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擦肩而过 (第2/2页)
对自己就有点失去信心,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号称跟自己父亲有八拜之交的歃血盟约的黄元吉不会是位阴险狡诈的小人吧? “嘿嘿,”想到这黄孛叹口气说道:“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我们马上就要跟黄元吉翻牌,是赌大还是赌小就凭天由命了,反正开弓没有回头的箭了,愿怎么的就怎么的吧!”说完,整理一下衣帽摇着折扇走出船舱,等舢板快船驶出很远后黄孛才转过身望着苗沛霖的栖身之地沉思不语。 咸丰十年五月初一,黄孛一行人到达凤阳府的同一天,置理庐凤道行辕前来了两位打扮奇特的男子:一位是中年男子,面目慈祥手拿檀香绢扇,带着黑呢帽,鲜衣怒马仿佛一夜暴富的土豪;另一位则长得缩头缩尾,手臂和脖子上都缠着白纱布,心神不定跟在华服男子身后,还没等两人下马,石阶门口旁的两个站班争先恐后一溜风跑下台阶,一位接过缰绳另一位扶持着中年男子下了马,两人低头哈腰献媚道:“王爷,您怎么今日有空到我们这里来了?您可想死我们了!” “哈哈哈,”叫王爷的哈哈大笑,从怀里掏出两个红包分别递给两位站班笑道:“你们俩是想我的钱吧?”俩站班接过红包露出巴结讨好的笑容说道:“哪能呢?见着王爷我哥俩就是亲,是不是张三?” 张三急忙点头赞同,被叫王爷的中年人绷着脸严肃地说道:“我说过你们多少次了?不要见面就跟我叫王爷,被外人听见了还以为我真是哪个王府的王爷呢,你们就叫我大名就行。” “那怎么行?怎么都得叫声爷,那以后我哥俩就叫你金奎爷?”两人小心翼翼地问道。 “随你两的便,”王金奎不耐烦地摆摆手说道:“李四,你赶紧进去把我这个拜帖递上去,越快越好!” “金奎爷,你来了还需要什么拜帖啊?直接进去不就得了?你跟我们老爷也不是什么外人。” “你不懂,这回是公事,按规定就得公事公办,私人的交情事后再说。” “咦?”剩下叫张三的围着缠着白纱布的男子转了好几圈,惊奇道:“这不是驻守霍丘的张龙张大帅吗?你还活着?” 来的两人正是跑到霍山搬救兵的王金奎和被独立团打得落花流水的张龙,两人碰到一起也算是命中注定。当初张龙兵败两水洼之后就如丧家之犬准备逃回霍丘城,一想到驻扎在城里心狠手辣的苗长春和那个杀人如麻的“人屠”苗希年,张龙不由得打个冷战,胡乱找一家小药铺让江湖郎中简单处理一下伤口就掉头逃向寿州,知道自己无论回霍丘还是回凤阳府找自己的主子都是死路一条,只好求救自己的好友颖上“笑八方”王金奎帮助自己洗脱罪名,等到了寿州才知道王金奎已经取道凤阳府,于是又连夜撵到凤阳府,等了五天才等着从霍山返回的王金奎。
王金奎听完张龙一番讲述后吓了一跳,问道:“那黄孛的独立团真的那么厉害?” 张龙为了推卸责任立刻添油加醋说道:“金奎大哥,老弟还敢骗你吗?他们一千多人就赶上咱们的千军万马了,没等你靠前就损失大半,那根本不是两军交锋,纯他娘的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妖怪,嘴里念着咒语手里还不停地往外撇各种法器,那真是靠近的尸骨无存离远了也嗝屁朝梁,”张龙抬起胳膊摇头叹息道:“金奎大哥,你看,一只手活生生就被咬去了,要不是你老弟福大命大躲进臭沼泽地里,你再也看不见你小龙弟啦,呜呜呜……”说着说着痛哭流涕起来,刚刚哭出两声突然打住,擦了一把鼻涕说道:“金奎大哥,独立团里还有龚瞎子的人马,那个叫毕天松的就跟我打过照面,要不是我想把这些秘密带回来我早就自尽了,呜呜呜……” 王金奎思考大半天笑道:“好了,别哭了,不就是让我替你说情吗?好,这件事我出面给你办了!” “真的?”张龙赶紧止住哭声眼泪巴巴望着王金奎,突然跪倒在地拜谢起来,笑道:“嘿嘿,我就知道金奎大哥不可能见死不救,要不怎么还在江湖上号称‘笑八方’?” 张龙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弄得王金奎哭笑不得,让张龙坐起来之后说道:“救你可以,但是你必须按我的意思说,否则黄元吉大人砍下你的头可别说我没提醒你。” “金奎大哥,你就发话吧,我保证按你的意思说!” “关于黄孛独立团战斗力凶悍的话你一个字都不要提,你就说对方人多势众,有成千上万的捻军在给黄孛撑腰,其余的话你随便说,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你的小命,弄好了说不定……”说到这王金奎故意留下一个悬念刺激张龙,端起茶水喝起茶来,急的张龙火急火燎央求道:“金奎大哥,你也别给我卖关子了,我现在就是光棍一个,你就是把茶壶端起来我也不走了,你快说后面的话。” “哈哈哈,我王金奎啥时候干过那种端茶送客那种事?”王金奎放下茶杯认真说道:“等一会儿见黄大人时你除了按我说的意思办外再装出一副可怜相,越可怜越好,到时候我再从中撺掇几句,弄好了黄大人就会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张龙闻听真是心花怒放,恨不得喊王金奎为亲爹,两人又密谋了半日才走出王金奎在凤阳府的私宅去拜见黄元吉。 刚刚赶到凤阳府的黄孛一行人哪知道自己背后有这么多人在算计着他?急着催促黄坤说道:“坤哥,现在可是独立团考验你的关键时刻了,我们两眼一抹黑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你现在当务之急是赶快替咱们找一个临时安身之地。” 黄坤背起书箱笑道:“就这点小事还能够难住我?喝顿茶的工夫就搞定!”说完带着众人来到就近一个茶楼,找个僻静位置安顿好大家后叫来来店小二问道:“小二,你把本地的‘户头’给我叫来两个,”黄坤递给店小二一块散碎银子说道:“不要找那些带晦气的‘户头’。” 店小二满脸笑容点头哈腰转身而去,还没等黄孛张口询问什么是“户头”、什么是带晦气的“户头”,店小二马上就领来了一高一矮两位中年人,毕恭毕敬对黄坤说道:“这位客官,这两位都是我们凤阳府数一数二的‘户头’,经过他二人过手的房户没有一次见过官,你们就放心大胆地去谈,有什么需要是就喊我一声。” 两位“户头”早通过几人的穿着打扮看出是要进京赶考的大户人家,争先恐后抢着与黄坤搭起腔来。 黄孛也不作声,默默看着黄坤跟两人讨价还价,寻问住宅的周围的环境,当听说大个子有一套房子离庐凤道不远时黄孛才最后拍板定下来。大个子“户头”领着大伙看完房子后当场就画押签了房契交了租金,送走“户头”后众人围着这座大宅院转了一遍,前后两进的四合院部署的工工整整,什么马厩、仓房、灶房、轿亭、正厅和厢房应有尽有,大家都感觉非常满意。黄孛让谢老叔老两口住进二进院,自己和黄坤、老帘头住在一进院,安排好这些黄孛急忙把拜盒取出来,拿出那封早已写好的大红泥金名帖从头到尾又仔细检查一遍,感觉没有纰漏之后放进拜盒,掏出拿本犹豫半响又放进怀里,收拾好一切让黄坤前面带路直奔庐凤道府衙拜会黄元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