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伐之救赎_第八十一话 狱火焚城之地动山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话 狱火焚城之地动山河 (第2/2页)

地在地上砸出一个巨坑。还没有就这么轻易死去的他颤颤巍巍地从地上爬了起来,吐出一口带着牙齿的鲜血,然后恶狠狠地瞪着风桥雪子与苏霜墨,“我要吃了你们!”

    意识到豪猪将军已经受到重伤的苏霜墨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她飞身跑到了豪猪将军的面前,使出自己的技能狂风爆斩砍向豪猪将军,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豪猪将军勉强催动起自己最后的气力挡住了攻击。

    苏霜墨手中的龙纹完笔直地插入到豪猪将军的体内,鲜红的血花没有飘起,反倒是从他那厚重的皮肤层刺出一团黏糊糊的油脂。苏霜墨恼火搅动起龙纹完的刀柄,随着伤口的扩大,似乎被油脂浸染了的发黄血液从他的伤口之中喷射而出。风桥雪子恶心地看了一眼,然后立刻挥舞起自己的长矛桶刺着豪猪将军的身体,一瞬间近十个杯口大的伤口出现在豪猪将军的身体之上。最后,苏霜墨旋转起自己的龙纹完,将豪猪将军那如同石狮子一般大小的头颅砍下,如泉的鲜血从他的脖颈之间汹涌地喷溅而出,溅在了苏霜墨那我为她亲手设计的铠甲上面。紧接着尸体轰然地倒塌,苏霜墨连看都没有看便投入到新的战斗之中。

    作恶多端的豪猪将军的死让匈奴士兵们的士气大为减弱,而我军的气势则势贯长空。士兵们纷纷地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悍不畏死地用一把把如林的长矛将匈奴士兵一个个地挑死。

    而另一边,桐人和伏魔金刚猴则正在与那名射出利箭的匈奴头领激战,那名匈奴头领便是达木盆城的匈奴部落头领柯木俞。这名匈奴头领此时已经是一个年过六十岁的老人,他统领这个部落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在他统领的岁月里,他将这个原本只是长城外的荒野的小部落变成了一个如今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部落,并且利用掠夺与税收在草原之上建起了一座让很多的匈奴部落羡慕不已的城镇。因而是一个有着非常高的威望与战绩的匈奴头领,在这个部落之中拥有无可取代的地位,这也是他为什么年逾六十还能成为部落头领的最重要的原因。

    虽然他的岁数已经很老,但是从他的眼睛之中仍旧能够看到如同鹰隼一般犀利摄人的目光,这份目光完全不像是一个早应该是老眼昏花的年纪该有的。因而,单单是从那只眼睛之中桐人就能够看出这位匈奴头领的箭技有多么的高超与恐怖。当然,他可不仅仅只擅长使用弓箭,同样的也擅长使用一把狼首巨刃,他能够在一刹那劈刺出上百道刀击,密不透风的刀技能够将人一瞬间剔成森森白骨。

    在这场战斗之中,擅长力量攻击的伏魔金刚猴差点被他活活地捅死,只有剑技精锐的桐人能够勉强地挡住他的攻击。因此伏魔金刚猴只能在柯比俞和桐人的战斗之中闪到一边,瞅准机会在柯比俞的空档之中给予其狠狠地偷袭。一来二去,一人一兽的攻击倒也挺成气势,勉勉强强地和柯比俞战得旗鼓相当。

    可是战斗依旧在继续,更多的匈奴士兵加入到了战斗之中,此时在达木盆城主府内战斗的匈奴人已经超过三万人,几乎占了整座城池内的士兵的三分之一。不过,我军却完完全全地将他们死死地挡在了城主府,不让他们去支援城主府内的决定战争成败的绝命死斗战斗。

    如火如荼的战斗惊动了城内的匈奴大萨满祭司,他带领着自己手中的的八只巨大的青眼巨牛兽感到了城主府的战场来,所谓的青眼巨牛兽便是这个达木盆城的守护神兽,传说达达木部落的始祖是天上的女神和地上的一头可以移山填海的青眼巨牛兽结合后生下的。现在的青眼巨牛兽没有像传说之中可以移山填海的青眼巨牛兽一样拥有移山填海的力量,不过也差不多。在匈奴人与汉族人的交战之中,匈奴人就是使用青眼巨牛兽来攻击他们的城墙,它们如同巨木般粗细的牛角和小山般的身体可以将一般城镇十米多厚的城墙击穿,让匈奴人能够进入到城市之中掠夺。而且它们的身体上的皮甲异常的坚韧,寻常的武器根本就无法将其击穿。

    不过这样的恐怖战兽可不是一般的部落可以养得起的,就像是达达木这样的部落也才勉强养得起八只,而一般的部落也就是去养个一只两只而已。不过,大汉军队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这些怪物,他们就发明创造了暴龙机关弩,这种机关弩想要使用就必须要由几百个人同时来拉动起五六十米之巨的弩机,然后数根十米多长的暴龙机关弩箭射入到这种怪物的身体内,可以将其金刚不透的皮甲射穿,使其死去。

    当然这样的装备大概也只有像长城的山海关、嘉峪关这样的重要关卡才可以装备,寻常的城市根本就装备不起这样的高级武器,因为单单是对与这件武器的维护费就是可以消耗一座小城市十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税收。

    ------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西罗城等长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使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漫步在万里长城之上,会使你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和炎黄子孙的非凡智慧。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嘉峪关因地势而得名。关城有231米是由黄土夯筑的,城墙攀缘高为150米、倾斜度为45度角的山脊上,似乎长城从山上陡跌而下。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现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