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九章:【威逼李家】 (第1/2页)
片刻后,在一位亲卫的带领下,楚国新相国严先生从外走进来。严先生进入前厅后,首先是发现了姬信。而严先生在发现姬信后,主动拱手对着姬信一礼,并没有露出一点的不愉快。然后才对着冷夜弯腰道:“楚使见过大都督。” 冷夜回礼:“严先生,许久不见,你越来越精神了。” 严先生道:“没有大都督有精神,大都督这次严某来这里,为的是我大楚与大都督之间的误会,希望我们两方之间以后不要再起战乱。” 冷夜能猜得到今日为什么他会来这里,现在的楚国风雨飘零,已经再也经不起任何的大风大浪,秦军也退了,短时间内不可能再发动大战,而目前最有能力发动战争的也就只剩他了。 “严先生,你们楚国不恨姬族吗?”冷夜很直接的问道。 严先生也回答得很干脆:“恨,当然很恨,我们大楚对姬族也算是大恩大德,但没想到在我们大楚最困难的时候背叛了大楚。当然,既然姬族选择了大都督,我们大楚也无话可说,只希望姬族日后在面对我们大楚时,多想一想大楚对他们的恩。” 姬信听着这些话,心里面自然很矛盾,但是他从没后悔过自己的决定,为了姬族另一个千年的繁荣,他必须做出选择。而这个时候,他也不愿意与严先生做口色之争,所以闭眼就像是不问世事的老人一样。 冷夜拍手道:“楚国能这样想是最好不过的,当然本都督也不会寄予你们确实这样想,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但目前我冷夜确实没那个闲心去楚国趟一碗水。话说回来,严先生,你认为楚国还有救吗?楚国现在与燕国也没多大的区别,四处都是民乱。” 严先生的脸就像是抽筋一样,痴呆了片刻,然后才淡然的回答:“能不能有救就像是大都督刚刚说的那样,以后的事谁会知道?大都督几年前能想到自己能成为如今的大都督吗?可能当时大都督也没想到,所以以后的楚国能不能超越现在的秦国,谁知道呢?” 冷夜哈哈一笑,问道:“严先生看来是很有信心?” 严先生干道:“信心倒是没多少,但我会用全力去做。” 冷夜道:“那就先预祝严先生能完成自己的心愿。” 严先生笑道:“那大都督的意思是我们两方以后就和平相处呢?” 冷夜想了一想,道:“当然,我们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秦国。秦国吞并巴蜀,虽然这次也损兵折将,但他们恢复的速度很快,过不了两年,秦国就会拥有百万大军,到时候楚国不知道还能不能挡住这百万大军?” 严先生露出了难看的神色,若秦国真出兵百万,那么楚国可以说一点胜算都没有,道:“难道大都督不怕秦国灭了我们大楚后,就会直接扑向大都督的领地吗?” “怕,当然怕。”冷夜很直接的回道:“但是我有信心,并且我也不怕告诉你,在秦国大军进攻楚国的时候,我若发现楚国已经没有救了的时候,会马上下令出兵楚国,趁着那个时候吞并大部分楚国国土来壮大自己,然后再与秦国决战。” “你……”严先生听到这句话后很生气,但也无话可说,毕竟对方是说了楚国已经没救的情形下。 “大都督确实是一个做大事的人,但是严某会尽量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楚国还有两年的时间,两年后严某要在楚国内训练出一支可以抵御秦国的大军。”严先生道。 冷夜笑道:“但愿如此。” 随后,严先生离开了,并且带着来的人回了楚国,在他进入丹阳城时到离开只有一个多时辰,可见他是多么匆忙。 严先生离开后,姬信也离开了并且与郭坡一起,因为接下来姬族的安置就是他们两的事,冷夜是不会参与其中,毕竟他不可能这些事都要亲力亲为。本来他忙完这些事后就准备回后院去陪着两个孩子,但没想到他正准备起身时,亲卫来通报,外面有一位自称匡罩的人求见。 冷夜一怔,从椅子上站起来,道:“快请。” 这个时候的冷夜并不知道匡罩也随着姬族进入到丹阳城,毕竟姬信也没有告诉过他。当匡罩走进前厅的时候,冷夜站起来,走过去一下抱住了他,高兴道:“匡兄弟,你什么时候来的丹阳城,为什么不提早通知一声。” 匡罩对于冷夜竟然这样的热情感到吃惊,因为他对现在的冷夜身份已经感到了距离感,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一个在世人眼里已经是诸侯王的人,怎么可能对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这样热情。 “大都督,我是跟着姬族长来到这里的,已经好几日了,刚刚还担心你不愿意见我。”匡罩很感动的回道。 冷夜哼道:“匡兄弟怎么能这样说,还有你竟然是与姬族一起来的,倒是让我很惊讶,但这已经不重要了,我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你以后就留在丹阳城内帮我做事。” 匡罩本来今日来这里就是想求一个官职,所以当听见冷夜竟然在他还没有提出来的时候就主动说出来,心里很是激动,点头道:“谢谢大都督。” 冷夜道:“以后在外人的时候可以这样称呼我,但没外人的时候我希望你就喊我冷兄都可以。” 匡罩的到来确实让冷夜很激动,现在的他身边很是却匡罩这样的人才,特别是动律法的人,匡罩在郢城就是主管这样的事,所以他以后留在丹阳城也是做此类的事,并且比在郢城时都要大。刑堂的大长老,这是冷夜为他选的官位。 刑堂,这是冷夜在很久之前为了制约长老堂权力而另外设立的机构,现在这个刑堂虽然有起色了,但远远没达到他的要求,很多时候刑堂做事都要考虑到长老堂的想法,不能完全凭着自己的意识决定任何事。这样的局面完全是因为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