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帝国我为皇_镜头177 综合后的《精武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镜头177 综合后的《精武门》 (第1/2页)

    接下来是霍元甲下葬的镜头,当田俊、田丰、苗可秀等主要演员身穿黑色的孝服就位,洪劲宝、程龙等其他配角准备完毕后,安文轩拿起大喇叭宣布开始拍摄。

    身穿白色中山装的李晓龙出现后,才意识到为什么他会穿白色的衣服。起初在抄写剧本创作的时候,安文轩只是根据电脑里的影片,无论是李晓龙还是甄子丹,他们都喜欢穿白色的中山装,最早他认为中山装代表着爱国,陈真身穿中山装是暗示他是热血爱国青年。

    现在看到下面清一色的黑色服装,与白色中山装一比较,那种视觉冲击顿时分晓。

    “原来这是一种色彩的对比,能让观众第一眼认出白色服装的陈真,让观众只注意主角的一种手法。”安文轩摸着鼻子略有所思道。

    在抄写的时候,这个片段有两个Bug,先就是陈真从精武馆出来时,厨子递给他的是一把蓝绿色的雨伞,而影片拍摄时,陈真出现在镜头中所举的是一把红色的雨伞。当然这部分可以提前告诉道具,不要拿错雨伞的颜色就好了。

    第二个明显的Bug就是当时拍摄的是下雨天,所有演员都举着雨伞,漫天的细雨暗示着霍元甲死的冤枉,当霍元甲的棺材下葬时,Bug出现了:棺材下葬后,两名精武馆徒弟用铁锹所铲起的土壤竟然是干燥的。按说在这种细雨连绵的天气中,土壤应该是湿乎乎的泥水状,而且陈真冲进人群扑到棺材上时,白色的中山装上没有沾上丝毫的泥渍。

    这一世的版本当然不会再出现这样明显穿帮的镜头啦。

    历史上陈真的饰演者绝对不止李晓龙、甄子丹、李联杰,梁小龙、吴越、陈小春等人也曾经在萤幕上塑造过陈真这个角色,只不过他们较之前三者都暗淡失色。

    71年拍摄的《精武门》中,陈真完全是李晓龙的个人风格,拳法精湛,狠辣,一招致命,所向披靡,无能阻挡。人物机智,勇敢,对敌凶狠、狂暴,一派强者风范,激励了中国人的自豪感,

    94年上映的《精武英雄》是李联杰、袁和平和陈嘉上合作的经典动作片。影片是翻拍李晓龙的《精武门》,在原来简单的情节上增加了几条新的线索与矛盾,使影片结构更加丰满,人物也更鲜明。

    《精武英雄》可以说是李连杰武打片中打的最酣畅淋漓的作品,94年的李联杰也正当壮年,在与袁和平的合作下,摒除功夫中的花拳绣腿力求展示武术中的刚猛、力量,拳拳到rou。

    从表面看来,这部影片是功夫片的“教科书”,文戏处理的也较为妥当,可是安文轩对陈真这个角色并不是很满意,陈真一下子变成了温文尔雅的留学生,情节看似严谨却经不起推敲,特别是李联杰模仿李晓龙示范侧踢动作时说过这样一句台词:“这样踢有力量吗?我在日本学习了空手道中的一种踢法,现演给你们看。”

    就是这句话让安文轩纠结了,他认为这个地方处理的不是很到位,虽然编剧是想表达陈真不局限风格、容纳中、日、西洋拳击精华,可是总让人感觉缺少点精武门中灵魂的东西。

    当然,安文轩并没有完全否定这部影片成为经典影片的价值观,他将其中李联杰的部分完全摘除,去除了陈真与船越文夫墓前比武受到启发的状态,也就是说船越文夫这个有趣的人物不会出现在新版的《精武门》中,只保留下藤田刚这个角色。

    安文轩从甄子丹版本中借鉴的主要是武打动作设计,甄子丹全新地演绎了李晓龙的精湛技法,加之气氛的营造,使得武打紧张、刺激、干脆利落。武理的讲授与辩论,实实在在的告诉了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武术。

    剧中有很多经典台词和桥段,比如浮木与巨浪的比喻,比如对武术精神的探讨,都令人回味,但有一个片段却最引起安文轩的共鸣,就是陈真要与石井英明决斗前,张大帅说,你明天一定要赢,不要给我们中国人丢面子。

    陈真冷冷地说了一句“中国人的面子是自己丢的,与日本人无关!”

    在这点方面,甄子丹与李晓龙可谓一脉相承,他真真抓住了精武门的看点,让很多80后的人提及陈真便会想到甄子丹。

    就这样,李晓龙的本色,甄子丹的动作加强,《精武英雄》大部分情节,三个版本的叠加,一部史上最强的陈真便从安文轩手中诞生。

    所有的动作都已经设计完善,还训练了不下几十遍,拍摄起来顺利无比。

    安文轩除了在剧本方面进行了融合之外,还在演员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其中原版《精武门》中大师兄的扮演者田丰,被安排为农劲荪,他看重的就是田丰在原版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稳重。。

    精武馆大师兄的角色则摊分到田俊身上,田俊在《唐山大兄》中饰演男二号,这次与李晓龙继续合作演对手戏。

    大部分戏份均已拍摄完毕,唯独剩下几场在精武门和虹口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