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王府阴阳桥(一) (第1/2页)
聂王爷讲话斯斯文文,说话的时候还顺便为两位客人各斟了杯茶,做事亲力亲为很有亲和力。但是赵翎并不因此买账,接过话冷冷地说道:“客人?聂王爷说笑了,我们可是被您的人押来的,说囚犯更合适吧。” “这位兄弟是责怪我了。不过也是因为我才让两位兄弟受此怠慢,我这里先给二位赔罪了。” 说完话,聂王爷抱拳施了个礼。 “王爷言重了。”赵翎虽然嘴里这么说,但还是坦然受了他这一礼。 “不过,青峡镇的确有青峡镇的规矩,不守规矩这里怕是也早就不存在了。你说是吧兄弟?”赵翎并没有接他这句话。聂王爷便接着往下说。“我们这里有个规矩,凡是来青峡镇的新人都得过三关,当然我说的新人并不指那些过往客商、行路僧侣,江湖规只管江湖客。” 聂王爷说的三关,赵翎、文定远昨晚就已经清楚了,可知凶险。 “王爷也说江湖规只管江湖客。我俩不入江湖,也不用过您这三关了吧。” 聂王爷微微笑了一下,端起茶杯轻轻酌了一口。 “嗯,你们也尝尝这茶。这可是我府里自己腌制青梅泡的青梅茶,本来应该是在夏天喝的,清肺去火。可我一个夏天就喜欢上这种味道了,多时了就想回味一下。来,来,你们也尝尝。” 聂王爷的盛情难却,两人也端起茶杯来品了一口,确实味道上等。 看两人都喝了青梅茶,聂王爷又接着说道:“这青梅本不是茶品,泡了水却被人称为茶水,说不出个所以然,就是被人这么叫了。如同时下有些人,本不算江湖客,却躲到这江湖是非地,就不得不被人称作江湖客了。” 聂王爷借茶喻人,说的就是文、赵两人,任凭谁也听得出来。他轻轻吹着茶汤慢慢说道:“两位既然无处安身想留在我这青峡镇,就麻烦遵守我这里的规矩。” 话一说完,四下里忽然多出来许多黑衣黑裤短打扮的人,这倒是把文赵二人吓了一跳。附近藏了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一点察觉,这种境遇着实让人不安。 “福伯,把规矩和两位客人说一下,能过阴阳桥的才有资格留下来。” 聂王爷说完话,一个微微发福但看得出依旧很健朗的老伯从众人中走了出来,他的穿着与他人稍有不同,古铜色的锦缎长褂子,灰白的狐皮小帽,看身份明显是高出这些家丁一头。 福伯先是满脸堆笑朝聂王爷这边微微鞠躬示意,然后扯起嗓子把这阴阳桥的规矩又清清楚楚讲了一遍。 “……不论文武,闯过三关者,留。未过三关者,走。成败在人,死伤由命,这是青峡镇的规矩,两位请吧。” 手向后一扬,花园里的一座小石桥上已经分两排站好了六人。南边一排有的高大威猛似金刚,有的轻盈灵巧像飞燕,有的目光炯炯如鹰隼;北边一排则清一色的羽扇纶巾,谦谦君子,每人面前都摆了一张方桌。一文一武,一侧文质彬彬,一侧威风凛凛。 “王爷好气派的场面,光这气势就先让我们输掉三分了。”文定远是由衷地赞叹了一句。 聂王爷没有回话,只是手一扬,示意两人可以选择了。 “这个决定可是关乎去留,您得容我再好好想想。我能不能问一下,其他人都是怎么选的啊?是选文的多,还是选武的多?” 聂王爷倒是没想到他还会有这么一问,顿时觉得好笑。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面前,无论选文或择武都是一次严峻的抉择,从来还没有人像他一样举重若轻,此时此刻还顾得上思虑别人是怎么选择的。就这份心态也值得聂王爷高看他一眼。 “我这里来的武人较多,在这桥上选武的人更多。” “那留下来的人,能占几成?” “一半一半吧。”聂王爷对这年轻人更多了一丝兴趣。 “一半的人能连通三关,打败这三位前辈?实乃不易。那选文的呢?又有几成可以留下?” 对于他无休止的问题,聂王爷并没有显出不耐烦,依旧在微笑回答:“没有。江湖客大都疏于学习,琴棋书画全不擅长。” 王爷眼里写满笑意,此刻应是更加好奇文定远的选择了。 而一旁的赵翎则已经暗暗活动手脚准备大干一场了。 “唉……那看来是选武桥,留下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啊!” 聂王爷笑了笑,觉得这年轻人处事不惊的态度很惹人喜欢。而此时的福伯,也没有搞清楚这算是选择了没有,于是又问了一句:“客人是选择过武桥了?” “不好,不好。”文定远连连摇头。“山西贼首严阔海,脚踢四海,肩担五岳,拳脚功夫可是出名已久。年轻时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