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 夜下棋局 (第2/2页)
但是手上却没有迟疑,依旧果断而干脆的掷下一枚枚棋子,试图变局破围。棋局如沙场,黑白势力犬牙交错,攻守双方你来我往,已战至胶着,但是白子终究势头将尽,被黑子后来居上。 半刻后,白子山穷水尽,已陷入黑子的重围之中,只待黑方再落一子,便可为立分胜负。中年易人双指夹起一枚乌黑透亮的棋子,滞于半空,却久久没有落下。 “还犹豫什么?你已经赢了。” “一场游戏,未必需要分出胜负。”中年易人将手中的棋子放回香榧制成的木匣中,抚摸着棋匣表面精美的兽面纹,“墨鸦海的雷公石,灼炎山的水云玉,都是难得一见的上乘棋材,真是副好棋!” “呵呵呵,统领确是识货之人。这是我在帝林城的旧友专程遣人送来的礼物,说是可以助我修炼心境,磨砺耐心,”夜族男人收起了棋子,将装好的两个棋匣推至中年易人面前,“半月以来,你我对弈十七次,我无一胜绩,实在惭愧。我并不是那种喜好摆弄琴棋之人,这游戏我也着实玩得厌了。汤统领精于棋道,若不嫌弃,我愿将此物相赠,算是为这些天的闲暇留个纪念。” 银华易军统领汤济泉没有接下对方慷慨的馈赠,反而面色微变,道:“纪念……此话怎讲?” “在我来沐瑞台之前,已接到来自统制公的羽书传令,天明前就要率领剩余的两千夜营骑兵自七星门秘密出城。之后城中一切事务,皆由汤将军和寒薇守杞大人共同负责。这个,是统制公令我交予你的密信。”夜族男人没有直接回答问题,他从袖中取出一支印着鬼鹰蜡封的纤细竹筒,递至汤济泉的手中。
汤济泉摩挲着竹筒上的鹰爪形印章,低低的说:“先是丰炬接下平戎征讨使的将印,领军八千西行平叛,后是统制公亲领一万精兵北上扫荡沙匪,现在,景将军又要调遣仅剩的两千夜骑出城。恕汤某直言,上一次银华军像这样精锐齐出,似乎还是百年前王城被围,青衣使者血书告急的时候……统制公这般调遣,是否别有深意?” 夜族男人霍然起身,手臂轻轻一抖,其身后的大氅如羽翼般展开,又缓缓落下。他名叫景骞,出身自贵族景氏,是银华军中六个精锐千骑队的统兵千户之一。虽然军阶远低于统领两万银华易军的汤济泉,但景骞身为夜族贵胄,深得统制使极縡的信任,同族之间血浓于水,在这一点上,易族将帅只能自叹不如。 “其实,现在摆在统制公面前的,也算是一个棋局吧。”景骞背手而立,面孔完全隐没在凉亭屋檐下的阴影里,“只不过与棋盘上的对弈不同,此时的局中人还在相互猜测着对手的棋路,并且都认为自己掌握着足以取胜的关键一着。可惜,在决定胜负的那枚棋子落定之前,我们甚至连棋局的样子都看不清楚。我在棋艺上并不如你,但在这个赌上生死的棋局中,你我确是一样,都需要成为统制公手中的一步好棋。既身为棋子,自然无需揣测执棋人的意图,汤统领,你认为呢?” 一阵夜风忽然拂过庭院,吹散了池中倒映的烛火和星光,一圈圈晶亮的碎影随波逐流,向岸边荡漾。 “哈哈哈——” 汤济泉以笑声打破了黑夜中的沉默:“是我想多了,统制公一代名将,运筹帷幄,如此调遣定有他的道理……汤某不敢辜负统制公的重托,只要我尚有一口气在,定保城池无虞!” “这副棋既是友人所赠,我也不便夺人之美,”汤济泉站直了身子,将佩刀挂于腰间,“不如等到将军凯旋,你我再弈几局,那时,或许还会有新的感悟。” “也好,”景骞并不坚持,他仰头望向星空,以只有自己才可以听见的声音低声道,“如果这世间诸事真如棋盘一般明了,也会少了很多乐趣吧。” 与此同时,在距寒薇城七百里外的旷野中,也有一个人正在朝天空眺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