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伐之救赎_第一百一十二话 洛阳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话 洛阳风 (第1/2页)

    第一百一十二话洛阳风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家人最为尴尬地一个夜晚就这样结束了,关于阿诺莎的问题还是没有任何的下文。幸运的是,我和苏霜墨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闹得僵硬,至少颇为理解我的内心心理的她并没有逼迫我作出这个让我难以回答的决定。事实上,当第二天清晨醒来的时候,我依旧和往常一样跟苏霜墨彼此献上我们之间的每日问候,然后我便坦然地吃完苏霜墨为我准备的早餐。

    之后,我难得渡过了一段十分平淡而安静的日子,在这段平淡的日子里我除了在为未来的战略作出种种地思考与调整,还尽力地弥补之前我之前因为征战而对苏霜墨造成的整整亏欠。很多的时候,我真地希望这样的平淡的日子就这样一直下去,可是当洛阳天子特使的到来,将这一平淡的日子彻底地终结。

    “昊天有命,皇帝受之:今河东卫氏仲道,承先祖卫青大将军之遗风,奋起干戈与北疆,亲率七千之弱旅夜袭匈奴,克敌八万,斩首五万,下匈奴四十万之部族;又临阵承并州刺史丁原二十万军势,以竭力之师御敌三十八万李代桃僵之士,尽克之,斩首虏敌共三十余万势众。只此之二战,纵观史册虽不及卫青霍去病斩首虏敌三百万之功业,单以不及弱冠之龄,率弱旅并临危受命而能成此以弱胜强之功业,可以其观胆识,闻其敏智。故此朕深以为其非常人之所能及,而特兹任尔为靖边将军,领河东军三万,受俸禄一万。望其继续承其先祖卫青之遗志,扬我汉风之于异域,为我汉家立不朽之国威。钦此!!!”

    我俯首运气高呼:“臣顿首以死,愿为汉家效戮首之命。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我说完话,传旨的太监走到我的跟前对着我说:“卫大将军,赶快起来接旨吧!!!”

    我赶往结果传旨太监手中的圣旨,然后拉着他的手好好地设宴款待了他一顿。这些东西自然不是我所想到的,而是我的那个便宜祖父亲自交给我的东西,他可是在圣旨到来之前对我千叮咛万嘱咐的教导我,那副紧张的模样看起来就向崩溃了一样。要不然的话,我可不会和一个半男不女的东西费这么多的口舌。

    “叮,恭喜保卫者苏镜书,你获得了大汉正式官职靖边将军,该职业处能够在本世界内能够是您成为权力阶层的象征之外不直接具备任何的特殊效果,但是如果保卫者苏镜书愿意消耗功勋值五百点,便可以将该官职融入到墨门机关甲内,可以使墨门机关甲的等级提升到B级。是否消耗功勋点?”

    “系统居然还能够消耗功勋点给套装融合升级,这可是商店没有的功能。不过这个价格是不是有些太贵了一点?”我仔细地思考了一下,“确定靖边将军官职与墨门卫融合,消耗功勋点五百点。”

    “确定保卫者苏镜书消耗五百点融合升级套装墨门机关甲,B—级墨门机关甲升级到B级。四大机关兽能力上升,墨门卫部分士兵实力上升到C-级,所有墨门卫士兵装备新武器神机火铳、神机火炮,请保卫者苏镜书注意检查变化,及时了解武器变化的最新信息。”

    随即,我便感受到了我的墨门机关甲对于我的身体的加成瞬间升了上去,而且在装备的种类之上也有了一定的上升。虽然我的四大主力机关兽并没有因为等级的提升而改变多少,但是墨门卫的装备之中居然在*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火器和火炮!这让我顿时有一些作弊的感觉,系统不是说不准使用科级武器吗?我还以为能够使用炼金*就已经三国世界的极限了,没有想到现在连火铳和火炮都出来。不过,其实火铳和火炮应该也算不上是什么高科技武器,其实早在中国的宋朝,这两种武器便已经被应用到战争之中,并且成为汉族人击败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武器。因而这个武器应该算不上是什么高科技武器。

    在打发完那名由天子任命的特使之后,我便开始在自己的领地之内进行一系列的军事调动,不同于上一次那样有着的、那样的约束,这一次我是彻彻底底地可以调动起整个郡城的军事力量来。为了迎接接下来的到来的黄巾之乱,我责令鲁坎道夫采用德国威廉二世时代的近代征兵与近代训练手段来加强这数十万河东农兵的作战能力与技巧。我很清楚,这些数量足足相比于隘口之战的匈奴人的河东农兵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些农兵的数量虽然让人感到恐怖,但是数量上的强大并不能够说明什么。我记得在我所设置的《乱世三国》的游戏之中的《官渡之战》副本,袁绍的军队就是因为裹挟了太多没有素质与战斗意志的农兵去袭击曹cao的军队,而被曹cao的精锐军队袭击,全军兵败如山倒,全线溃败。

    再下令鲁坎道夫继续在大后方训练军队的同时,我则率领着苏霜墨、;风桥雪子、朴海瑛、桐人以及林郁他们一起前往神都洛阳,去触发那个能够让我获得大量的龙气外加提前开启《黄巾之乱》的BUG。

    从河东到洛阳的路程辛苦度要远远地比从并州到河东来的简单的多,毕竟正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而此时的汉帝国要比罗马要强大地多,于是几乎每一条重要的道路都通往那繁华若锦的洛阳城。伟大的汉人在秦人的基础上扩建和加固了他们的驰道,他们用青石铺路、用辕木枕轨使得这些驰道的质量远远地超越了我们的那个世界的高速公路,而且在驰道附近的绿化美观问题之上,也远远的超过了我们的那个世界。

    看着身边不断地闪过的西风杨柳,我悠悠地感慨道:“真期望能够永远的待在这里,可是这个世界并不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最后还是要离开这里,在属于我们的那个世界里为了我所犯下的罪孽而救赎。”汉代洛阳故城位于今洛阳市区城东15公里偃师、孟津相邻处的伊洛平原中心地区,北依邙山,南逾洛水,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它的城市规格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外郭城长、宽约10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在《乱世三国》之中,它的具体的方位并没太大的变化,但是却成为了一座外郭城长、宽各二百公里,总面积达到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庞大城市,这个城市规模的概念几乎是比现代的北京市市区一万六千八百平方公里的规模还要大出两点五倍!任何人都很难想象,这样的一座几乎完全是用原木制成的城市要消耗多少地树木才得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