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激战八大寨 (第1/2页)
却道这日中午,阳光正烈,三军将士皆饱食,队列威严,向八大山寨以迅猛之势扑向八大寨,府江八大总寨陷入四面楚歌之境地,一场决战将在这里展开。 这日青松率孙苴所部两万、沈杰所部两万、许忠所率二千五神机营以迅猛之势席卷向八大寨,行军至中途,快到总寨,青松突然令三军停下,并传哨兵若干名骑上快马往前方打探,约半个小时哨兵便派探马回报:回巡抚大人,据属下等探报,总寨之贼匪拥兵数万于八大寨,久守不出,此形此势,乃欲与我军进行持久战,贼匪之军心亦士气激昂,全寨戒备,同仇敌忾,欲我军血战到底。 三军之阵,威威军容,青松穿着一套威武的铠甲,手中携着尚方宝剑,当听到这种探报,心境平淡如水,似乎青松习以为常,青松向三位将军看去,却发现这三位将军神色有点变化,心境倒不如他平和。 此时孙苴闻听此军报,内心陷入忧惧之中;许忠闻知此况,神色惧变;沈杰闻知此况倒是保持了几分冷静。 然青松却泰然出之,镇定自若向三位将军道:“诸位,兵法上说得好,兵形若水,兵无常势,兵贵胜速,不可久战,当前此况,正非常吻合。”青松冷静地道。 “大人的意思是?”沈杰追问道。 “诸位,我们如何布置呢?我军打仗善用火器,既不避其锐气,也不避其惰归,利用我大明军队新式佛郎机炮的威力,严酷地摧毁匪军的抵抗意志,直到形式利于我们,再发起总攻,首先要把总寨的大门轰开,总寨的城墙并不坚固,本抚相信连续不断的炮轰,定能残酷地摧毁匪军的抵抗意志,使其自相践踏,使其彷徨逃窜,使其难能自顾。届时,我军迅速、急速掩杀过去,炮兵、火铳兵在盾牌队的保护下慢慢推进各寨,必能大破悍匪,扫除匪患,平定民心。”青松又冷静而自信地分析道。 “诸位,还有什么异议?”青松问道。 “回大人,末将许忠愿遵大人号令,镇压叛乱,恢复民心,为朝廷社稷建立不朽功业。” “回大人,末将沈杰愿为大明社稷冲锋陷阵,在所不惜,绝对服从巡抚大人的军事命令,誓死与率军与悍匪搏杀到底。” ”巡抚大人,末将孙苴没有什么要说的,大人深谙兵法之道,运筹帷幄,明察秋毫,不失为宇宙豪杰。只是大人极力维护新皇的军事改革,对佛郎机炮推崇备至,虽然是好事,但满目萧条,杀伐太重,只恐损大人之阳寿。大人纵然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可近十万生灵死于炮火中,这十万生灵都是无辜的,都是我大明善良的子民,他们造反也是迫于无奈。“ ”孙将军这话是何意?是指责本抚吗?平叛,剿匪,难道不用杀人就能解决问题吗?孙将军也是在进行战争,也是在杀人,难道孙将军所杀的人就不是无辜的吗?身为臣者,理应报效朝廷,热血沙场,别无选择。“青松的话掷地有声,话中略带几分理智,又不失分寸,这样一席重话,让孙苴一下震住了。 孙苴没有辩驳什么?因为他所能做的,就是平叛,如何服从命令将叛乱给平了。 青松很清楚,战争不流血,几乎是不可能,对于拼死抵抗的敌人,招抚是没有半点用的。 青松更清楚,他所做的一切,这一切才刚刚开始,远没有战争。 青松看得更远最难的不是战争,而是破心中之贼难,而是此乱的地方之弊。 这日下午两点,青松率四万之众的明军以迅猛之势集结于寨外,据寨外不到六里,青松下令几百士兵去挪佛郎炮,一时三十门佛郎炮摆在战场上,另外普通型火炮五十门相辅,八大寨中不断有飞箭射到战场上,大约两百名炮手开始各就各位,随着青松的一声令下,实心弹、圆心弹皆高射向八大寨内,连续不断的炮轰,一时整个山寨化为一片火海,乱民烧伤无数,叫声乱入鬼嚎。 不到两个小时的轰炸,八大寨的兵力有一大半被火药消耗殆尽,乱匪纷纷向撤离,战况时转直下,青松继续命令炮兵协同火铳兵作战,继续将战线推进,指挥沈杰、孙苴所部四万人从两翼包抄,连拔四寨,未遇任何强烈抵抗,灭敌一万,四座山寨皆死尸满地,其余乱匪纷纷向其他山寨仓皇撤却。 约两个小时过去,时间已近下午六点,太阳还没下山,太阳公公的笑容还那么灿烂,青松继续下达总攻命令,令明军一鼓作气,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三寨,约半个小时的连续火炮作战、火器作战,明军冲锋向前,最终又拔三寨,灭敌一万,寨屋尽毁,焦尸堆积遍地。 此时只剩下一座孤寨,匪首依然凭仗孤寨负隅顽抗,这时孤寨内,约听见一些谈话,非常刺耳。“二大王,完了,完了,明军连攻七寨,嚣然不顾,大势已去。可怜那么多百姓,明军竟如此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