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争执 (第2/2页)
铭传痛不欲生之时,猛然见到黄孛跟前的包裹,连想都没想一把抢过包裹,气急败坏道:“既然老毕答应回法兰西再付彩礼,你把我们铭军的军费还给我,为了筹集这些银钱,李鸿章大人低三下四不知写了多少奏折,这可是铭军上下九千人马半年的饷银。” 黄孛现在穷的恨不得掘坟盗棺,到嘴的肥R岂能轻易放手?刘铭传若不提李鸿章还好商量,闻听李鸿章三字,黄孛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饿虎扑食扑向包裹,可怜黄孛小胳膊细腿根本不是刘铭传的对手,撕扯了半天连毛都没摸着。 正当两人你抢我夺之时,翠花和包高粱端着食盘走进雅间,见到眼前的一幕愣怔当场不知所措。 黄孛见状只好悻悻松手,眼珠一转计上心头,转身接过酒食放在餐桌上笑道:“包大哥、嫂子,这位客人太是客气,争抢着要替我付账,有什么好吃的尽管端上来,今日不让你两口子赚它个盆满钵满,实在对不起咱们相识一场!” 翠花和包高粱起初真相信了黄孛的话,这顿饭由外来的官府人算账,可是从刚才气哼哼出去的许洪揣测,再到眼前看见的一幕,两人对黄孛的话已经产生怀疑,站在原地一时不知所措。 黄孛盯着刘铭传手里的包裹嘿嘿冷笑,送出去的东西还想收回去,真当独立团好欺负的了,撇撇嘴问道:“包大哥,嫂子,刚才出去的那位大个子呢?” “元首皇上,他跑到灶房自斟自饮,说什么清妖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对兄弟呲牙咧嘴,见着主子就摇头摆尾,男人的血腥都被P股后面那根尾巴摇没了,活该让洋人看不起。” 翠花和包高粱身旁就是刘铭传,也看不见刘铭传是啥反应,就听酒壶筷子被刘铭传摔得啪啪乱响,黄孛赶紧支走夫妻俩,摇头晃脑回到自己的位置,指着刘铭传怀里的包裹大马金刀说道:“刘大哥,六麻子,今日弟兄们难得相聚一堂,当弟弟的心里高兴,这包裹主动给我算你识相,你会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否则一会儿三杯酒下肚,说不定你兄弟就会改变主意,到时候你就是送到我床上,我也像踢婊子一样踢出门外!”
“呵呵,堂堂华夏帝国的大元首怎么变成了市井无赖?硬的不行又开始来软的,你有什么道道全都画出来,我洗耳恭听就是。” “你把包裹放在咱俩中间,我就说一句话,觉得我说的话合情合理,你这包东西就归我了,否则自行取去。” 黄孛在刘铭传眼里一直是财大气粗,此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没想到今日黄孛竟然为了区区万八两银子放下架子死缠乱打,其反常的举动实在令刘铭传大惑不解,毫不犹豫将包裹放在两人中间,正襟危坐聆听黄孛倒底想说什么。 “六麻子,这包裹里的银子全当你们铭军购买火枪的定金,因为我可以出比洋人更低的价格卖你军火,并且负责送到管家院交结。” 管家院距离铭字营只有几十里地,而湘军和淮军购置的火器都是从上海订购的,水路旱路运到兵营每枝都得合一百两,闻听黄孛口出狂言,刘铭传半信半疑,忍不住问道:“真的假的?什么样的火枪?多少钱一枝?” 这工夫,翠花两口子陆陆续续把酒食摆满桌子,一坛刚拆封的高粱酒散发着酒香的气味,黄孛不再理睬刘铭传,主动为众人倒酒。 轮到丁汝昌时,黄孛一边倒酒一边调侃道:“禹廷兄,我曾经跟人学过卦象,观你天庭饱满,双目精光,乃大富大贵之命,可惜你眼角的黑痣冲了你的运数,始于火,终于水,以后戎马生涯一定远离水战,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丁汝昌留给黄孛的印象本来就不好,早期参加太平军,后改投淮军,说好听的叫识时务,说难听的是卖主求荣,属于毁誉参半之人,再加上刚才配合刘铭传狐假虎威欺负许洪,更令黄孛不齿。 这还不算最重要的,年前徐延把旗舰改成“定远号”,初三就见到未来“定远号”的真正主人,黄孛不得不提高警惕,尽管此人作战勇敢,但是北洋水师败于日本,此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黄孛旁敲侧击提醒丁汝昌,只为中华民族能够减少一些磨难。 黄孛一番话心机重重,丁汝昌上哪去猜?还误以为黄孛对自己一见如故,急忙站起身抱拳道:“卑职久闻黄公子大名,公子的金玉良言卑职一定铭刻在心,以后有用得着卑职的,让刘大人捎句话,卑职一定万死不辞!” “好好好,但愿咱们以后有机会并肩作战,一起抗击外侮。” 等给刘铭传斟酒时,刘铭传一把抓住黄孛的胳膊说道:“黄公子,你能不能不跟我打谜语?你哪来的军火?” 黄孛用下巴指了指包裹,得意洋洋回到座位傲然道:“包裹还没认祖归宗,恕老弟爱莫能助。” 一句话气得刘铭传哭笑不得,抓起包裹仍给黄孛说道:“这回可以说了吧?” “哈哈哈,还是刘大哥识时达变,不知你们从洋人那里购买一支火枪需要多少银两?” “前装线膛枪带二十发子弹,一百两一支。” “好,同样的火枪和弹药,每枝我卖给你八十两!” “真的?” “那还有假?不出两日,我就让大哥大开眼界!”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铭传转忧为喜,反客为主劝起酒来,传杯弄盏,觥筹交错,人人兴高采烈,个个不虚此行。 包高粱不愧其绰号,自制的家酿入口甘美,味道醇厚,并没有翠花所说的那种高度酒的辛辣,反而越品越有滋味,如清泉绵绵悠长,要不是黄孛怀揣心事,一定又敞开胸怀一醉方休。就这样,黄孛还喝了一大碗,借着酒劲又把毕乃尔那根龙簪要到手,准备明日扔进八仙D为刚刚成立的华夏银行添砖加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