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武德殿的老师 (第2/2页)
个会吃人的大老虎一样。 李百药出身隋时贵族,刚刚到青春期的李百药尽管体质较弱,但他未及弱冠之年便已丰神俊朗、玉树临风。和很多青春期的少年一样,荷尔蒙的躁动让他差一点就栽了个大跟头:那是一个微风拂动的舂夜,他暗自潜入了当朝宰相杨素的府邸,为的就是和时为杨素小妾的女友约会。杨素乃是当时最受皇帝宠幸的权臣,李百药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前去,可谓“所要者胆,可贵者魂”。 她见到他时,一脸委屈地诉说自己不得不嫁入豪门的辛酸,含情脉脉地表示:“我虽然把身体给了他,但心却一直属于你。”李百药正满心欢喜之际,杨素突然破门而入。让李百药想不到的是,杨素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耐心询问两人从前的经历,并给了李百药一个台阶下,让早有神童之誉的他作诗自叙,称若合其心意,就不再追究。最后,杨素不仅不追究李百药的“勾引”之罪,反倒主动提出成全他们,还送了数十万钱财做礼金。 以上的只是人家好运气的人生的一个小小的插曲罢了。 590年,其父病逝,26岁的李百药承袭爵位,并在杨素的推荐下,担任了太子舍人、东宫学士的职务。他在陪太子杨勇读书的同时,参与了朝廷修五礼、定律令、起草奏议文表的工作。如果没有意外发生,身为后备干部的李百药将会在杨勇即位后出任更显要的职位。可是,皇次子杨广却大耍两面派手段,靠制造弑父夺位的凶杀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隋炀帝。杨广之前出镇扬州,为扩充势力,曾派人请李百药为自己效力,李百药却“辞疾不赴”。这引起了杨广的怨怒,他即位不久便以皇帝的名义将李百药贬到桂州(今广西桂林)。
若是换成一般人,早就被这样的贬谪压垮了身躯,可李百药却因祸得福。他如果一直留在好大喜功、奢靡无度的隋炀帝身边,不是被这个暴君找个理由杀掉,就是在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中被埋葬。 就在李百药南行赴任途中,他们全家人在太湖遇到了劫匪。当白森森的刀子出现在李百药眼前时,幸运之神又一次光顾了他——他的儿子跪倒在劫匪面前,嚎啕大哭,请求他们勿伤父亲,愿以己命换父命。结果盗亦有道的劫匪“哀而释之”,保全了李百药全家人的性命。 大难不死的李百药后来又被隋朝政府授以建安(今福建建瓯)郡丞的职务。当他兴冲冲地前去履职时,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听到了隋炀帝被其部下杀死的消息。善于审时度势的李百药没有死抱在隋朝这棵朽树上,而是参加了反隋的农民起义军,意欲完成自己救国救民的夙愿。然而,这些得一时之利的义军领袖最终还是难成大器,李百药只好把目光投向了远方的李唐政权,因此才有了他向杜伏威献策、喝毒药反而医好病的事情。 杜伏威到了长安之后,表面上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实际上却形同软禁,这令他更加坚定了除掉李百药的决心。这次,他不玩送石灰酒的阴招了,而是直接写信给主持义军工作的辅公袥,密令其捕杀李百药。 然而,杜伏威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一个人——他的养子王雄诞。王雄诞平素对志存高远且又博学多才的李百药极为敬仰,所以极力保护,使得李百药免于灾难。后来,不自量力的辅公袥起兵反唐,身在军中的李百药被其裹胁,担任了小政权的吏部侍郎之职。这件事传到长安,素与李百药有故交的唐高祖李渊极为愤怒,决心将李百药绳之以法。 唐军平定辅公袥之后,李渊终于逮到了这个貌似三心二意的李百药。就在李百药将被押解入狱之际,一名小卒在辅公袥的文案中发现了杜伏威令其杀害李百药的密信。这份有力的证据及时地证明了李百药并非叛乱者的同党,李渊看信后怒气稍平,虽仍将李百药流放泾州(今甘肃泾川北),但毕竟留了他一条性命。后来李世民登基了,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李世民又让李百药来教授皇子公主读书来了。 楚云拓也不得不服这个李百药的运气,简直是人生逆袭的榜样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