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武功团_第11章 防务建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 防务建设 (第3/3页)

把熟悉的地形转化为战场,那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王团长曾和林狮子多次看过这一路的地理地形,也和林狮子多次讨论过因地制宜的防御策略,但每一次察看和讨论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这次王团长又来察看这一路的地理地形,而且还来了段民生、卢争贤、王明空这些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军事出众理论高深的指挥官来同看同议,那肯定更有意想不到的尽善尽美。因而林狮子也十分高兴一路前往。其他人从前从北面来马甸子的次数就比较少,且每次匆匆经过也没有怀有军事目的,对马甸子北面的地理地形就需要重新认识了。特别是王团长领着他们第一次来正正规规地察看马甸子北面的地理地形,个个都想通过王团长的智慧和众营长的集体智慧来获得固土守疆冲锋陷阵杀敌御敌进退自如的至高至深的收获。因而个个也十分高兴一路前往。

    大家都骑着马。马走得比人快,且想快就快想慢就慢,骑马人根据需要决定是加鞭还是扬鞭。甘济飞骑在最前边,但他的速度是随着王团长的马速决定的,王团长的马慢了,他就在前边停下来等。王团长走在甘济飞后面的最前边,其他人都跟在后边。他们一路走一路说着话,大都是关于这儿那儿地名的名称。关于地理地形的利用,他们一路上没有说,王团长也没有问,这是要等到看完了北面的全部地理地形以后再讨论的话题。马甸子的防御并不是就局限在马甸子镇,而是在马甸子镇的四方,四方越近,防御的范围就越小,四方越远,防御的范围就越大。从防御的效果来看,理论上说,防御越远,马甸子就越安全,防御越近,马甸子就越危险。设想一下,你就在家门口进行防御,家门一旦被打破,家就成了敌人的任意宰割的家了。你如果在围墙上防御,敌人打进了围墙,你还有家门御敌呢。你如果在围墙外面还有壕沟,在壕沟外面还有小山,在小山外围还有小河,在小河外围还有大山,你就在大山处开始防御,那你的家就安全多了。敌人如果攻过大山,你还有小河可以阻敌;敌人攻过小河,你还有小山可以拒敌;就是敌人太强大,又攻上了小山,你还有壕沟、围墙、家门等多道防御呢。王团长对马甸子的防御,就采取这样的策略。日本鬼子的暂时强大,迫使王团长要采取多层防御的战略,拒敌于马甸子的一百里至少是四五十里之外最佳。

    王团长的防御策略也不是被动防御策略,王团长要把防御变成主动杀敌的战场。如同马甸子东线的多层防御一样,王团长在马甸子的北线也打算采取多层防御来多次杀敌。在王团长的心中,早已有了北线多层防御杀敌的蓝图。说得近一点,那就是在离马甸子八里开外的八眉山到离马甸子八十里之遥的惊天山共设计八层防线,也是八层防御杀敌体系。依次是:惊天山、鹿马山、动地山防御杀敌体系;月亮山、星连山和银河山防御杀敌体系;大离山、菩提山和罗罕山防御杀敌体系;鹞子山、鸽鸣山和凤舞山防御杀敌体系;红石山、黄石山和青石山防御杀敌体系;老熊山、卧狼山和跳虎山防御杀敌体系;牛王山、鹰嘴山和豹子山防御杀敌体系;八眉山、五公山和镇甸山防御杀敌体系。说远一点,那就包括在南屏镇东南的南冠山樊向烈的第四营所据守的那几道阻敌进山的防御杀敌体系了,当然南屏镇西南面还有夏邑山那儿也可以当作阻敌杀敌的好战场。

    王团长领着林狮子、段民生、卢争贤、王明空等人来马甸子北线看地理地形,就是看的上述讲到的那八道防线的地理地形。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看一路想,都把这山山岭岭谷谷洼洼作为战场来考虑问题了,作为战场来筹划战斗了,作为防守和进攻、作为阻击和伏击、作为撤退和转移、作为反击和追击的战场来演示战争的场面了。指挥官在心中筹划战争是一件愉悦的事,尤其是那些出色的指挥官,他将残酷的战争在心中千百次地思索,千百次地琢磨,千百次地演练,最后形成成熟的胜利方案,能不为此感到高兴吗!王团长、林狮子、段民生、卢争贤、王明空、甘率军等都是出色的指挥官,他们一眼就看得出地理地形对战争的作用,一眼就看得出哪儿是啥战场哪儿是劣战场哪儿是好战场,更何况是到实地近距离地有充足时间地观察实际的地理地形,一块块一条条一串串好战场就在他们的心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王团长最后把大家引到了离马甸子八十里外的鹿马湖。鹿马湖位于马甸子正北,长有二十里之路,宽有十里之遥,最窄处也有二里之远。它原是一个很早的堰塞湖,后来周围长了水草,湖中来了水鸟,连鱼儿也成群结队了,就成了真正的山间大湖了。后有山里的放马人到此饮马,又有野鹿到此饮水,人们就给它起了名字叫作鹿马湖。鹿马湖湖波荡漾,湖水青青,深不见底,人无船筏那是很难过来的。因此,鹿马湖就成了马甸子北面的一道天然水屏障。除了水,当然还有山。鹿马湖的四面都是山,且为崇山峻岭,山高坡陡,千年无人走一回。南北两山夹着鹿马湖,南称南鹿马山,北称北鹿马山,向湖的一面都陡峭无比,连青羊都不敢在那儿涉足。

    鹿马湖的西面是惊天山东面是动地山。这两座大山的名字不知是谁起的,起的可真是好,完全可以体现出这两座大山的雄奇和可怕来。惊天山从山下一眼望到云,在云里还有多高就无人知晓了,山上树木葱葱烟雾缭绕,常见豺狼虎豹下山来,人们是不敢到山上去探究竟了。动地山好像没有惊天山高,但它肥厚无比,山上有山,岭上有岭,山转岭折,曲径迷踪,沟沟谷谷,千回百转。为什么称之为动地山,大概是因为它大吧,重吧,把地都压下去了,压得地都动起来了,所以称为动地山吧。动地山毕竟是在地上,人们就对它少了一些害怕。不知什么时侯,有人在山间修了一条小路,这条路后来就成了马甸子北面到燕城或者是燕城从南面到马甸子的必由之路。当然,从北面到马甸子还有一条路,那只有胆大的人才敢成群结队走,这条路就是从惊天山的一个山坳里走过来,辗转可以到达马甸子。王团长要作马甸子的防御计划,这惊天山和动地山的两条路那是首当其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