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红旗见了血! (第2/2页)
,场面上要稍微好看一些,虽然也是落败,但并不是没有取胜机会,除了被打的崩溃了,平手的场次较多,输球也是小输。 这里面主要的一个原因,华夏队的中场硬度,对于瘦弱的日本球员来说,还是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 日本队在阵地进攻中,最主要的还是采取偷袭的方式,快速转移球,一击就走,从不勉强死拼。 门将:1号川口能活 前锋:号矢野贵章,19号高原直泰,11号佐藤寿人 中场:1号中村俊辅,7号远藤保仁,13号铃木启太,6号阿部勇树 后卫:号今野泰幸,号中泽佑二,3号驹野友一 日本队的三条线,与华夏队的配置极为类似。 核心球员分别是高原直泰、中村俊辅、中泽佑二。 最核心的中场四名大将中,中村俊辅是攻击性中场,他的位置不固定。 另外三名球员都是防守型中场出身,在各自俱乐部最惯常的位置是后腰。 这样的配置,与华夏队平行站位的三后腰差不多,只是他们经常会成为中村俊辅的助手,根据他的指示,突然插上助攻,完全的不会进攻的中场球员,老奥西姆根本看不上。 老奥西姆确实够狠! 这么重要的比赛,日本队场上的首发球员中,除了三名核心接近3岁,门将川口能活31岁,其他球员,一律都是8后球员!也就是说,这些球员,即使到了1年,也都未满3岁,正是当打之年,能够成为日本队的主力球员。最年轻的是身高18c的中锋矢野贵章,1984年出生,到了1年南非世界杯时,才6岁。
虽然,日本队最年轻的球员不如华夏队,董方拙198年出生,谷成龙1986年出生,但是,日本队的平均年龄却要小于华夏队。 直到现在,老奥西姆仍然坚持着他的既定思想。 为了世界杯而培养球员,将亚洲杯当成训练赛来打。 也许,老奥西姆的执拗给日本队这届亚洲杯的比赛带来了一些困难。 一些年轻球员在比赛中因为过于紧张,没有发挥出最完美的水平。 但所有人都看得到,日本队在经历了小组赛之后,的确是越打越好了,年轻球员都在飞速成熟之中。 如果说半年来,华夏队是进步最快的球队,日本队就是七月份进步最快的亚洲球队。日本队的身高,明显比华夏队矮了一截。整支球队中,除了中锋矢野贵章18c,主力中后卫中泽佑二187c,其他球员的身高都在18c以下,就连门将川口能活,也才18c,身材最矮的是前锋佐藤寿人,甚至只有17c,就算在普通人中,也不算高大。 实际上,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经大大超过了华夏人。 但是,日本队的球员一贯比较矮小,这与他们近些年一直在学习意大利足球有关。 在日本,最受关注的欧洲联赛,不是西甲,也不是英超,而是意甲。 日本在意大利与多家俱乐部有合作,每年都会组织青少年去意大利的训练营接受训练。 日本名气最大的球星中田英寿,就曾经前往意大利接受训练,成名后加盟的也是意甲佩鲁贾。 意大利足球讲究协同,要求球员必须具备灵活的身手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久而久之,那些身材高大的球员就逐渐被淘汰了,沙里淘金最后剩下的大部分是身材中等的球员。 然而,与韩国学习荷兰足球的天生不足类似,意大利足球风格也不是日本人能玩的。 意大利人的洒脱和悍勇他们可以学习,但日本人天生不具备意大利人强健的体魄。 所以,日本人又将目光转向了身体素质同样不高的西班牙。 所以,日本球员是接受着意大利式的足球训练,却踢着西班牙风格的足球。 话说,韩国与日本两国足球的发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韩国足球的主导者是韩国足协,通过聘请荷兰籍教练的方式,将荷兰足球元素融入本国足球。 日本呢?主导者却是站在足球俱乐部身后的企业。 日本企业通过赞助、广告的方式,进入意大利足球领域,在很多意大利俱乐部,都能发现来自日本的赞助商。 然后,日本俱乐部就得到了派遣青少年去意大利接受足球训练的机会。 日本企业不傻,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打入意大利市场,在很多意甲比赛的现场,出现最多的广告,不是意大利企业,而是日本。 所以,日本足球的发展,实际上得益于日本企业的对外扩张,是日本企业的投资行为的衍生产品。 这就不难解释,很多日本球员,进入欧洲联赛,最先选择的就是意大利联赛。一些华夏球迷猜测意大利与日本在二战时曾经是同盟,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单纯的金钱利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