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襄助恩系兆别后事(二) (第1/2页)
“阿惠!”元仲华在惊呼中醒来。 睁开眼睛,一切都消失了,原来刚才的才是梦。帐低垂,元仲华发现此刻她正躺在榻上,外面有光亮透进来,好像还能听到天的鸟叫声,这让她心好了很多。心里暗暗庆幸刚才只是梦,但可怕的梦境还是让她惧意难消。 元仲华很快判断出来,这里不是她在大将军府的内寝,不是她的榻。而芙蓉帐已经被挑开了。同时元仲华微微起时才惊觉,她已经和做梦之前截然不同了。她伸手抚了抚自己的腹部,完全平了下去。 两个奴婢挑起帐又自觉地退了出去,元仲华一眼看到高洋居然就坐在榻边,她心里失望至极。 “你从未这么唤过他。”高洋和刚才比起来好像换了个人,只是稳稳地坐在那里看着元仲华,他沉静极了,表面上看起来一没有之前的疯癫之态。 元仲华不敢置信地看着高洋,高洋就好像是生生从她刚才的梦境中走出来的。他冷漠的眼神,还有绞缠在一起一刻不停的手指,这让人觉得他心里纠结得厉害。高洋目光锐利地死盯着她,“你叫他阿惠?若是你肯叫我一声侯尼于,我……”他忽然止住了没有再下去。 “我的孩子呢?”元仲华问道。 “自然很好,已经给大兄送信去了。”高洋站起。 “何必在这个时候让他分心?”元仲华想起,但全无力。 “他该学学如何分心了。”已经站起的高洋又恢复成了那个沉郁而有些痴滞的太原公。“这么多人看着他,谁心里想什么他都知道吗?若是有人背着他做了什么于他不利的事,他也全都能知道吗?” 元仲华忽然想起刚才做的梦,又听高洋这样的话,盯着他问道,“既然他不知道,难道是你知道吗?” 原本以为高洋必不肯,谁知道本已经要出去的高洋却立刻又转过坐回榻边看着元仲华。“告诉下也无妨。大兄想必也知道自己处危境。这样清吏治、除贪渎,于国于家都是好事,可唯独对大兄自己不见得是好事。大兄又从来耀武扬威习惯了,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那些宗室公卿,还有父王边的旧人。又从来不屑隐忍。”高洋好像头痛一样,甩了甩头,伸手按了按太阳。 元仲华越听越惊心,这分明就是解了她刚才的梦。她想起梦中的高洋,冷冷看着他脱口道,“你是会隐忍的,所以才旁观,是吗?” 高洋听了这话把手放下来,诧异地看着元仲华。 入夜,长安的大丞相府第里,长公主元玉英的侍女南乔在听了一个奴婢的禀报后匆匆入内,回禀长公主元玉英,那个柔然世子秃突佳在莫名其妙消失了几天之后忽然又回来了。 元玉英其实也能猜测到大概。但是她也明白,这个时候不是计较细枝末节的一刻。只吩咐还是照旧尽府中所有供奉柔然世子,不能失了礼数,别的一概不多问。南乔对长公主的心思完全心领神会,懂得如何吩咐奴婢们。 不过元玉英没想到,她只想着把柔然世子供奉好,同时也暗中思虑,这个时候还让柔然世子长居丞相府是不是合适。但是她还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理由让这位柔然世子迁出丞相府的时候,秃突佳就主动来找她了。 秃突佳其实特别喜欢上次和宇文泰角抵时园子里那个叫做“亭子”的建筑物。他本来就是玩心重的年纪,总想着什么时候回草原了,也建个一模一样的亭子,就在蓝天白云之下的绿野中,不知道建成后会是什么样的风景。 不过这个时候站在亭子里的秃突佳心里也颇有感触。事易时移,隆冬时眼前一片灰败,毫无生气的园林中倒是站在这亭子里最冷,穿堂风吹过冷得厉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丞相宇文泰不在府里的缘故,整个府第都沉寂了许多,显得冷冷清清。 远远看到大丞相夫人、长公主元玉英,被后的奴婢们簇拥着走来。秃突佳自然没见过长公主一袴褶、挥剑如虹的样子。也不知道当年她追随夫君抛下洛阳的一切西入关中时又是何等的英气勃勃。在秃突佳眼中,长公主虽然面貌如绝色,但也未免过于沉闷拘谨。她总是合规制的礼服在,行动端庄又寡言少语。 看着丞相夫人裙幅不摇地上了亭子里,秃突佳不等她问,便抢先道,“夫人倒真是安稳。”其实他心里对元玉英相当有好感,觉得她很有汉人的那种母仪天下的风范。 “世子请直言。”元玉英依旧镇定沉静,却不肯和他开一句玩笑。 秃突佳也看出来了,索看着元玉英直言道,“不瞒夫人,我前几去了蒲坂城。”他想看元玉英的反映。 元玉英垂眸不语,半天听不到秃突佳再往下,诧异地抬起头来,看秃突佳也正看着她,便问道,“世子想什么?” “夫人可知道谁在蒲坂?不奇怪我去蒲坂做什么?”秃突佳看元玉英既不意外又无怒意,觉得有失落。 “世子不是大魏臣子,想必朔方郡公也不止是和丞相有交往吧?”经历了这么多事,元玉英显然已极有怀,不是个深宫中的普通妇人。柔然既然能和西魏有交往,当然也可以和东魏有交往。就算是这个时候秃突佳去见了东魏主帅,她也没什么好的。 秃突佳的格,不会掖着藏着,虽有心机但不防碍他还是个爽直的人,更何况毕竟年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