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日记_美科技股泡沫如何绑架了当时的各色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美科技股泡沫如何绑架了当时的各色人 (第2/2页)

,连写这本书的人都觉得他就是检察官找的一个替罪羊,我也有这种感觉。

    Blodget早年很不容易,在进入证券行业以前从事过很多工作,一年才能挣一万美金左右,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有一段时间他对生活很绝望。可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自修了一些证券课程,然后误打误撞进入了证券行业。然后赶上了这波大牛市,成了年薪1200万美金的明星分析师。

    你可能会很吃惊,美国一个卖方分析师年薪能达到1200万美金?是的,而且是一个本质上很老实的卖方分析师。当然他吃亏后来也吃在他这个老实上,人生随处有乘除啊。

    卖方分析师1200万美金的年薪可是要比国内水平高多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了解一点美国的证券市场和国内有什么不同。

    美国在1975年放开了证券交易佣金管制,这个变化对行业生态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券商佣金战打得头破血流,纷纷转型。当时正值上世纪美国八九十年代技术快速发展,大量科技型、创新型公司IPO上市,所以各大券商纷纷把投行业务作为支柱业务发展。IPO的承销费让各大券商赚得盆满钵满,特别是摩根斯坦利。

    到这里就出现一个很重要的点了,这一点也牵扯到为什么美国明星分析师会拿1200万美金的薪水,而国内拿不到。这一点就是美国的IPO完全是市场化的,没有任何行政审批和干预,发行价格更没有窗口指导。这样一来IPO承销成了券商支柱业务后,有市场影响力的分析师的价值几乎是上不封顶的。有明星分析师振臂一呼,投资者就纷纷认购,上市公司从超募的钱里分一点给分析师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美国证券行业八十年代以前分析师地位是很低的,收入也低。那时候女同志不论如何不允许做trader,但可以做研究员。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行业生态的变迁,分析师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戏称这个变化为“分析师的复仇”。

    我国正在进行发行注册制改革,上面这段历史对我们的含义不言而喻。Blodget的1200万美金年薪让很多人眼红,也引起了某检察官J的注意。他想这个Blodget到底做的是什么研究能值1200万美金。所以他开始着手调查Blodget研究什么,翻箱倒柜地调查。最后检察官的调查结论是:Nothing!

    这样检察官就很生气了。用他的思路看,你研究了nothing,而你每年拿1200万美金,而买了你推荐的股票的股民亏得连裤衩都没有了。J一生气,他就抓了Blodget一个致命弱点。

    我刚才说了,Blodget是个很老实的人,这个就是他的致命弱点。他是误打误撞推亚马逊成名的。但当市场疯狂的时候,亚马逊股价已经破400了,已经翻了N倍了,据我所知什么业绩也没有,可这不就是互联网公司吗?就更别说咱们的互联网 了。所以Blodget很痛苦,一方面他不得不继续强推,他也被滚滚牛市绑架了。一方面他又很痛苦,所以在内部邮件里他抱怨,大意是:都他妈疯了,亚马逊到这个价格还让人怎么推?怎么推?

    检察官就是抓住了他的这封内部邮件,说他自己都知道不能推荐了,还大力给客户推荐,误导投资者。

    这一圈绕得够远的,回来说格林斯潘吧。

    格林斯潘也没跑掉。调查委员会质问他,作为美联储主席,为什么没能提示风险。这个老头在听证会上的回答堪称经典,大家看好了,他是这么回答的:“我当时认为市场的价格是由千千万万人买卖决定的,所以我以为市场是有效的。”老头功力深厚啊,把现代组合投资理论搬出来了。大家好像还质问他为什么那样的情况还降息,老头怎么回答的我忘了,反正是滴水不漏。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话:Theynevercheat,theydeceive。

    格林斯潘怎么被牛市绑架的?这一点不用我再明说了吧。老头是个官迷,他还想继续当美联储主席。他知道如果他出面戳破这个牛市的大泡沫,所有人都会把美国人民AmericanDream破灭的屎盆子扣在他头上,这样两个总统候选人都会对他敬而远之,他的主席梦也就不存在了。

    Cohen后来怎么样了?市场一跌,大家就都把她给忘了,好像没谁找她算账。其实shejustdidwhatshegottodo,和Blodget一样,她也被绑架了,那是她的工作,她就是因此牛市而出名的。这里我想多说一句高盛。这个公司还是厉害。Cohen当时声望随牛市如日中天时,高盛迟迟没有提拔Cohen当partner。当时市场上很多人替Cohen打抱不平,认为这件事是个sorematter。看来高盛还是有它自己看问题的独到之处。

    一般的股民还是可怜,自己的贪婪把自己没任何保护地交到这个市场手中。有能力的人想保护他们都不行,因为Crowd的合力,会绑架其中的任何人。

    RobertRubin最有意思,其实他不是很懂股票,虽然他曾当过高盛的Co-CEO。当时他是克林顿的财长,他虽然没能力保护民众,但他有能力保护总统。他是这样告诫克林顿的。

    Rubin:“总统先生,股市涨成这样,你千万别出去邀功说是自己的功劳。”

    Clinton:“为什么呢?”

    Rubin:“因为股市涨上去,它还会再跌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