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丧钟_第一百九十章 宫廷内斗(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章 宫廷内斗(二) (第2/2页)

吓奴婢啦,奴婢绝不敢干那种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事情,如若姊姊不相信,就请姊姊现在就使用祖宗之法治罪于我,奴婢绝无二言!”

    慈禧跪在地上状如筛糠,哭得感天动地,其真情流露没有一点娇作,慈安急忙抱起载淳扶起慈禧嗔怪道:“兰妹子你这是做啥?怎么可以抱着小皇帝给我磕头?我要是不相信你何必拿出来让你瞧看?赶快唤来侍女给载淳换件内衣,你看看都湿成啥样哩?”

    此时的慈禧事事循规蹈矩安分守己,慈安被八大臣一番恶语相加气昏了头脑,一激动把咸丰留给自己的撒手锏提前暴露给了慈禧,一是想表面自己的立场,二呢以示警醒,让慈禧分清大小王,以后办事要谨小慎微,不要胡作非为,却不知道这个冒失的举动却给自己留下了杀身大祸,暴死宫中。

    慈禧到没有想太多,除了感恩就是表忠心,二位皇太后的感情瞬间升华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的程度,抱在一起又哭又笑,窃窃私语盼望着恭亲王能够给二人带回好消息。

    翌日一大早天下起了细雨,忽急忽缓,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到了过午柴释道率领恭亲王王府一众人来到避暑山庄前来吊唁,完了当着八大臣的面说道:“两宫皇太后,各位王爷和大人,我家亲王正忙于跟洋人交涉,实在抽不开身亲自吊唁,特委托鄙人代为治丧。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大人原谅一二。”

    此时大殿里所有人的心思都放在洋人身上,谁还顾得上这些芝麻绿豆大点儿小事?就算恭亲王本人来了都是一句话,跟洋人交涉的怎么样了?

    柴释道不慌不忙答道:“鄙人临走之时大方向基本谈妥,洋人已经撤回无理要求,那一千万两白银不用咱大清赔偿了,还按原来的条款签约,并撤走驻扎在京师的武装。只不过他们提出了要租借登州府烟台山和登州港两处地方为租界,用以开辟商埠,并要求缉拿伏击洋人的登州府凶手,如果答应这两条,他们愿意出兵帮助咱们剿灭太平天国那些匪患。因为事关重大,恭亲王说等八位顾命大臣回到京师之后再做商榷。”

    大殿里的王公大臣包括两宫皇太后在内,闻听这个消息跟弈欣一样个个心花怒放,既不用割地又不用赔款,还能提前护送咸丰的灵柩回京,这天底下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消息?人人一扫多日的Y霾变得愉悦起来交口称赞,肃顺微笑道:“林森先生,当初先帝把熟知洋务的恭亲王留在京师真是慧眼识珠,竟然把这么大的弥天大祸化解于无形之中,等我们回到京师之后一定论功行赏!”

    吃一堑长一智,两宫皇太后被八大臣摆一道之后学乖了,任凭八大臣议论纷纷如何安排梓宫回銮的大事默默无语,最后八大臣定下章程,由怡亲王载垣、端华等人率领丽妃、惠妃等三宫六院先行回京,最后留下两宫皇太后和小皇帝跟随灵柩一同回京,其中的挟持味道不言而喻。

    慈安和慈禧不敢反驳,身负秘密使命的柴释道可顾不上这些,如果把小皇帝扣在八大臣手里还如何一网打尽?抱拳恭敬道:“各位王公大臣所提的建议十分妥当,不过鄙人有一点不敢苟同,不知当讲不当讲?”

    也许是柴释道带来好消息的缘故,八位顾命大臣对柴释道的态度大有改观,全都变得和颜悦色,怡亲王载垣微笑道:“柴先生请讲,只要你提得合理我们一定采纳。”

    “谢王爷,”柴释道不慌不忙说道:“按照惯例,新天子应该无时不刻跟随大行皇帝灵柩旁,等到了京师郊外后抄近路提前赶到东华门行跪迎礼,可是各位大人也看见了,现在外面正下着瓢泼大雨,我们来的路上道路已经变得极其泥泞不堪,再加上新天子年纪弱小,如果路上受到风寒出现什么意外,那就会影响梓宫回銮的大事,还请各位王公大臣做出变通之法。”

    仿佛为了证明柴释道所言不假,话音刚落大殿外突然想起一声炸雷,惊得小皇帝载淳扑在慈禧怀里哇哇大哭,众大臣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玄机,经过简单的商议后,决定让小皇帝和两宫太后在恭送咸丰梓宫运上灵车后,跟随载垣和端华等人扈从的三宫六院先行回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