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话 压力山大呀! (第3/3页)
呢!徐如林说它们有一定的蛰伏规律,即使攻击也有一定的范围,这是流传在土贼中间的说法,也都成了故事了。但是想起江家大院的经历,似乎他说的有道理。
那些狗尸似乎就是如此,它们找不到人,就像活狗那样地毯式搜索。估计如果再找不到我们几个,那些狗狗们一定会去某个地方,大院底下的暗室到底还有没有其它地方不知道,但我想应该是有,那水道的另一边还有多大不清楚。那天大家够小心的了,究竟是怎么招惹了狗狗们,谁也没去想这个问题,现在回忆起来,似乎徐如林说得对,一定是我们触动了让它们起尸的条件。 那天很小心啊!想不出哪里出了问题。那些狗狗枪打不动,越打变异的越厉害。想到明天上岛,我有点害怕起来,是因为我又想起那只獒犬在眼前绽开的皮rou,真不想再看到那种东西。 人,不可能总是那么幸运。 起尸需要条件,那么撕碎所有目标之后,这些东西的蛰伏就又需要一个指令了。 中土传说当中,胡香锁气的醒尸一旦失去了所有目标,立刻就会失神。这里所说的失神,仔细联想起来应该不是失去神智支撑,立刻瘫软之类的意思,我猜应该是失去攻击性,恢复到刚刚起尸那样,漫无目的的游晃。那邪尸都是半尸,虽没有了目标,但仍然会像动物群体那样,回到醒尸之前蛰伏的地方。 这种说法,细想起来似乎可以参考的传说也有。 以前也听过类似的故事,本领高强的土贼们去盗传说中的墓葬,但并没有传说中的邪尸守卫,古墓中除了残败的尸骨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可以想象的出墓葬已经被人捷足先登了,守护的醒尸已经失去了作用,烂成一滩泥土白骨了。我估计就是这么回事,哪个土贼会反反复复进一个墓室,没什么目的就看看活尸怎么样了。林林总总的故事多了去了,但是几个要素还是摆在那里的,墓室中养尸成尸的条件,被人捷足先登的盗洞,干枯的尸骨,这些是想象的先决条件,如果再加上点现场勘查的学问,收效会更精彩。 传说中的胡香锁尸,当所有目标都被消灭之后,就像有意识一般重新蛰伏,寻找自己栖息的位置。古代不像现代,那么多的词汇,生物钟这个东西不可能有人知道,但是在胡香锁尸当中,它却被保留了下来。也许创造它的人并不知道生物钟到底是什么。 值得寻味的东西就在这里。究竟是什么能让锁气的半尸像群居生物一样,同时醒来,在一定的范围内攻击,然后又按部就班进入‘休眠’期,当再遇到醒来的条件,影片重演一遍。 徐如林的语调有些吃力,盘腿坐着就不该这么长时间说话,气力难免不够用。我看根本原因是他此时心里紧张的缘故。 “出发之前高祖交代过,胡香锁尸之所以能行而有序,规律就是出在桃核上。在半尸的行动范围内,必然有一件质地和大胡桃核差不多的东西,那东西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但是一定要注意,那东西不管什么形态,一定要找准了才可以。质地、密度、外观、还有所处的位置都考虑进去,只要选准了,其余的事情都好办”。 徐如林没等到说清楚,我们已经猜到了。这个时候再猜不出来真可以回家哄孩子去了,李立明笑着坐起来,抢在徐如林之前说:“余冬梅你们放心好了,只要让她离你们远远地就可以。至于你们要找的东西,你们两个专心去做,需要什么尽管提,不行我们再分出几个人加入你们两个。但是余冬梅和那个恩叔,一定要让他们上岛,而且我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预感,这条船上的每个人都有问题”。 马恒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找到那个能够控制半尸的东西,尽可能带回去,至于那东西有什么重要的就不知道了。保护余冬梅的事情交给我们,这么安排是最好的。东西肯定能落到马家人的手里,余冬梅出事,也怪不到他的头上,老东西果然有路子。不过他忽略了一点,禚贺和徐如林,我怎么看都不像很牛掰的那种,很普通呀! 两个人能做多少事? 恐怕啥也做不了! 每个人都有问题,这一点吊起了我的胃口。这些天最闹听的就是船上的人们,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可就是说不清楚。这是货轮没错,可几乎是空船,正是如此这几天的航行速度着实太快了。快得让我们受不了,呕吐能客服,大家都能让自己尽量不吐出来。减少食物,尽量避免躺卧,都无济于事,胃神经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小心,别吐出来’。 徐如林能说这么多,由此能看的出来,这俩人的包袱挺重,既要照顾到余冬梅的安全,还要完成高祖交代的事。两个人,也够为难他们的了。至于要救的张博,现在几乎可以公布死讯了,如果不是受过专业的训练,饥饿都能弄死他,更别说胡香锁气的半尸了,骨头渣都剩不下。 明哥此时说起,大家心里才渐渐清晰起来。 我们都是初次出海这么远,禚贺和徐如林也是如此,有限的海活经验,那都处于近海,如此的远航也是头一次。我们队货轮上的海员不是十分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根本不知。只是这些天的观察,这条船上的海员们似乎没什么交流,找不到那种热闹祥和的气氛,他们彼此都好像漠不关心一样。曾经也听过一些,外企员工就是这样,工作的时间里根本没有同事间的私聊和关照,每个人都是闷头做自己的工作。不知道海船上是不是也这样,但我想他们的社会制度应该差不多,都是机械一样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别人根本不会去理会。 一直不声不响的阿约也提出了疑点,没想到闲溜达的他也注意到了某些事,这是和我们在一起的成果,真让我喜出望外。 ‘一定要仔细听听,我们的阿约都发现了哪些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