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乱字当头一把刀 (第2/2页)
得弈欣器重事后也没好果子吃。 弈欣满脑子都放在浑水摸鱼上,倒没听出柴释道的话外之意,点头问道:“那提不提黄孛?” “不!”柴释道斩钉截铁说道:“主子,登州事变的罪魁祸首无论是谁都不能提,因为这个人打着进京勤王的旗号,从公从私也挑不出一个错字,如果为了保住圣上的龙椅和大清的江山出卖功臣,就算暂时能够得到圣上的欢喜,那事后伤害的可是天下千千万万有志之士的心,就算咱们独揽大权统领朝纲也得留下忘恩负义的骂名,咱绝不能干这种替人背黑锅的傻事!” 柴释道说到这便闭口不言,该说的都说了,就看弈欣如何运用手中的势力编织一张天罗地网:编得好,自己跟着恭亲王弈欣一起飞黄腾达;稍有漏D,自己和弈欣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弈欣宦海沉浮几十年,知道自己已经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毫不犹豫站起身走到书案前奋笔疾书,然后加盖上自己的王印喊来一名侍卫,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大清朝除了京师以外的唯一陪都,依山傍水景色怡人,占地达上万公顷,弈欣所派的信使到达避暑山庄的当天,咸丰正和慈安、慈禧两位太后和一大帮文武大臣在“澹泊敬诚”主殿告慰祖宗灵位。 这是咸丰逃到避暑山庄之后第一次主持大典,虽然病染膏肓虚弱不已,但是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回到京师也不算太丢祖宗的脸,再加上刚刚吃下的鸦片,一向萎靡不振的咸丰竟然精神焕发,等祭祀完毕,咸丰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微笑道:“众爱卿,明日谁替朕回一趟京师把拟好的条约带回去?也算完成朕的一个心愿?”
话音刚落,咸丰的贴身太监崔长寿急匆匆从侧门走到咸丰跟前递上八百里加急的文书尖声说道:“皇上,这是恭亲王派人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密折,送信人我让他候在外面,如有需要随时可以叫进问话。” 此时此刻弈欣送来八百里加急密折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是曾国藩攻下了天京还是洋人出尔反尔想毁约?咸丰接过信封忐忑不安撕开封口,还没等看完一半一口鲜血喷向大殿,把站在最前面的穆荫和肃顺喷得满身都是,“嗝儿”一声一头栽倒在地昏死过去,吓得慈安和慈禧及众文武大臣全都涌上金銮宝座,喊皇上的叫太医的此起彼伏,大殿乱成一团。 傍晚,咸丰寝宫“烟波致爽殿”内灯火通明,在一群御医细心调教下的咸丰终于睁开眼,看了一眼塌前的慈安、慈禧和皇长子载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低声道:“把外面的大臣都叫进来吧,我要亲口立下遗嘱。” 少顷,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和焦祐瀛八人党陆陆续续走进殿内,全都匍匐在地等候咸丰的口谕。 咸丰稍微抬起虚弱的身子,慈禧赶紧把锦被垫在咸丰身后,咸丰靠在松软的锦被上环顾殿内的众人,最后把目光落在小皇子载淳身上,一幅舔犊情深画面感动得众人痛哭流涕。 “众爱卿,”咸丰虽然声音虚弱,但是夜阑人静的“烟波致爽殿”还是把咸丰的话清清楚楚传到每一个人耳里,“朕大限将近,等我归天后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授予皇后钮祜禄氏景云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因为载淳年岁幼小暂由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代为掌管,朝廷所有大事必盖有这两印才能奏效,咳咳咳……”一串口谕没等说完,咸丰咳血不止,太医急忙上前服伺,过了半响咸丰才指着杜翰说道:“朕软弱无力,就由杜翰承写朱谕!” 杜翰是咸丰皇帝的授业恩师杜受田之子,深得咸丰信任,肃顺闻听急忙向前爬行两步,顿首叩道:“陛下,立皇太子乃涉及江山社稷大事,还望陛下能朱笔亲写,以昭郑重!” 咸丰何尝不想亲笔书写?可惜刚才说的那番话好像抽干了浑身的力气,试探地伸出手接过御笔,连握都握不住便掉落地上,杜翰只好遵旨代咸丰立下遗嘱,盖上咸丰的玉玺,然后八大臣自觉地退出寝宫,大殿内瞬间只剩下慈安、慈禧和载淳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