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你来我往 (第2/2页)
头加上一块石头,那会变成两块石头,而且他们都不会消失。可是光的干涉现象很有趣,波动学里提到,如果两列波相遇,当他们正好都处在高峰时,那么叠加起来的这个波就会达到两倍峰值。” “如果处在低谷,叠加的结果就是两倍深的谷底,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两列波正好交叉开了呢?” 一个处在高峰和一个处在低峰的光相遇呢? 易轩得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它们会互相抵消,这种在物理学上叫做反相,在它们重叠的地方,将会波平如镜,既没有高峰,也没有低谷。 易轩眼睛一亮,他对着观众大声道:“谁能给我举一个恰当的例子,来明一下什么叫互相抵消?” 一个罗马士兵大声道:“很简单,如果有一个人拉着你的左手,一个人拉着你的右手,用相同的力气朝着相反的方向拉你,你会站在原地不动,光波相互交错时,纵波方向的力被扯平了。” 易轩哈哈一声大笑,指着罗马士兵夸奖道:“你是个才。” 谁知道罗马士兵却是谦虚道:“不不不,你才是才。”,观众又是一片哄笑。 然后易轩向后一划,很多图案凭空出现,他指着牛顿光环道:“我们想一想,这个牛顿环为什么会形成一明一暗的条纹呢?按照牛顿的《光学》解释,我们可以同粒子学来证明,但问题,如果我们用波动学来证明不是更简单吗?” 然后后面的团开始快速变化,易轩再次道:“试想一下,两道光正好是同相的,它们的波峰和波谷正好互相叠加增强,结果造成两倍光亮的效果,而黑暗的光则是反相,它们的波峰波谷相对,正好互相抵消。” 果然,在众人喜闻乐见的见证下,易轩,也可以汤玛斯.杨开始着手研究这一系列的实验,他打算用干涉效应来解释牛顿环和衍射现象,并且计算出了1\/至1\/英寸之间。 果然喜闻乐见的场面出现了,汤玛斯.杨整理了这一切后,第一次描述了他后来名扬四海的实验:光的双缝干涉! 周通眼睛一亮,他以前就听老师过,光的双峰干涉实验完全可以排进物理学最经典额的五个实验之一。
同时这个实验也出现了在了一个中学物理课本里,周通知道后来读大学才知道,原来物理学是那么简单,却又那么复杂,周通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双干涉实验竟然会给后面的物理学发展带来近乎灾难性的开端,甚有物理学家为之发疯,转而寻求上帝的帮助。 汤玛斯.杨的手段非常简单,他用一根蜡烛放在一个张开了有一个孔的纸面前,这样形成了一个点光源,然后在纸张后面再放一张纸,不同的是第二张纸上开了两道狭缝投到后面的屏幕上,于是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 专业一点的术语:平行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狭缝相距很近,平行光的光波会同时传到狭缝,它们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它们发出的光在档板后面的空间相互叠加,就发生了干涉现象。 这个被评为最美的物理实验。 然而紧随起来的是物理学家们疯狂的嘲讽,他们只觉得这个汤玛斯.杨,简直荒唐不可逻辑,就这样也想去挑战牛顿等人建立起来的物理地。 于是很多知名的物理学家在舞台上陆续登场,他们开始以不屑的目光看着双缝实验,接着就如同网络里那种打脸的套路一样,他们震惊了,彻底被震惊了。 陈宝山转过来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这个实验揭露粒子学所不能解释的点,为什么两道光叠加在一起,反而会造成黑暗,粒子无法解释,但光波可以!” “正解!” 陈宝山好奇道:“你觉得波动学赢了吗?” “怎么可能,牛顿这群人创造的物理体系不可能这么容易就被挑战了,光的战场本就是一个你来我往的过程。” 于是喜闻乐见的情况出现了,张远,哦,不是不是,是一个叫马吕斯的高手发现了偏振现象,他告诉所有人,偏振现象明了双干涉并不是通用的,他有漏洞! 然而画面猛然间发生转移,易轩摊手无所谓道:“这个不能明什么,只能明我的实验不够完美,但是实验结果本身没有问题。” 全场光芒大起,剧场结束了,似乎到了一个关键位置,整部戏似乎到了一个转折点,观众们有些意犹未尽,就在这时,之前那个希腊人确实道:“我依旧相信光是粒子,现在法国科学院有一个悬赏征文,我们去看看吧!” 众人赶紧走出门去,似乎只要一出了这扇门就能达到法国,实际上还真是,他们一出门就见到法国科学院耸立在面前,有趣的是来到这里的人没有收到任何阻拦。 周通才一看到那几个评委,顿时就怔住了,卧槽,超幻想者全明星啊,这么吊? 他再一看,李超对应的是比奥,郑晓对应的是拉普拉斯,何飞鸿对应是泊松,这些饶名字简直如雷贯耳,不过他们都是积极的波粒学拥护者,不简单。 周通咂了咂嘴,觉得他这些战友真是了不起,各类人物都扮演了一遍。 然后他就看见雪诺大摇大摆的走进了科学院,大声介绍自己:“我是菲涅耳,一位工程师,我想提交一份论文,名字蕉关羽偏振光线的相互作用》。” 扮演拉普拉斯的郑晓伸手道:“出你论文中最主要的观点。” “论文中,我用数学公式认真额的推导了一遍,我认为光是一种波,而且是一种横波,并不是胡克的纵波,我在论文中详尽的用数学推论解决了困扰波动的偏振问题,光的衍射得到了最大证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