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第2/2页)
其是在不许举火把照明的时候,有些同志边走边睡,因天黑路滑,一不小心,就掉下了小道边的高坎或者悬崖下,摔伤或牺牲。为此,上级下了个死命令:每个战士隔一小会就拍拍前面同志的肩膀,提醒几声,必须要得到对方的答复。 比如说周宝玉,因为他年纪小,身体素质比不上别人,他就可以牵着马尾巴边走边睡觉。但让人感动的是,他这么小,却从不搞特殊化。哪怕别的同志见他这样,把他放到马背上,让他好好睡一觉,但他却坚持不骑马,因为他觉得这两匹马托着伤病员或者武器太累了,要是累死了多可惜,还是留给更需要的同志。让大家既感动,又心里发酸。可正是因为有这种团结友爱、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红军才能走过长征,走向胜利。 到达云南理化后,接下来,就将直接面对雪山草地。 好在1月份的时候,跟中央红军取得了联络,可以直接电报联系,让他们从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历程中得到了更多更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经验,从而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于是,为爬雪山过草地的最后准备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展开……说实话,虽然有了这些经验,但因为中央红军先前从这里经过,时间短促,使得本地的物资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恢复,让红二、六军团的准备,尤其是在粮食和棉花等方面的必备物资的凑集,进行的很难。 鉴于张青山在安顺的围猎成功,总部决定,从各团中抽调出一批神枪手,跟突击连混编在一起,组成一支五百人的围猎团队,去山里打猎,专门为红军筹集接下来的爬雪山过草地所必须的rou制品和皮货……事实上,因为有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宝贵经验,红二、六军团这一路来,就特别注意收集皮货等物资,因而,到达云南理化时,已经收集了很多,只是因士兵实在太多,这些物资依然不够每个人都照顾到,但与中央红军当初爬雪山时自身的条件相比,已经好太多了。
又能去打猎了,一想到rou味,众人都直流口水。请了十几个猎人当向导后,众人兴高采烈,信心满满的出发。 想法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狩猎队真是雄心壮志,围猎的范围足足比在安顺的那一次围猎大了一倍。但第一天的围猎效果却让众人大失所望:出动这么多人,围猎范围这么大,却只猎得三头野猪和几十只小动物。就这,战士们还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配了大量的野菜,只准备吃一头野猪,剩下的全给拉回总部。 然而,让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 “指导员、连长,还有各位老乡,都先吃饭,吃完饭再聊。” 大树下,张青山、胡英泽等跟本地猎人围坐在一起,抽烟,分析着‘这一带的野兽为什么会这么少’笔趣阁 聊了半天后,总结起来就两点:一,原始森林是个大因素:大家都知道,有原始森林的地方,动物绝对比没有原始森林的地方多得多,安顺有原始森林,而理化没有。二,气候条件:安顺的气候适应绝大多数动物,而理化靠着大雪山,相对要冷得多,动物自然要稀少得多;三,人为因素:安顺的猎户要么跟红军走了,要么被老蒋杀了,或者逃了,只有向大叔家一户了,可在理化,近二十户,这还是因为有一部分跟中央红军走了,要不然,绝对不止三十户,这些动物天生最直接的克星长期狩猎,动物想多都多不起来。 大家的情绪都有些低落,气氛有些冷。就在这时,炊事班班长老王走过来请大家吃饭去。 众人纷纷起身而去,可老王却悄悄拉住张青山,并对胡英泽使了个眼色。 等众人离开,就剩他们三个时,胡英泽疑惑的问道:“老王,怎么了笔趣阁” “老王也是你叫的笔趣阁” “呵!呵!一时口误,口误!表叔,你说。”这就是叫习惯的后果,谁让他跟大家在一起时,跟大家一起“老王!老王!”地叫习惯了。 老王哼了声,看向张青山。见老王并没有如往日那般就此追着胡英泽不放,看来是真有事,顿时正色的看着老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