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战太平(一) (第2/2页)
给四营还保留下一支香火。 “到了霍山,我们还以为守城的还是像管家院那样的勇士,为了减少伤亡,夏振阳把全军二百多门大炮全都调集在一起,一口气轰炸了两个多时辰,直到门楼被炸塌,城门被打烂才发起进攻,除了遭到一股绿营兵的顽强反抗外基本上没费什么劲就拿下霍山,然后挨家挨户搜捕独立团余党,霍山衙门上到县太爷下到轿夫全都斩首示众。” “那霍山的县太爷是不是姓严?” “正是,”封熙永点头说道:“怎么?您老认识他?” “我怎么能不认识?在六安的一亩三分地所有的人不分职位高低都是为我们独立团服务的,就连那绿营兵也是我们独立团的一份子,只是可惜了严风和孙老三,出师未捷身先死,好日子还没见到就冤死在太平军刀下。要说起罪魁祸首,当属那个叫什么‘笑八方’的王金奎,好在此人已经被黄公子拿下,等押回六安真得凌迟处死,否则那些冤死的弟兄死都不会瞑目!”老耿头发了一顿感慨,接着问道:“熙永袍弟,你们没有把霍山城那些手无寸铁的乡民也一起杀了吧?” “夏振阳倒是有那个意思,说太平军南征北战打了多少次恶仗也没吃过这么大的亏,非要血洗霍山城不可,被从王陈得强行拦下,最后甚至抬出陈玉成的军法才阻止了夏振阳的暴行,可是在处死严县令那些官差时还是遭到围观的老百姓谩骂,被夏振阳当场斩杀了几位,其中还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妪,气得从王陈得差一点跟夏振阳分道扬镳。” 从王陈得老耿头也认识,感觉是一位心胸狭窄的人物,没想到此人在关键时刻还懂得道义,不由得暗自称赞,对返回六安击败夏振阳更加充满了信心,微笑着鼓励封熙永接着说下去。 “拿下霍山后,夏振阳把通往六安的所有道路全部封锁,就怕走漏了消息。第二天端午节,夏振阳率领剩下的六万多大军长驱直入杀到六安城下,除了留下五万人马攻打六安城外,他亲自率领一万多人偷袭黄家大院。为了防止重蹈管家院覆辙,一万多人马不分主次从四面八方同时猛攻黄家大院,除了正面遭到顽强阻击外,其余的都顺利地进入黄家大院,一个多时辰就结束了战斗。事后统计,正面有独立团三百来人防守,他们打死打伤两千多太平军;除此之外,在黄公子家眷内院被一位姓晁的老英雄打死了四五十,事后听我几个弟兄说,要不是夏振阳命令乱枪打死,保不准还得死多少人,这老英雄太厉害啦,估计就是英王陈玉成亲自出马都不是人家的对手,太可惜啦!” “嘿嘿,你是没见过他儿子,若是他在这里,我们哥俩想保也保不了你!”孙奎心森然说道:“那黄家大院就没有一个人逃出?”
“嗯,一万多人马把黄家大院包围的水泄不通,根本不可能有活着的人走出来,不过有一位年轻女子没杀掉……” 三人闻听还有一位活着,都异口同声问道:“叫什么名字?” “叫什么名字我可不知道,听说在审问她跟黄家大院是什么关系时,此女说她的丈夫叫章馨海。太平军里有不少兄弟听说过章半仙这个人,于是就把她看押起来,准备抓住章馨海之后好好拷问一番,问问他为什么背叛太平军改投独立团,然后一同处死。” 三人都暗中替章馨海庆幸,老耿头点头问道:“那你们攻下六安城了吗?” “没有,”封熙永摇头说道:“我被抓来这里之前还没攻破,估计没有个十天半个月不可能攻下。” “为什么?”毕天松好奇地问道。 老耿头接过话替封熙永答道:“那还用说?六安城里驻扎着田庆庚的六营,这些六营兄弟都是经过老奎和七娃亲手培训出来的,虽然战斗力赶不上其它的营,但其装备跟咱独立团其它营一模一样,手榴弹和地雷也是应有尽有,再加上黄公子的死党康刈子组织号召,我估计全六安城的男女老少全都加入了护城的行列,夏振阳不付出几万人马连城墙都休想爬上去。” “对,说的太对啦!冰康先生真不愧是翼王的首席谋士,算无遗策,好像身临其境见到似的,”封熙永赞叹道:“正像冰康先生所说,无论我们怎么炮轰城墙,只要炮声一停,城墙上就露出成千上万的军民,没等爬上云梯一半,就被石头瓦片打得丢盔卸甲,特别是那手榴弹,不仅炸人,连云梯都炸得四分五裂,攻城最猛烈的时候甚至还扔下比手榴弹威力还大的火器,我估计就是你们说的叫地雷的那种东西吧?” “不错,你猜的很对,那东西就叫地雷,”老耿头丝毫不隐瞒封熙永,问道:“那你们为什么不挖地道炸开城墙?我记得这是太平军惯用的战法。” “冰康先生,英王让我们端午节之前拿下关亭,然后配合英王和苗沛霖发起总攻攻打皖省省府,可是我们还没进六安就在管家院遭到顽强阻击,再加上一路上磕磕绊绊,等拿下黄家大院已经误了期限,要是再挖地道恐怕更来不及了,所以夏振阳就放弃了这个念头,我估计他现在只能围而不攻,然后分出一支人马去攻打韩家冲。” “为什么?”一番话说得三人大惑不解,老耿头问道:“六安城没拿下又要打韩家冲,这夏振阳是不是疯了?” “冰康先生,这也是没办法,这次太平军兴师动众攻打六安,其主要目的就是想抓住黄孛彻底铲除独立团,可惜打了好几个地方也没见着黄公子的身影,听说韩家冲也是黄公子的老巢之一,他只能到韩家冲再碰碰运气,万一擒住黄公子见到英王时也好有个交代。” 老耿头寻思半天,问道:“熙永袍弟,我问你,如果没攻下韩家冲那夏振阳会不会退兵?” “不会!”封熙永果断说道:“六安打得那么激烈,从始到终也没见着黄公子的身影,大家都猜测一定隐藏在韩家冲,不把黄公子消灭掉,攻打庐州府只能是句空话,若是独立团重新聚集起力量在太平军身后C上一刀,估计形势立刻大变,弄不好这次北伐又会像以前那样一败涂地。” “好!”老耿头闻听大喜,站起身说道:“熙永袍弟,我们独立团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若是在太平军不如意,就过来找我们,到时候我们会把你的家人一起接来,保证让你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封熙永急忙站起身施礼说道:“多谢冰康先生垂爱,我会认真考虑的,不过要是放我走的话我还想回六安,我想把实情告诉从王陈得。陈得是我老上司,一向对我不薄,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跟夏振阳蹚这趟浑水,得让他赶紧抽身,然后力争劝说英王化干戈为玉帛两家和好,向黄公子赔罪,这是我的心里话。” “不错,”老耿头走到封熙永身旁,用力握了握封熙永的肩膀说道:“无论你说的是对还是错,就凭你这份仁义我们独立团就交上你这个朋友啦,我发现你跟孙葵心倒是有几分相似,”老耿头回头笑道:“你说是不是老奎?” “呵呵,脾气倒是相似,就不知道打仗如何?” 封熙永又向孙葵心施礼,谦虚道:“我哪敢跟‘五虎上将’的孙旗主比美,以后若是真有缘分,我愿意为孙旗主鞍前马后效力。” “哈哈哈,好,那我就等这一天!”孙葵心兴奋的走上前轻轻打了封熙永一拳,说道:“一会儿你就听冰康先生的,他怎么安排你你就这么做,保准让你不虚此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