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147 章、博士开眼界 (第1/2页)
李开春:“你也可以开开眼界,看看我母亲空手起家的实力,比你南梁如何。凡是:正门头上有菊花,都是菊记分店家。你需花上多天日,可能见到我的妈。” 娄宏发:“哦!” 李开春:“去不去由你;我时间特挤,不送!走起!”说完,腾起一个“燕上蓝天”,一下子就钻进了门楼上的瞭窗。“嘭”的一声,关了窗门。 董龙香也进内,关了门。菊园又悄然无声。 姑娘们在门楼上的斜格子窗里,把外面看得清清楚楚。只见: 娄宏发看着那些驮马,无地自容似的,垂手傻站着。 随从们也呆若木鸡,束手无策伫立,仿佛不相信这是凡间现实。 娄宏发过了好一阵,才尴尬地说:“按公主说的办!” 白天。乡间路。此时正是八月三伏天,巧城镇、华堂镇一带,热得“狗吐舌条猫闭眼”,连晴高温达摄氏四十多度。 铁梁银牡丹曾经说:“夏天即使下油锅,也不要去巧城、华堂。那地方虽然物产丰富,黎民多情、善良;姑娘纯洁美貌;男子英俊潇洒;但是,山上没有树木,光秃秃的,跟干燥的岩石、沙漠一样,热得真要把人烘干了当柴烧。” 黎明月感慨:“这里虽然在全国不出名,但实际上是一个更比重庆还热的大火炉。确实并非夸张。就连我土生土长的黎坚贞,也长吁短叹:真把人热得惨。” 娄宏发准备连日顶着火辣辣的骄阳,追寻洪菊花,显然心比骄阳还热。 当天下午,天气转阴。娄宏发一人,打着阳伞,去野鸭塘。走在大路上。远见: 绿色打扮的一群小孩,在田坎上观看什么。 娄宏发走近一瞧,原来是—— 一亩多大的水田里,有两个农夫(洪菊花命名为“大田工人”):各驾着一头水牛和农具,一个在这方面“犁”,快结束了。一个在那方面“耙”,看样子刚开始。 娄宏发不禁心声:“夫人(洪菊花)在南梁,就是这种方法耕作:他们一个翻土,一个‘耙泥’。有实力的农家,或是合伙作业的小农户,大都这样:‘三犁三耙’。” 娄宏发只见路旁田埂,立着一块一米多高的石碑,面对大路。上书茶杯大的楷体红字:《少女实验田》清风细细摇绿苗,水波粼粼漾黄绡。雏燕振臂练展翅,来日观赏稻弯腰。二月天诗书刻。《国际沧桑文学》发表。 娄宏发不禁暗道:“去菊园的路上也有立碑,我没有注意看。这首诗头两句写景:清风轻轻摇抚绿苗,水面像抖动的黄色绸子。这景好美!第三句写少女练习本领,第四句写今后观瞻丰硕的结果。这显然是少女初栽秧之后,或者是看了栽秧苗后的即兴诗。振臂练展翅,观赏稻弯腰,说明此人的志气不小!既做诗,书写,还雕刻!不错!不错!‘《国际沧桑文学》’!吁!是我母校的一个国际性刊物。这‘二月天’是什么人呐?”四下一看,只有那两个农夫在耕作,小孩们在那面的田坎上观看。便向田里高声:“请问师傅。这‘二月天’是什么人呐?” 一个农夫高声回答:“那是指季节:农历二月春初始。说得很明白呀!” 娄宏发不禁暗自惊讶:“‘二月春初始’,‘开春’!是开春公主吧?他道‘说得很明白’,我就不能再问了。”大声:“谢了!”接着往前走。约莫行走了百把米,路边又有立石碑:由不得又却步一看: 《虫口夺粮》田地鼠虫嚣,粮被半数糟。鹰鼬蛇(禽兽虫)抓捕,朋友功劳高!月中女诗书刻。《华刊》发表。(笔者注:月中女,嫦娥也。) 娄宏发点头称是:“夫人曾经说,人类收获的粮食,有一半是有益动物,从老鼠和害虫的口里夺回来的!这诗提示人们:要爱护人类的朋友——有益动物。极好!” 娄宏发又往前走,一百来米又有立碑。诗:《抗旱》guntang大地盖骄阳,多日无雨禾苗黄。壮志人有抗灾技,招来江水丰食粮。坴玉诗书刻。《诗舟》发表。 娄宏发接着每走一百把米,路边都有立碑的诗。字体不同,落款不同。不禁猛然想起:夫人离别南梁之前,曾经写了“改造五荒”的诗,刻在高大的石碑上,立在路边。夫人离开南梁后,改造五荒,没有继续进行。那些石碑,后来竟然不明不白的消失了。我也没有注意,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尤其是对不起夫人! 看这路边的诗,多么有意义!多么启示人!而且是一种路边装饰的景观,也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唔!应该是一种路边文化。 夫人和女儿们的杰作多多,使我获益不浅!真是开了眼界。 娄宏发后来才知:“菊记”地盘路上和企事业单位里,都有“菊园女”在报刊上发表过、或是买了版权尚未发表的诗作立碑。 下午,阴。野鸭塘。 娄宏发走到了目的地:老远就听见有鸟在歌唱。看见大门上方有个石刻的红色菊花,一块横匾,隶书“野鸭塘”。两边有隶书楹联:人类善包罗万象共和谐,生物聚亲切一家同兴旺。“啊!这是夫人的手笔!”左面楹联旁边,有一座高大的鲜艳夺目、蜡黄色石立碑,上刻楷体红字:《入塘令》严禁打枪放鞭炮,不准高声大喊叫,塘内尽是好朋友,人人必须有礼貌。二月天诗书刻。 娄宏发走进敞开的大门,顿时感到凉爽宜人。同时听见响亮的呼喊:“欢迎!欢迎!”却不见主人在哪里。 另一个中嗓子声音热烈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