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训练纲要 (第2/2页)
在一个地方潜伏了两天两夜。 作为情报部最优秀的密工,杨鹤经常会执行一些刺杀任务,这要求他有极高的耐心,杨鹤曾经为了刺杀一个目标,埋伏了三天三夜,最终完成任务。 当然,杨鹤以前的训练属于魔鬼训练,自然不能用在新兵身上,也没有必要。 杨鹤的既定目标是,新兵训练三年以后,能达到负重二十公斤轻松跑完十公里,能站立不动四个小时。 能做到这种程度,士兵的体力和耐力已经远非常人可及。 至于力量训练,杨鹤觉得明军现在的训练方法就很好,没必要再搞别的花样。 然后是训练作战。 杨鹤很清楚,兵工厂研制新式武器,然后大规模装备部队不是三年两载就能完成的,这段时间还要使用冷武器。(明军的正规军都没有全部装备火器,朝廷不可能给乡兵装备,即便有,也不会给乡兵装备) 而冷兵器作战,尤其是两军列阵交战,当双方开始短兵相接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技巧可言,杨鹤认为只要做到三个字就可以了,那就是快、准、狠。 实际上两军列阵交战,不可能出现影视剧中那样一群士兵一声呐喊冲向敌军,然后双方混在一起乒乓乱砍。 那样作战绝不可能是正规军,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 冷兵器作战时,兵种的排列是非常严格的,盾牌兵的任务就是遮挡箭雨,长枪兵在阵中随时准备突击,弓箭兵在后面压制。 当双方达到一定距离,弓箭失去作用的时候,决定胜负的就是长枪兵。 可以想象一下,一群人呐喊着冲向严阵以待的长枪兵会是什么后果。 敌军前一排长枪刺出,后一排长枪跟进,层层叠叠,乱哄哄地冲上去只有送死,就算是骑兵冲上去也得玩完。 同样,军纪严明的军队也绝不可能破坏阵型追击敌军。 因为阵型散乱,部队就丧失了攻击能力和防御能力,一旦遇到敌军埋伏,那就只有被人屠戮的份儿了。 所以当两支军队进行正面决战的时候,是不可能出面那种乱哄哄的场面,肯定都会保持着严密有序的阵型向对方发起攻击。 而当双方的长枪兵开始短兵相接的时候,比的就是谁的出手快,谁的出手准,谁的出手狠。 出手快,就能先一步刺到敌人,出手准,就能刺到敌人的要害部位,出手狠,就能一击致命。 而要想做到快、准、狠,只有勤加苦练。 但是练的时候不能瞎练,要练习快、准、狠,得知道如何持枪和如何发力。 持枪的时候,枪杆要紧帖身体,右臂夹紧,发力的时候要快,快速刺出,快速收回。(此为拼刺刀时持枪和发力的技巧) 听杨鹤慢慢讲述,李卫的眼睛瞪得老大。 待杨鹤讲完,李卫惊叹道:“大哥,难怪你那么厉害,一个人就能潜入建虏大营,并且伏杀十六名建虏,你这都是跟谁学的?” 杨鹤笑道:“你想不想学?” 李卫连连点头:“想学!” “等你回来,我亲自训练你,不过你可不许叫苦。”杨鹤笑道。 “我不怕吃苦。”李卫道。 杨鹤轻轻拍了拍李卫的肩头:“好,有志气!” 李卫笑道:“大哥,等我练好了,你让我带兵不?” 杨鹤微笑道:“想带兵?想带兵的话你学这些东西是不够的,你还要懂得用兵之道。” “我一定好好学。”李卫道。 “嗯,你好好学,以后我给你一支部队让你统领。”杨鹤笑道。 李卫大喜:“多谢大哥。” 杨鹤笑道:“现在说谢还早呢,等你学成了再说吧。” 李卫重重点了点头。 “好了,你去准备一下,明天去甘州吧。”杨鹤道。 李卫点点头,躬身向杨鹤行了一礼,转身出帐。 李卫走后,杨鹤喝了杯茶,拿起赵梁松写好的训练大纲仔细看了一遍,想了想道:“一支军队首重军纪,没有军纪的部队是打不了胜仗的,咱们大明的军纪你知道么?” 赵梁松摇摇头:“学生不知。” “你现在是我的书吏,这些东西是必须要知道的。”杨鹤道。 “是,学生马上查阅一下大明的军纪。”赵梁松忙道。 杨鹤摇摇头:“不用查阅了,你去找一下军中的书吏,他那里有军规军纪,你去誊写一份,以后新招募的士兵,军纪这一块就由你来告诉他们。” “是!”赵梁松忙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