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史话中华演义_第182章红军一次反围剿 龙岗活捉张辉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2章红军一次反围剿 龙岗活捉张辉瓒 (第4/4页)

辉瓒去“叫皇天”了。倒是“第五十四旅”毕竟是张辉瓒部属,闻《报》后即“从东固移师向龙岗”往援。

    然而,未待“第五十四旅”赶到龙冈,彭德怀的“红三军团”也经由下固进抵龙冈西面的蓝石、茅坪等地;因此,“第五十四旅”遭到“红三军团”的阻截,被迫退回东固。

    如此,“红三军团”非但将龙冈与东固的联系切断,并将袋口收紧了;张辉瓒及其所率的两个旅被围困在龙冈这块不大的盆地中,已无逃路可遁。

    张辉瓒见“告求”的援兵杳无音讯,顿时陷入“叫天不应、呼地不灵”的绝望之中了;为觅活路,张辉瓒下《令》朝西南方向突围。

    然而,“红军”岂肯让这只已落入陷阱了的野兽蹿逃;一阵激战后,指挥突围的“第五十三旅旅长”王捷俊阵亡,张辉瓒的突围企图即成泡影。

    下午四点,“红一方面军”从四面发起总攻。

    因此时,“红一方面军”非但士气高涨,且占据了有利地形,并在兵力上也有绝对优势;如此态势,张辉瓒部怎能抵得?战不多时,张辉瓒部即溃不成军了,所部“第十八师”的两个旅共九千余人或死、或伤、或俘、或降而全军覆没。

    张辉瓒为保命,躲藏在孤江河边的一个草垛中;但结果,还是被擒获当了俘虏;同时被俘的,还有“第十八师参谋长”周纬黄等人。

    张辉瓒被俘后,因其“在攻占‘东固苏区’时大肆烧杀、积恶太多”,愤怒的“苏区”民众为“给死难的乡亲报仇”将他公审后、砍杀了。

    张辉瓒在龙冈被俘及其“第十八师”两个旅的全军覆灭,令参与“围剿”的“国民党军”各部都谈虎色变了。

    受阻截后尚在东固的“第五十四旅”及已退驻富田的公秉藩部,唯恐遭受同样的打击,哪敢再在“苏区”中心逗留而惶恐不安地逃离了。

    而畏缩在源头的谭道源担心“自己会是‘红军’下一个打击的目标”,赶紧再后撤、退往东韶。

    果然,“红一方面军”取得“龙冈大捷”后,即回过头来准备收拾谭道源部了。

    只因,谭道源部已脚底抹油地从源头逃往东韶;于是,一九三一年一月二日,毛*泽*东*与朱德又下达了《追击谭道源部的命令》。

    第二天,“红一方面军”就追至东韶,向谭道源部发起进攻。于是,“东韶之战”又打响了。

    经过一天的激战,谭道源部被歼三千余人,残部逃往临川。

    “东韶之战”后,江西战场上的整个局势改观了,“红军”由守势转为反攻。而各路“国民党军”都已闻风丧胆,纷纷撤离“苏区”以求自保。

    就这样,“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从而,令蒋介石欲“在三个月内‘踏平苏区,剿灭红军’”的企图落空了。

    且说,就在“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之时,奉《命》由桂西“右江根据地”往江西“中央苏区”转移的“红七军”,在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人率领下,转战千里后终于抵达粤北了。

    “红七军”这次转移实是不易,转战了“桂、黔、湘、粤”等省,行程数千里,大小战斗百余次,可谓是历尽了艰辛。

    “红七军”进抵粤北后,本想北上入“赣南根据地”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然因,此时“国民党军”虽是“围剿”失败了,但“十九路军”蔡廷锴的“第六十师”、戴戟的“第六十一师”及马昆的“第十二师第三十四旅”仍驻在赣南的赣州、兴国、万安等地,当了“红七军”进入“苏区”的道。

    因此,“红七军”只得在粤北的连山、连州、阳山、乳源、乐昌、仁化等地又转战了一个多月。

    “红七军”未能入“苏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遂决定“在粤北有‘梅辽四地’之称的梅花、沙坪、云岩、秀水四镇等地落脚”,以开辟“小北江根据地”。

    此时,探得梅花镇仅有“粤军”的一个团驻守,兵力不多、易于攻取;而“红七军”虽经长途转战后折兵近半、只有三千将士了,但攻取梅花应无问题。

    虽然,此时还有“粤军”邓辉部一直尾随不舍;但邓辉部也只有一团,估计无碍于攻取梅花。因此,就决定“攻打梅花”了。

    于是,二月五日,“红七军”对梅花镇发起攻击。

    梅花镇非但是“梅辽四地”的中心,而且是粤北韶关通往湘南宜章的必经之地,战略位子甚是重要。

    因此,陈济棠闻《报》“‘红七军’攻打梅花”,急《令》梅花守军“死守待援”;同时,速“从乐昌、仁化抽调两个团的兵力驰援”。

    乐昌、仁化距梅花不远,援军很快就赶到了;不久,邓辉部也从连县尾随而至。

    如此,“红七军”要面对的不仅是预计中的两个团、而是四个团了,且处于了腹背受敌的险境。

    “红七军”奋力抵御,但终因孤不敌众、损失惨重,包括时《任》“红七军第二十师师长”李谦在内的七百余人皆阵亡。

    且不久,又闻《报》“湘军第十九师第五十五旅”唐伯寅的“一一○团”和陈龙的“一○九团”,也各率部从驻地湘南的郴州南下,欲将“红七军”俱歼于粤北。

    如此,“红七军”的情势更是危急了。

    面对危情,“红七军”决定“改变初衷,放弃在粤北建立‘根据地’”的打算,向北突围、另作他图。

    为此,由邓小平与李明瑞率“红七军”的一部先行,张云逸与滕代远率“红七军”的另一部断后;终于,趁着夜色杀开一条血路、突出了重围。

    然而,当“红七军”欲在乐昌东渡武江时,却在长来、杨溪渡口又遭敌袭击、而被一截为两了。

    先行的部队在邓小平与李明瑞的指挥下,抢渡武江成功,进入了江西境内;而断后的张云逸所部却来不及渡江,只得折向、复又辗转于湘南了。

    此后,两支“红七军”失去了联系;邓小平与李明瑞所率的一支进入江西,张云逸与滕代远所率的另一支转战于湖南;各择路北上,以求进入“中央苏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