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相逢时雨_第123章 含沙射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3章 含沙射影 (第1/3页)

    几辆马车先到了‘门’前,第一个下车的人正是李斯。

    “老师,你也来了。”他走到荀子面前恭敬道。

    上回李斯来访要拜见荀子吃了就个闭‘门’羹,这回荀子当然也没有好脸‘色’,冷冷道:“这次公子到访,李大人又多费心了。”

    “李大人只顾叙旧,也不为下官引见。”上前来说话之人,一身玄‘色’官服,面‘色’端凝隐有一丝煞气,他带着威严而冷森森的官腔不疾不徐道,“荀况先生和齐鲁三杰名满天下,赵高早有渴慕之心。”

    伏念颔首谨慎道:“中车府令过誉了。小圣贤庄都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那些虚名不过是世人误传罢了。”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伏念先生是儒家掌‘门’,想不到还深得道家真义啊。”

    赵高话里带刀明显有警告之意,他目光掠过伏念,最后又落到了我身上,眼中似有测度。我不禁心底一寒,在历史上可算是数一数二百年难一遇的‘阴’谋家赵高眼神果然犀利‘阴’冷,仿佛被他看一眼,就是他手中玩物。就是他‘阴’谋篡改遗诏害死扶苏扶立庸主、残害忠良族灭秦国王室,弑君夺位,搞垮了整个大秦帝国。可以说秦帝国毁灭的关键,不是其他人,正是赵高,隐藏在帝国内部的毒瘤。

    眼前这样的场景真是让人有些思路跳跃和‘混’‘乱’。赵高不可否认是名副其实的‘jianian’臣,但不就是他的作为助燃了反秦势力的火苗,让起义得以名正言顺以扶苏的名义为号召讨伐秦二世?到底是敌是友如果真要定‘性’还的确是有点让人尴尬。

    “张三先生,人家在这儿呢。”公孙玲珑那熟悉的酥麻声调又高高扬起,飘了过来。让我原本的‘阴’寒更多了一丝凉意,扫起了一片‘鸡’皮疙瘩。我下意识瞟了眼身侧的张良,他凝起了脸‘色’似有沉思,丝毫没有在意公孙玲珑那热情洋溢的招呼。面对公孙玲珑那作态他脸‘色’仍能深沉到如此,让我心中又多添了几分不安。

    “张三先生是害羞了呢。”公孙玲珑手持面具挡在脸颊一侧,含羞一笑,又狠瞟了我一眼,抑扬顿挫道,“张夫人,你不是一向爱躲躲藏藏说是不想不招人显眼,今日你怎么也抛头‘露’面了?真是稀奇呀。”

    我只是曾经说过张良爱慕者众多,我不宜高调‘露’面免得遭人嫉恨,公孙玲珑这档口还有心情拿我开涮,真是让人无语。我扯出一个干笑,微微欠身行了个礼,不以为意道:“公孙先生,见笑了。妾身虽为‘女’子承‘蒙’荀师叔提点收为弟子,自然听凭掌‘门’的安排。只求尽心尽力,恪守律己。”

    伏念荀子都在此,我怎么也要稳住自己姿态,不能辜负儒家以德服人的一贯作风…….而公孙玲珑似乎也无意和我多废话,目光直直望着一边沉思的张良,眸中尽是欣赏爱慕之‘色’,那痴痴的秋水涟漪的眼神不禁又让我‘鸡’皮疙瘩掉一地。

    “公子殿下驾到!”秦兵高声报道。辚辚车声,整齐有力的步伐声渐行渐近。

    “行拜礼。”荀子道。

    身边所有人齐刷刷跪下,我一愣,根本并没有想到会行如此重的礼仪,在秦朝似乎并没有任何律法或者约定成俗的礼节规定要行跪礼,鞠躬行礼已是到了礼节。

    而此刻不仅是我一人愣神,张良也直直站在那里,他面‘色’肃然紧绷,眼中‘激’‘荡’着异样的情绪,有固执有不甘。他是不愿意对扶苏行如此大礼吗?颜路关切地看了张良一眼,又用眼神示意我赶快行礼。

    我连忙跪下。扶苏的马车已经停下,我侧头又看了一眼矗立着的张良。没想他也正低头看向我似在端详思量什么,眼中神‘色’让我有些捉‘摸’不透,他眉宇又紧了紧,在扶苏走下马车那刻,倏地跪下,膝盖生硬的着地,不带一丝缓冲。只是一个拜礼,这样的决然的姿态让我似感一阵凛冽气息袭身而来。

    “荀老先生是在下的救命恩人,而我更是师从儒学博士淳于越,也是诸位的同‘门’师友,如此大礼扶苏何敢当之,都快请平身吧。”扶苏推辞客套之语却带着明显的威严。

    “谢公子体恤之情。”荀子起身,我们也跟着站起。

    扶苏环视了一眼我们身后的儒家弟子,突然问:“对了,上次那位救我的少年今日在何处,怎么不见他?”

    荀子淡淡缓缓道:“这位少年是我的棋友,他年少聪慧本想留他作弟子,只是他并无心师从儒家,没多少时日便离开了小圣贤庄。”

    “哦?原来不是师出儒家,不过看他身手似乎颇有来历。”

    扶苏突然追问起关于天明的来历,难道他已经知道天明就是秦帝国一直在追捕的叛逆分子?

    荀子不动声‘色’徐徐答道:“我们之间只论棋道,所以我对其身世来历所知不多,公子面前不敢妄言。”

    荀子如此一说,把天明和儒家干系撇地一干二净,也算很是稳妥有理。扶苏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之‘色’,视线一移,正对上我。

    心中有一瞬的心虚,但面上仍旧极力稳住了神‘色’,向他礼节‘性’的微微颔首。

    他目光幽幽地闪动了一下,眼神中没有质疑没有考量,似乎还是一如往常,有信任,有关切,今日还有另一抹深沉的之‘色’像是怜惜像是不忍,不知这种神‘色’源自哪里?或许只是自己敏感罢了吧。我暗暗吐出一口气,扶苏还是那个扶苏,他还是愿意选择相信我,相信儒家。

    扶苏审视的视线又在张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