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利用一下 (第1/2页)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叶德安气得当时就和叶文联吵上了,还扬言要去找叶文明理论。幸得在场的叶世新劝住了他,不然他肯定要把事情往大了闹。他还年轻,年轻人火气大,做什么事情也不考虑后果。 他气呼呼地回到家里。 叶世新随后也赶到。 “你说我哪里得罪了叶文明和叶文联,他们非得这样处处为难我?”他气不过,心里也断定是叶文明在搞鬼。 对于叶文明兄弟俩的为人,叶世新自是了然于心。他早就料到此事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叶文明和叶文联会像拦路虎一样,拦在叶德安面前,让他无法前行。 无法前行的,其实也包括叶世新。虽然他的文化并不高,也没有多大的政治抱负,但作为年轻的一代,他的视野总比叶文明来得开阔。他已经察觉到中国大地上寻改革、求发展的时代潮流,像叶文明这样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人,是无法顺应时代的变化,是注定要被淹没在时代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之中…… 就在叶德安满嘴说着气话的时候,刘丽萍出现了。 当她知道情况之后,却不屑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就不信还拿不下一个小小的碾米厂!” 她的话让两个大男人感到十分的惊讶!这个才二十岁的女人,竟然比他们两个大老爷们更显得从容自信。 刘丽萍又说道:“要竞争就来,有什么好担心的!虽然我嫁到上山村没有多长的时间,但多少也了解这边的情况,村里有能力和我们竞争的,我相信不会超过五个人!” 两个男人都不出声,都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驼背岭那边自然不用说,就算有人来竞争,我相信姓叶的都不会同意。苦茶坡上,五房和六房的人口最少,也没有几个能人,我看应该可以忽略不计。大房的人口虽然最多,但条件好的没有多少。叶康元的条件还不错,只是卫生所已经都够他忙的了,他不会来凑这个热闹的。二房里条件最好的是叶文明,但他的心思都在芦柑园里;而且,他作为村支书,为了防止人们背后闲话,我断定他不会参与其中。倒是叶文联一直惦记着碾米厂,可他家里困难得连小儿子的病都不打算治了,如何能打碾米厂的主意?三房里就属老六最有钱,但他和我们是自己人,他是绝对不会和我们竞争的,更何况这小小的碾米厂也难入他的法眼!现在就剩下四房了……四房呢,情况就特殊一点!我们家的情况虽然不是很好,但这一件事情是由叶德安而起,他算是最有力的竞争者。除去叶德安,我看就属叶世新你的情况最好了!” 刘丽萍故意看着叶世新,并且煞有介事地问道:“你应该不会和我们竞争吧?” 叶世新笑着摇了摇头——碾米厂对他而言,他简直是唯恐避之不及。 最后,刘丽萍很有信心地说道:“你们就等着看吧,叶文明和叶文联的如意算盘,绝对要落空!” 情况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就算大家都知道碾米厂是一块香甜的蛋糕,但真正有能力把它转包下来的,确实没有几个。再说了,有能力的人也不见得愿意做这件事情。刘丽萍正是抓住了这几点,所以才表现得如此从容自信。 看来,她已是成竹在胸了。 看着刘丽萍自信的样子,叶德安也开始恢复了信心。他又开始想象自己有钱之后,那一副神气威风的样子…… 当天,为了扩大影响,叶文联特地用毛笔写了一份歪歪扭扭的大字报,贴在村部门口那一块木板钉起来的告示栏里: 通告 全体村民: 经村部研究,一致决定将村属碾米厂转包给个体经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全体村民皆可参与此次竞争。有意者,请速来村部报名登记。 特此通告! 上山村村部 1986年1月5日 上山村这个公告栏,除了用大毛笔写上一些什么“贫困山区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社会主义好,共产党万岁”之类的口号,以及张贴催促村民缴纳各种钱款的通知之外,就是猴孩子们涂鸦的好场所了。 大字报一贴,来村部的人却寥寥无几,来的人甚至看都没有看一眼。叶文联觉得如此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于是就打开村里的高音喇叭,将通告念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念得他的嗓子眼都快冒烟了。 很快,消息在村里传遍了。 叶文联坐在村部办公室里抽着烟、喝着茶,就等着有人来报名参与竞争。但他左等右等,等到晚饭的点都到了,也不见有个鬼影子来。 这倒间接证实了刘丽萍的分析。 他很是失望,但又寻思着大概是有兴趣的人家,正在家里合计此事,说不定明天就会来村部报名。他看了一眼外面渐黑的天色,突然想起该回去给小儿子煎药了。他赶忙起身关了办公室的大门,快步走出村部。走到叶进来的小卖部的时候,他想着得买一包烟回去,免得到了夜里把烟抽完了,还得跑出来。 天这么冷,鬼大半夜才愿意往外面跑! 他走进小卖部。 叶进来一见到他,立马笑着迎了过来。 “给我拿一包大前门。” 说完,文联就往口袋里掏钱。可他把口袋都翻遍了,也掏不出钱来——原来他忘记带钱了。 叶进来看得出叶文联忘记带钱了,但还是把烟给了他,并说道:“没事,下次再给。” 叶文联不由得愣住了!他觉得很奇怪——要知道,叶进来最不愿意赊账给别人,更别说是他主动说出来。若是别人说要赊账,他那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