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伐之救赎_第六十六话 箱根神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话 箱根神社 (第2/2页)

他们至少对于我的弟弟的死从来也没有介怀过,唉……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的怎么样了,话说自从我上了大学能够靠着自己制造的系统软件和游戏赚钱以来,我和他们大概就没有怎么联系过,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霜墨一下子就被我说的话给吸引住,这是她才发现自己对于身边的这个男孩的身边的了解除了那个不知是否已经死去的女孩之外,其他的人都一无所知,“噢,我还从来都没有听你说过你有一个弟弟,也从来都没有听你说过你的父母,说来看看。”

    “还是不要说了吧,说道他们我总是会觉得地伤心。对于他们,你只需要知道,我的弟弟长得和林郁很像就是了。我之所以会将林郁留在我们的队伍,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那个神奇的预知能力,还有一个就是他很像是我的弟弟就是了。尽管我的弟弟死去的时候,比我以前救下的那个父亲被人杀死的爱丽丝的年纪还要小很多,如果他还活着我想大概和你的年纪差不了多少。他还活着的时候是一个很依赖的我的难缠小鬼,虽然他很麻烦,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他。”

    “林郁吗……”霜墨静静地看了一眼林郁房间的纸门,“确实,他的长相和你一样都很像是可爱的小正太,而且相比于年纪要大一些的你而言,看起来他更像是小女生。”

    我没有因为霜墨的话而生气,对于与十分亲密的人而言,我从来都不会因为她们调侃我的相貌而生气。注意,这里是她们而不是他们,因为到目前为止和我的关系十分亲密的人只有我所爱着的女孩而已。尽管我可能对于林郁的调侃也会有所容忍,不过他有资格调侃我吗?估计是我调侃他才对吧。不过,我没有想到的是,自我和霜墨两个人拿林郁与我的弟弟作比较的时候,林郁正在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门口,隔着薄薄的纸墙静静地听着我和霜墨的话,滚动的泪珠一点点地流了下来,“哥哥……”

    “呐,镜书。你知道这座箱根的神社其中有一座神社的名称叫做九头龙神社吗?”

    “九头龙……我记得那是我们中国传说《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神兽相柳吧,听说我们国家的相柳就是日本的魔兽八歧大蛇的始祖。据说,这只神兽它喷出来的水比洪水还厉害,又苦又辣,吃了就会送命,因此,这种水泽连禽兽也不能生活。后来在它被我们国家的圣君禹所杀死之后,又复活过来之后,逃到日本来。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如今的大英博物馆里还存在着被英国人抢走的相柳铜像。”

    “唉……没有想到你懂的东西真的很多。”霜墨低了低头,“不过那里面供奉的应该是箱根大神和以前的古代将军吧,可没有你所说的那只八歧大蛇的原型。”

    “那你为什么说这些,害的我还以为这里镇压着会带来水祸的八歧大蛇,白紧张一场。”

    “难道,没有怪物我就不能够说了吗?”霜墨显然有些不太高兴,“不过,我记得小的时候我确实在这里见过神明,就在九头龙神社里面。可惜没有人相信我,甚至连我都以为那是一个梦,不过现在……”

    “你居然见过神明,不会是骗人的吧?要相信科学、相信科学,懂吗?”

    听到我的话之后霜墨不禁地大笑了起来,“你真是太有意思了,如果我们相信科学,那么过去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切都不过是幻觉吗?”

    “说的也是。”我不禁地红起脸来,“果然,还是常识这种东西会害死人,你说不是吗?”

    霜墨笑而不答,只是又将自己的头缩回了被炉里,静静地趴在榻榻米上凝视着窗外的飞雪。其实箱根对于她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修行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她幼年的成长的地方。在很小的时候,因为那时床主市发生了地震,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苏霜墨的父亲就让她在这里由自己的叔叔照料过照料过一段时间,顺便在这里学习一下日本传统的女巫的礼仪与术法。她就是在那段时间里,见到了传说中的神怪。

    苏霜墨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富于天资的人,在学习女巫的礼仪与术法的时候,神社里的女巫婆婆教给了她一种所谓的“灵视”的术法,听说听名字就能够知道这是一种可以见到不开看到的东西的术法。苏霜墨在学完就真的见到了所谓的“不该看到的东西”,而这个东西似乎就是在九头龙神社之下镇压着的一条九头之龙……

    不过后来随着苏霜墨的年龄的增大,她的“灵视”的力量开始一点一点地减弱,到了后来她犯下那些罪过的之后,她的能力最后就彻底地消失了。其实说实在的,那是还是毒岛冴子的她会去犯下那些罪过,又何尝不是因为家人给予她的压力太过于沉重的缘故,当她一旦找到一个自己内心的压力的宣泄口之后,内心之中的压力就会像潮水一般通过宣泄口排出。想来,大概这就是那时的她为什么会如此的痴迷于砍人的原因了吧。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被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如印顺法师所说,此后的五译是同一唯识系的诵本,比如菩提流支、达摩笈多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译出;只有罗什所译为中观家(般若系)的诵本。又如吕澂说,罗什传龙树的般若学,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译般若经,《金刚经》其实已“面目全非”了。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又受到密教影响,《金刚经》被附上密咒形成读诵仪轨。此外,民间还出现各种离奇的灵验记和感应录。般若经典《金刚经》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国特别的盛行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