沮渠安周怎会知道唐瑶和李歆等人的心思,心高气傲的他认为唐瑶这是想看看汉人和匈奴人到底哪个能早攻下各自的关隘,于是他就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在从晋昌出发后在一个岔路口两队兵马分开,一路向玉门,一路向阳关。

    沮渠安周带着一万匈奴兵在同唐瑶分开后,立即加快了行军速度,在不到半夜时分就来到了阳关城前,沮渠安周觉得阳关守兵不过五千来人,如果趁夜半攻城的话那点守军定想不到他们突袭,仓促之下怎会是他们这些勇猛的匈奴人的对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