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我方的会议 (第1/2页)
王团长也在马甸子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省委华书记已经向抗日武功团发来电报,报告了日军已有从鄂皖赣调兵来湘的迹象。王团长设在湘西和湘北的情报站也发来电报,说那里的日军也在准备向南方进兵。铁如花也从燕城发来电报,报告燕城的鬼子正在作出征的准备。王团长立即想到,这是日军要来进攻根据地了。这也是王团长早就预料到的事,绵雨季即将过去,稀雨季即将来临,日军就肯定会来了。不过王团长接到这些情报后,就能较准确地知道日军来犯的具体时期了。 王团长和向政委、童参谋长商量,决定召开一次营长和营政委参加的军事会议,专门研究和布置保护根据地和粉碎日军进攻的任务。这次会议定名为“保卫根报地”会议。各营长和营政委都快马加鞭地来了。抗日同盟营的申宁正和秦碧素也被邀请来了。因为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也会包括抗日同盟营的根据地在内。申宁正也早对童志月说了,他愿意在王团长的旗帜下一同抗日。 开会前,童志月向大家介绍了申宁正和秦碧素。各营长和营政委对申宁正早有耳闻,有些还见过面,一经童志月介绍,大家就认识了熟悉了。对于秦碧素,因她在江西红色根据地就有名气,回湘后又担任党的县高官,在一起开会的机会也有,因此很多人都认识,这次见到她就更亲切。申宁正和秦碧素也向各位营长和营政委问了好握了手,感到在这个抗日的大家庭里很温暖很幸福。 会上,童志月参谋长报告了日军进攻根据地的可能态势。日军的态势是王团长、向政委和童参谋长早就研究透的。 就兵力上来看,日军进攻抗日武功团的最大兵力最多达到四万人之间。日军在湘的作战部队已经不太足,且大部分主力要对峙湘西北的中央军,其余的日军除了担任各占领城市和重要交通线的必不可少的部队外,可供调来进攻日武功团的兵力最多只有两万人,日军可以用这两万人来进攻根据地。 但是省委的情报说到日军已有从鄂皖赣调兵的迹象,那就会大大地增加日军的进攻力量。根据距离和便利条件来推断,日军可以从鄂南徽西南和赣西调兵来,那里的可调兵力估计在三个联队之间。从全国的抗日姿势来看,日军不可能大规模地向湘派军,因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还是日军的防御重点。就局部作战而言,日军的湘外调兵大约在一万到一万五千人之间,就算全调来吧,也就一万五千人左右。 日军还有可调之兵那就是皇协军。皇协军的战斗力相对较弱,日将不会从远地调皇协军来,只能就近调遣燕城市和各县的皇协军来参战,根报情报,燕城和各县皇协军总数量是一万八千人。 如上三部,日军对抗日武功团根据地的进攻兵力估计最高达五万人之众。 各营长和营政委听了这个数字倒大吃了一惊,五万敌军可不是个小数目啊,以一个独立无援的抗日武功团是绝对承受不了的。大家有些议论。 然而王团长说:“大家议论一下可以,可以议论个是战是撤的战略来,但我可以给大家算一笔账,日军就比我们少多了。” 众营长和营政委听了就兴奋了,以为王团长手里还有奇兵呢。 王团长说:“我手里并没有奇兵,但我手里有精兵。”这句话众营长和营政委都信,因为他们手下的兵都可以说是精兵强将,个个都能以一当十。 王团长说:“抗日武功团的战士都是精兵,个个都能以一当十,这样我们就有十万之众了,十万之众,怕不怕鬼子的五万之众呢?” 有很多人回答说:“不怕。” 王团长说:“当然不怕,从这个数字上看,我们比日军还多五万呢。” 接着说:“再从日军的五万之众来看,也是可以大打折扣的,日军均为远地前来作战,人生地不熟,要深入崇山峻岭之中,老百姓又躲着他们,日军想找个向导也找不到,这样就变成聋子瞎子了,你们想一想,五万聋子瞎子值多少兵呢?” 王团长的话让大家看到光明前途了,不把五万敌军当一回事了。 王团长又说:“再说说我们,我们还有两万多名自卫军呢,他们虽然分散在各村镇,但他们分布在日军的前方后方,时刻都可以sao扰鬼子打鬼子,这也是战胜鬼子的重要力量。” 王团长又接着说:“再说我们还和三四十万老百姓呢,他们是我们战胜鬼子的坚强后盾。” 众营长和营政委听了王团长的话,一个个都觉得我们必胜了。 王团长说:“团部召集大家来马甸子开会,首先就是要树立大家的必胜信心,信心都没有了,那我们还能胜利吗,你们回去后,要把这个信心传达给战士们,传达给自卫军,传达给当地的老百姓,让大家都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这场反扫荡战役中来,千万不要自己先慌了,影响老百姓也慌了,人心慌慌,那就打不赢这场战争了,我们抗日武功团要稳稳地坚持在抗战的第一线,要用最坚决的态度抵抗日本侵略者,坚决保护好我们的根据地,并给来犯之敌以最坚决的打击。” 众人都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王团长的这一席话就把众人的信心调动起来,热情调动起来了,决心调动起来了,也把应对此次日军对根据地扫荡的策略提出来了。 这次反扫荡的中心策略就是“保护根据地”。这个策略也是王团长和向政委与童参谋长共同确定的。这也是因地制宁,因地制策,因地制战。抗日武功团的根据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基础,也有了很多的老百姓,也有很多的物资和军火,要转移起来不容易,那就只有依据根据地的有利条件自我保护了。 当然也不排除局部的撤退,但那只是能够撤退的群众和因于歼敌需要的战术转移,而根据地的核心和大本营是绝对要坚决保护在自己的手里。王团长把这一点也和大家说清楚了。对于这一战,众营长和营政委还是有信心的。因为王团长自各根据地建立时期起,就告诫各营长和营政委要加强根据地的建设和保护,筑牢根据地的铜墙铁壁,修固根据地的工事阵地,布局根据地的雷阵弹路,让万一鬼子来进攻时休想踏进根据地一步。各营都这样做了好几个月了,现在各根据地几乎都是坚不可催的牢固堡垒了。 王团长说:“我们有了这样好的堡垒,我们为什么还要走呢,离开堡垒让鬼子追着打可不是个好滋味,依托堡垒打鬼子那才是个好滋味呢。” 这句话说得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