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抵达朝鲜(一) (第1/2页)
朝鲜原本就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山地小国,本来的日子也刚刚够自给自足,而朝鲜国能拿得出手的贸易物品,似乎除了粮食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了。而李承早些时候在浮山青黄不接时,也是搭上了这条线,从朝鲜境内采购大量粮食用来过渡。 而现在被李承打的头破血流的皇太极一伙如今是望关空叹,女真一族人丁向来奇缺,而被李承打了一棒子之后,现在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蜷缩在盛京疗伤止痛。随着逐渐到来的寒冬,以及鞑子内部的粮食、食盐、铁器等物资日益减少,鞑子内部的矛盾愈来愈深,甚至要到了内讧的地步,如果不是皇太极身边的范文程给皇太极出计让其将正黄镶黄两旗的物资分出一部分匀给其他各旗并安抚各部,也算是把平日就对皇太极不满的几个旗主心中这丝火气给抚平了下去,否则的话后金此时已经自己打了起来。 这日盛京下了一场大雪,从后半夜就开始飘雪花,一直到晌午还没见停,雪大的把太阳遮了个严严实实,天空阴沉沉的,令人心中一阵无名的烦闷油然而起。再加上快半个月了整个城里的人连皇太极算上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就差掰着手指头数着饭粒子吃饭了。 “真他娘的!”盛京城一处小胡同里,几个八旗兵穿着蓝色镶红边的镶蓝旗的战袍,双手插在宽厚的袖子里,长枪短刀扔在一旁,倚着墙边,站在雪里闲聊着。其中一个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咒骂道:“粮食不给够,牛羊也不让杀,成天就这么吃了上顿没下顿,兄弟几个饿的都这幅熊样了,真不知道那帮主子在想什么!” 看着身边几个好兄弟饿的腮帮子都快缩进去了,想了想,又说道:“不会是都给了正黄旗了吧?那可是皇太极的亲儿子,自家人哪有不疼自家人的道理?” “阿卜萨,说话小心点,要知道祸从口出,万一让人听见了,咱们兄弟几个都得死!”这个叫阿卜萨身边的一个人出言阻拦他继续说这些不着边际的话。 “哼,你就是胆子小,察哈喇我问你,要不是他们把粮食都给了正黄旗,那凭什么咱们饿的成天打颤颤,他们却一个个膘肥膀圆?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有没有问题也不是你我这等奴才可以说的,你快闭嘴吧!咱们快巡逻吧,越站越冷,还不如去走动走动,一会要是被甲喇大人发现了,少不了咱们的苦头吃。” “唉!”几人都叹了口气,拿起身边的武器,准备去巡逻。 虽然他们被饿的不轻,但是正黄旗也同样在挨饿,不过因为范文程和宁完我给皇太极制订了一份完美的粮食物资发放计划,大体上来说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定额领粮,定量领取物资之类的。 虽说每人发到手里的东西大大减少,但是样式却比以前多了不少,也算是没有闹出大事。 这天在大殿内,皇太极愁眉苦脸的看着手头这些军粮物资告急的报告,正不知该如何渡过这个难关的时候,范文程走了进来。 “奴才叩见大汗。”一进殿门,范文程干净利索的打了个千,双膝跪地,额头触底,以此来表示自己对皇太极是多么的忠心。 “是宪斗啊,我说过多少次了,宪斗不必跪拜的。”皇太极从面前的一堆文牒中抬起头,对着跪在自己身前的范文程说道。 “大汗,对君王皇帝行跪拜之礼,乃是儒家重要的一个礼仪要求,可不能废的。况且日后大汗入关称帝,文武百官天下万民迟早都要给您磕头的,您可要尽快习惯呀!”范文程作为一个汉人能够在**哈赤这些极度仇视汉人的变态手里活下来,除了他的头脑灵光外,也靠着自己的一张嘴。 不过范文程现在也很庆幸,当初继承汗位的是希望满汉融合的皇太极,而不是一味想着灭绝汉人奴役汉人的多尔衮代善这些人。所以范文程也敢给皇太极出谋划策想帮他入关称帝,自己也能落得一个从龙之功,就像当年的成祖身边的道衍和尚一样。 “唉,还入关称帝?我看这粮食的问题再不解决,后金不用明人攻来,自己就垮了!”皇太极一手拍在桌子上,站起身来,走向范文程,将他扶起。 “大汗,奴才已经想到解决办法了,这下大汗不用愁眉苦脸了。” “哦?宪斗有何妙计?” “昨日我夜观天象,卜了一卦,发现东面的朝鲜国积攒了大量的粮食,而我们的正蓝旗和镶蓝旗最近却怨气冲天,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