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塔尔寺之行 (第2/2页)
。 又走进一座大殿,顺耳听到导游讲这尊年轻的金佛主人的事迹,讲的内容我挺有兴趣的,说这位佛的什么‘著作’,被世界上35种语言翻译应用。正要专注听,被一个团涌进来的人打断了。我退到门口,打算在听听。这时看到门口有一位喇嘛,于是问道:师傅,这里有没有仓央嘉措的佛像。 师傅说:没有的。都没有的。 这是我想到的答案。师傅的身旁放着很多盆酥油,这时一位藏族人把他带来的酥油往盆里倒。一阵羊油味冲鼻而来,实在难闻,受不了了,捂着鼻子冲出大殿。我看到院内一喇嘛师傅异样的眼光看向我。 换过气后决定离开这个大院,向外走去。 后面几座大殿是新修的,人很少。我站在门口望望就算什么都看到了。 从藏经院出来,发现塔尔寺旁竟有高高的山。远远看到茂密的树丛中经幡点点,还有人影走动。 太好了!看到山我就兴奋了。参观大殿实在没有意思,还是爬山开心。 于是,一个人沿小路开始上山。山路小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我走得兴致昂然。站在半山腰,居高临下,塔尔寺一览无余,太壮观了!我很享受站在山上看塔尔寺。兴奋的把塔尔寺从上到下反反复复欣赏个够!看到了大小两座大殿黄色壮观的房顶。这真是意外收获,如果我不上山,怎么能看到这大殿屋顶的颜色! 后来到家后看塔尔寺的宣传CD,才明白那是塔尔寺的两座著名大殿,也就是大小金顶。没文化啊,我当时还琢磨,藏族好像很喜欢金色,这么宏伟的房顶都做成黄色的,压根没想到是真正用金子做的啊! 欣赏完了,照片也拍够了,继续上山。走出密林,面前是一条水泥盘山公路。正好两位游客从上往下走,从山林里走出的我,吓了他们一跳:你怎么一个人从这里上来了?初次咋到,小心为妙。 呃!说的满有意思的。还没等我解释,他们就走的远远了。 想想他们讲的很有道理,再看看水泥路环绕的围墙无限的大,决定下山。 下山时直接面对塔尔寺,又一遍全方位的观看。这一次连寺内多少处在折墙都看到了,那大金顶房脊上立着的三个金塑像看得更是清清楚楚,只是我不明白尊称为何,感到威风凛凛的! 再进院中,我的心情高兴轻松。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要重返刚才因酥油味让我难受离开的大殿。因为,那位异样目光看着我的喇嘛,我不能让他感到我的动作有不尊重的成份。 塔尔寺的每一座殿都是凭票扫描。因此当我第二次cao作时,提示:此票已进过。 我问旁边监票的喇嘛:师傅能进去么?
他也看着我说:你说能进么? 心里回答他:当然能进。 又到刚才的大殿。这一次这里人少了,我看到几位藏族人手里提着油罐,口中颂着经往灯里添油,脸上的表情是那样的虔诚和平和。 看到一位藏族老奶奶,双手端着大约有20CM厚的一叠平整的一元纸币,口中虔诚的念着经,脸上的表情那样的慈祥。还看到一位藏族年轻人拉着他的幼儿,在大殿内念经绕殿。他是走了很远的路来的,因为他脚上的皮靯已开裂,他大约四岁的儿子穿着新衣服。而他们父子的装束表明他们不是牧民,也许是位老师。而他与殿中牧民共同的都是目光的坚定和专注。这和在内地寺院见到的拜佛人有区别。 大殿里全是虔诚拜佛的藏族人,我不合适在此过多停留。出了大殿,看到门两边全是嗑长头的藏族人,他们身下的木板干净闪亮,也有长长的摩擦痕。 我开心的走到一旁的转经筒前,高兴的转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转经筒,并不是第一次见经筒。 我去过一些寺院,塔尔寺是我最喜欢的。它的建筑很高大雄伟,都是高屋大院,平面面积很大!更重要的是寺中高大的白墙红门,色泽是那样的纯粹,如同人性的镜面,过滤我的征尘与浮躁,在静谧安祥的氛围中,让我的灵魂得到了歇息。身心感到很轻松,这是我来塔尔寺前没有想到的。 出去时又经过进来时的那排塔前。看到一家三代人向这边走来。他们的神情吸引了我。他们的表情是那样的庄重,脚步越走越快,本来一起进院的人,现在拉开了距离。60多岁男士走在了最前边,他的夫人紧跟在后,他们的儿女搀着这家的老人。一家人都是双目看着塔,如同找到久别的家。 到了塔前,男士立即匍匐在地嗑了三个长头,地都响了。他的夫人则泪流满面…… 这时我听到一旁的游客说:她哭了。 另一个声音说:这就是信仰。 这时他们全家都到了塔前,匍匐在地嗑头。 我关注这一家人,是因为他们的装束和肤色表明他们全家都是受了很高教育,有着不错工作修养很好的藏族人。因为他们的长相是藏族,男士们穿的都是汉簇衣服,女士的少数民族衣服看上去很高档。除了那位肤色有些重嗑长头的男士,其它人则没有常见的高原红,且很干净并气质不凡。 看着他们这样,我心里一阵纠结:原来我就知道藏族全民信佛,但信到如此地步我是没有想到的,受了教育,衣食无忧者竟也是如此的虔诚,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当我第二天去看丹霞地貌时,途中导游讲到:这里的藏民全民信佛,他们看上去很贫穷,实际上他们很有钱的,只是把钱给了佛。如果他们放牧今年收入了十万,就拿出8万送给佛,自己只留下最少一部分够用就可以了。他们用这二万再投入扩大放牧,然后高兴的放着他们的牛羊,期待它们多多的产崽,好来年把更多的收入献给佛。 导游接着说:塔尔寺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寺养寺的寺院,没要国家一点投入,全由藏民和寺院的卖票收入来维护和扩建塔尔寺以及全寺喇嘛的生活。因此,所有藏民都希望自己能收入更多些,给寺院供奉更多,把佛像的金身塑得更大,大殿更辉煌。为此他们风餐露宿辛勤的放牧…… 这番话让我激动坏了,真想马上重返塔尔寺。不为别的,就为向那衣着脏乱而虔诚的牧民,送上我的敬意。 塔尔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辉煌,是有藏区牧民用自己的辛劳铸就的! 当时在寺院内,看到一些很陈旧的门楼,看到多处在砸墙折除,有些不理解,这么著名的寺院,怎么会有这样多看上去破旧的建筑,正拆除的肯定是更破落的,但殿内的佛像都是金灿灿的。 今天导游告诉了答案:寺内攒到钱了,就先用在塑金佛上,所以到现在塔尔寺还在维修中。 导游的这番话让我从激动到不安。我从这么远来参观塔尔寺,过程中我只是个卖了票的游客。而那众多的牧民,因为他们的无需够票就可进入,曾让我感到民族政策的区别。 现在才明白在塔尔寺他们是回到自己的家。我们来到同一个地方,目地却远远的不同,他们为了塔尔寺更辉煌而来,我们则是为了看到辉煌。 本来没有看到记载中的菩提树就感到很遗憾,现在又知道塔尔寺是以寺养寺和信徒们建造的,遗憾就更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