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赶尸匠 (第2/2页)
,急急如律令!这道符务必要湘西的“辰州符”,换了别家道门的符咒,则完全不起作用。 只要捧水的手中水碗不倾泼破裂,尸体就能不倒。在送尸过程中,死尸与活人无异,唯独口不能言,其走路姿势也与活人微异,完全跟着执幡的人行动,执幡人走死人就走,执幡的人停死人也停。这种送尸队,在以前的湘西地区实在是太常见了,湘谚有云“三人住店,二人吃饭”,指的就是送尸人,意思是说三人中不能吃饭的那个是死人。 送尸队快到死人故乡的前一天,死者必托梦给家人,其家便立即将棺木敛服,整治齐备。尸体一到家,便会立在棺前,捧水的将水一泼,尸体会立即倒入棺中,这时候就需要赶紧给死者收敛下葬,否则其尸立变,显出腐坏之形,如果已死了一个月了,立刻就会现出正常人死亡一个月后的腐烂程度。 实际上这一碗水的奇门异术,那都是早年间的勾当,到了乾隆年间便都已失传,其失传的原因大概就是太过保密,会这门秘术的人越来越少,最摸底的人也只不过仅仅知道这么个大概,而端水送尸的原理却更是谁也说不出来了。 直到光绪时候,不少人为了谋求暴利,把黔地生产的鸦片贩运进来,便打起了走尸送水的主意,借着民间对送尸的恐惧,利用其作为掩护,倒卖烟土军火,他们利用送尸作掩护,同古时送尸的勾当大相径庭,只不过更加的故弄玄虚。外界的人不知送尸术的内幕,才会畏之如虎,而且送尸匠都是以此为业,自然是不肯轻易把底细告诉别人,所以更是显得歪门邪道,神神秘秘。 当然,这些传闻都是一百多甚至几百年前的事情了,现在的人们哪里还会什么“赶尸”之术?他们只不过是为了防止尸体腐烂太快,所以才会在尸体体内灌注砒霜等毒药,制成僵尸。
大家听完孙国辅以及宋明的话后,纷纷称赞不已,随后一个伙计就问道:“孙叔,您刚刚不是说,这老蛇吞了成精蟒蛇的内胆和脑髓之后,寿命身体应该变得很好么,怎么还会无缘无故的死亡?按理来说,无风不起浪,这老蛇死亡的背后,肯定还有蹊跷?” 那伙计一边说话,还一边做出一副新闻联播主持人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孙国辅被这伙计一句话问住了,没有立即答话,我转过身,想要去看看他的表情,却突然看见我们头顶的阁楼上面,有一只眼睛,正呆呆的看着我。 那阁楼上面是堆积杂物的地方,我虽然离那里有一段距离,屋里的灯光又昏暗,但是我还是断定自己没有看错。而且,我还发现,那只眼睛很大很圆,似乎不是人类的眼睛。 “我靠,阁楼上面有东西!”我一声大喝,直接把众人都吓了一跳。 “上去看看!”孙国辅一看我的表情,就知道我发现了东西,立马挥手叫人上阁楼去查看。 很快,两个伙计就站起身来,拿起手电,蹑手蹑脚的爬上通往阁楼的木梯。那木梯几乎不能承受他们两人的重量,在伙计的踩踏下,发出即将断裂的呻吟声。 随即,两个伙计爬上了阁楼,里外扫视了一遍,并没有现什么古怪的东西。整个阁楼上空空荡荡,除了一些用竹藤编织的簸箕和斗笠之外,并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只是在阁楼的左边的墙上,有一扇气窗,只有两个巴掌这么大,此时已经打开。 “周小哥,没什么东西啊?是不是你看错了?”那两个伙计检查了一下阁楼上面的气窗,发现上面有很多灰尘,而且那气窗非常小,一般的东西也钻不进来。 我正要答话,上到阁楼的一个伙计突然举手,然后就调转手电筒去照气窗下面,好像发现了什么东西。 我们急忙仰着脖子去看,这时才发现气窗下面的墙壁上有一串湿漉漉的脚印,看样子像是有东西从墙壁上面爬到气窗,然后又钻出去了。 孙国辅皱了一下眉头,说道:“把气窗关好,刚刚说不定是什么野兽钻了进来。” 一个伙计应了一声,刚要动手去关气窗,我们身后却传来了“吱呀”一声木门的扭动声。众人急忙转头,就看见刚刚还吊在门后的老蛇尸体,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下到了地面,此时竟然正在悄悄打开木门,想要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