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北多南超 (第2/2页)
思送走自己的手下。 天黑之前老耿头果然率领取宝的运输队返回大营,五十多匹战马全都满载而归,众人七手八脚卸下大箱小箱,等全部安顿好之后,孟元偷偷地把黄孛拽到一旁小声问道:“黄大人,你不说山谷里有五千咱们的人马吗?怎么就这么点人?” “呵呵,兵不厌诈,懂吗?”黄孛拍了拍孟元的肩膀笑道:“刚才的战斗你也不是没看见,就我们这些人还打不过千军万马?” 孟元想想也是,挠着头叹道:“黄大人,如果我们江南大营有你们这种队伍,别说打长毛了,就是那些洋人也不在话下。” “哈哈哈,孟兄,你只说对了一半,我们独立团最终目的是要打洋人,但是有不长眼的东西敢惹咱们,无论他是清军还是长毛,都照打不误!” 独立团这支怀有特殊使命的特遣队在谷外歇宿一夜后,第二天清晨便拔寨起营朝长江北岸的路灌口小镇驶去,走了两天快接近长江时,官道上不时地碰上成群结队的湘军,偶尔还能看见人数不多的淮军,急的黄孛真想拦下一位淮勇打听一下刘铭传的消息,可是为了防止节外生枝,黄孛忍了又忍打消了这个念头。等离长江还有十多里路时,就见打前锋的鲍鑫带着一队湘军疾驶而来,到了近前兴奋地说道:“团主,前面的路灌口镇平安无事,我给你引见一位亲人!” 和鲍鑫并排走在一起的是位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穿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湘军号衣,头裹蓝巾脚穿草鞋,要不是眼中射出的摄人光芒,黄孛一定误以为是哪冒出的庄稼汉,正疑惑之时鲍鑫介绍道:“团主,这位是我堂弟,叫鲍超,我们已经有十几年没见过面了,没想到在此地竟然相遇,真是太巧了!”
鲍超?不会是曾国藩的得力大将“霆军”主帅鲍超吧?黄孛望着眼前貌不惊人的庄稼汉疑窦丛生,知道鲍超是四川人,于是用不伦不类的四川话打起招呼,笑道:“哥老管,原来你是鲍鑫的堂弟,老弟这厢有礼了!” 鲍超上下打量着黄孛,突然仰天大笑,拱手cao着一口四川口音说道:“没晓得六安的黄公子这码子年轻,凭一己之力就除掉了龟儿子苗沛霖哇,还消灭了四眼狗的十万长毛,锅你得洗了哇,碗你得洗了哇,锅和碗你都得洗了哇,乖乖地不得了,你这是切那嘞?” 黄孛没想到自己一句试探话竟然引出这么一大堆川话,听得云里雾罩稀里糊涂,虽然没听懂几句,但是心里却乐不可支,知道眼前的庄稼汉就是如假包换的鲍超。如果说刘铭传是后期的英雄,那鲍超就是现实版的好汉,三十刚刚出头就已经身经百战,大大小小惨烈的战役已经参加了五百多场,身上的刀枪伤正好跟梁山好汉的人数一样多,都是一百零八个,被称为当今的“北多南超”!多是指多隆阿,超就是指鲍超,估计后期金庸大侠所写的里的北乔峰南慕容也是受此启发,激动得黄孛不住地搓着手傻呵呵望着鲍鑫。 不用黄孛求助,就凭黄孛那一句啼笑皆非的川话鲍鑫就已经猜到,黄孛根本不懂四川话,急忙跟鲍超哇啦哇啦说起来,笑得鲍超前仰后合,黄孛实在忍不住问道:“鲍鑫,你怎么也会说四川话?” “团主,”鲍鑫止住笑声答道:“我和鲍超都是四川奉节都里六甲安坪藕塘人,我们俩是亲堂兄弟,因为我小叔得了一场大病不治身亡,没办法,鲍超五岁时就过寄到我家作养子。我们一家几十口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等鲍超十几岁时就被其母刘氏——也是我的小婶带入奉节县,住在五里碑红岩洞。为了糊口,我小婶给人当奶妈,鲍超则冬日上山砍柴到碛坝盐场拣煤糊,夏日在一家豆腐坊做学徒,吃不尽的苦辣,道不完的哀愁,后来竟然杳无音信。为此我们一家人多方打听寻找,没想到这小子偷偷地参加了绿营兵,等湘军成立后又投靠曾国藩手下,还成为独领一军的统帅,听说团主要带我们到上海去,非得请咱们到路灌口小镇的大营聚聚,团主,你说去不去?” “去,怎么不去?”黄孛毫不迟疑说道:“既然到了你兄弟的地盘,咱不去叨扰一番也太没人情味了,正好我还有封信想转交曾大人,就麻烦鲍兄一并代劳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